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基金特蒐/統一中小基金 績效耀眼

2023-09-08 22:11:20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陳之硯。 統一投信/提供
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陳之硯。 統一投信/提供

根據晨星統計,台股7月上沖下洗,加權指數僅上漲1.36%,但令市場驚豔的是統一中小基金以單月績效20.6%奪冠。根據CMoney截至9月6日資料排序,統一中小基金今年來上漲71.1%,在16檔中小基金排名第一,在135檔台股基金排名第九。統一中小基金經理人陳之硯今年初才開始操作基金,一路以來的操作績效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紮實基本面可以賺到長線豐厚的報酬,熟悉技術面則可以享有波段的利潤。」陳之硯道盡其操作理念。年輕的陳之硯用投籃球譬喻,右手是投籃主力,但如果能用左手輔助持球,穩定度及準確度可大幅提升;操作基金也是如此,重視長線基本面卻也沒有忽略技術面對波段操作的重要。

從大學就讀資管系就清楚知道台灣強項在科技業,從拿到國外碩士學位到返台投入證券領域,也都以科技為主軸,從國內券商研究部研究半導體及IC設計的助理研究員開始入行,擔任分析師、進入投信研究美股、到Buy Side觀察自有資金操作股市的法人機構運作、進入投信研究科技中下游,僅累積五年經驗就掌握機會轉進基金操盤,不到一年就展現亮眼績效。

展望解析股市動向仍採由上而下(Top-Down)宏觀總體經濟與由下而上(Bottom-Up)的關注個別企業,陳之硯認為,兩者需同時並重,才能對大盤轉折點與類股輪動做出提前預判。

從總體面回顧,8月台股波動大,主要受到美國遭到惠譽降評、中國大陸碧桂園風暴、美通膨在高檔可能持續升息,以及美國AI伺服器組裝大廠Supermicro財測不佳等四大因素,造成AI股的震盪。

尤其美元指數轉強使台股評價承壓,外資籌碼轉空,台灣AI股即使有輝達(NVIDIA)亮麗財報撐腰,卻也出現利多不漲,市場開始質疑對台灣AI股是否給了過高評價。

進入9月的台股,要關注的是歐股走勢、大盤量能及融資餘額變化。歐股去年領先美股走空,美股轉弱後就引發台股下殺,因此,要觀察全球主要股市是否已經歷低谷而走揚,歐股就是很好觀察指標之一。但目前歐股反彈到季線開始整理,顯然短線不是急攻的多頭行情再起時機。

台股自8月底從16,300點反彈到16,700點,但單日量能僅2,000-3,000億元,還不具備一波量價俱揚走勢的機會,再看融資大增造成AI股上沖下洗的震盪,透露籌碼不穩定性仍高,因此如果沒有系統性風險發生,台股9月盤整機會相對提升許多,繼之而起的是累積量能在第4季可能有石破天驚的一波走勢。

對第4季展望樂觀,是基於美國下半年經濟軟著陸機率提高,只要經濟不崩盤,中長多格局不變;市場對明(2024)年降息循環展開有樂觀期待,進而有利股市評價提升,再加上明年企業可望呈現獲利正成長,暫時沒理由看壞台股走勢,「台股現階段處在先蹲後跳!」

陳之硯操作統一中小基金的選股聚焦三大條件為:下半年獲利具上修機會、訂單能見度高及長期產業發展趨勢明確,選股標的集中在AI、電動車、重電及軍工相關個股。

輝達(NVIDIA)掀起的新科技產業趨勢,啟蒙之初的AI供應鏈廠商數量不多,進入門檻高,毛利率會相當好,甚至具有上修機會;電動車在車用PCB、充電樁等需求增加;台灣新設廠或增加產線的耗電需求隨之擴增,以及台電強化電網計畫讓供應廠商可爭取不錯毛利率,都讓重電族群被看好;美台軍事合作讓台廠的軍工商機大增,相關個股評價轉佳也很明確。

統一中小基金的規模由今年初的13億激增至20億元,相較百億元規模的大基金還是具有操作靈活優勢。

而研判股市評價不容易調降,多項指標顯示有多頭行情將來之際,統一中小基金策略為維持95%高持股比重,尤其多方蒐集資料而研判轉折點即將來臨,就會重押在相對少數個股,就如同5至7月重押AI股,個股持股比重都在7~8%,績效的表現展現出研判與操作策略的結果。

操作心法

看準趨勢重押個股

「同中求異」是陳之硯設定突圍的操作思維之一,持股需有60-70%為主流族群,比重配置為勝出關鍵;其餘30-40%持股則必須透過定期公司拜訪及供應鏈訪查領先布局,才能讓自己操盤基金績效竄出而傲視群倫。而同類基金通常選取25~35檔個股持有,但統一中小基金僅15~20檔個股,差異顯現在績效表現。(廖賢龍)

投資小叮嚀

定時定額加單筆

中小型基金因選股特性,短期波動率通常較大,除定時定額之外,單筆申購採分批介入為佳,通常波動大時為加碼好機會。

留意經濟數據變化

到年底前,全球最關注的就是聯準會利率動向,特別緊盯美國CPI與GDP變動,因一出現較大差異,中小股波動會較高。(廖賢龍)

延伸閱讀

投信連27買 8月來買盤最愛這十檔

投信連27買 8月來買盤最愛這十檔

台股9月開局不利首周指數收黑 投信獨力挺、統計已連27買

台股9月開局不利首周指數收黑 投信獨力挺、統計已連27買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156.36億元

三大法人賣超台股156.36億元

8月台股定期定額月增近7億元 當沖占比逾4成

8月台股定期定額月增近7億元 當沖占比逾4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復華A級債券基金 開募

2023-09-26

基金特蒐/凱基雲端趨勢基金 帶勁

2023-09-22

富坦精選收益 績效領先

2023-09-19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將開募

2023-09-19

基金特蒐/富坦精選收益基金 犀利

2023-09-15

富蘭克林AI基金 犀利

2023-09-12

基金特蒐/統一中小基金 績效耀眼

2023-09-08

富坦穩定月收益 績效領先

2023-09-05

基金特蒐/凱基ESG永續非投等債 靚

2023-09-01

基金特蒐/野村高科技 報酬率90%

2023-08-25

基金特蒐/富蘭克林華美AI 吸睛

2023-08-18

富坦穩定月收益基金 抗跌

2023-08-15

基金特蒐/瀚亞歐洲基金 績效搶眼

2023-08-11

富蘭克林華美AI基金 聚光

2023-08-08

基金特蒐/瀚亞日本動力 漲相佳

2023-08-04

基金特蒐/群益平衡王 穩中求勝

2023-07-28

統一美債20年 吸金

2023-07-24

基金特蒐/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 亮眼

2023-07-21

基金特蒐/瀚亞巴西基金 績效搶眼

2023-07-14

基金特蒐/保德信拉美基金 績效靚

2023-06-30

富坦全球氣候變遷 三年漲五成

2023-06-27

基金特蒐/野村全球品牌 穩中求勝

2023-06-23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 犀利

2023-06-20

基金特蒐/富蘭克林華美生技 吸睛

2023-06-17

經理人面對面/聯博ESG投資 兼顧機會風險

2023-06-14

理柏美國平衡型商品 穩健

2023-06-13

基金特蒐/瀚亞美國優質債 聚光

2023-06-09

富蘭克林華美AI 犀利

2023-06-06

基金特蒐/日盛MIT主流基金 績效靚

2023-06-02

富坦穩定月收益基金 靚

2023-05-30

基金特蒐/安聯美元非投等債 靚

2023-05-27

國泰20年美債反1 靚

2023-05-25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 夯

2023-05-23

元大亞太成長 逢低布局

2023-05-23

國泰三年投等債基金 靚

2023-05-22

基金特蒐/凱基開創基金 績效靚

2023-05-20

華南永昌募投等債基金

2023-05-18

富坦美國政府基金 抗震

2023-05-16

國泰3年期投等債 今開募

2023-05-15

基金特蒐/安聯全球高成長股票 靚

2023-05-13

貝萊德新世代運輸 潛力大

2023-05-11

基金特蒐/安聯全球收益成長 績優

2023-05-05

熱門文章

國泰世華 要推二檔境外基金

2023-09-26

基富通App 下單免手續費

2023-09-26

基金特蒐/凱基雲端趨勢基金 帶勁

2023-09-22

富坦穩定月收益 績效領先

2023-09-05

復華A級債券基金 開募

2023-09-26

群益多重資產基金 14日募集

2023-09-07

富坦精選收益 績效領先

2023-09-19

主動式ETF商品 可望現身

2023-09-07

基金特蒐/富坦精選收益基金 犀利

2023-09-15

富蘭克林AI基金 犀利

2023-09-12

基金特蒐/統一中小基金 績效耀眼

2023-09-08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