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ettism/不能低買高賣 也要長期持有
【經濟日報╱文/Buffettism】
DALBAR這家公司每年都會出版QAIB報告,統計過去20年持續觀察美國市場的共同基金投資人,買、賣等進出基金市場的行為,結果發現,平均下來基金的投資人賺到的錢明顯比基金的績效報告還要少很多,而且每年都維持一樣的結論,不曾改變。
脫手時點 真的很難猜
該報告指出,過去20年S&P 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有7.81%,但是股票型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卻只有3.49%,相差了4.32%,累積20年就是233%的差異。如果只看2011年整年,則S&P 500指數的報酬為2.12%,但股票型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卻是-5.73%,相差更是高達7.85%。不只有股票型基金有這種差異,過去20年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年化報酬率有6.50%,但是債券型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卻只有0.94%,相差了5.56%,累積20年就是295%的差異。如果只看2011年整年,則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的報酬為1.34%,但債券型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卻是7.84%,相差也有高達6.50%。
這就奇怪了,指數代表的是市場的報酬,如果S&P 500指數可以提供7.81%的報酬,為什麼共同基金的投資人卻只能拿到3.49%呢?原因其實就出在交易的時間點。過去20年,投資人平均持有股票型共同基金的時間只有3.29年,持有債券型基金的時間更是只有3.09年,只有資產配置型基金持有的時間比較久,但也才4.42年而已。更有趣的是,像是2002年或2008年,美股市場先後遇到了網路泡沫和金融海嘯2次的股市大跌,投資人卻反而選擇在這個時候賣出基金,但是如果在股票大漲的時候,卻又願意持有基金,這也導致了2002年的時候,投資人平均持有股票型基金2.5年,但是2006年卻平均持有高達4.2年。這顯示了投資人在投資基金的時候追高殺低。
如果持有S&P 500指數,則20年下來累積有450%的總報酬,但是因為投資人總是在牛市因為貪婪而買高,卻又因為熊市的恐懼而殺低,所以投資人真正取得的報酬還不到200%。如果計入每年2.56%的通貨膨脹速率,則投資人實際的購買力增長只有20.34%而已。
投資人真的都這麼厲害,總是買在高點,賣在低點嗎?DALBAR於是利用投資人的進出場情況而計算出一個「答對比例」,也就是當時的買賣決定,事後來看有多少比例是對的(低買、高賣是對的;高買、低賣是錯的)。結果再度證明了投資人的準度實在不怎麼理想。如果投資人猜對超過50%,那麼投資人就會賺錢,但是在2002年投資人答對比率只有33%,而2008年也只有42%,由此可見,投資人在熊市之中更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心臟不強 保守為上策
既然知道了選擇時間點來進行投資效果很不好,那麼採用定期定額的策略,報酬會不會比較高呢?其實也不會。如果過去20年定期定額投資,則年化的平均報酬為3.17%,和S&P 500指數的年化報酬率7.81%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甚至還落後給單筆股票型共同基金投資人的平均報酬。這顯示了定期定額策略雖然讓投資人不會受到市場氣氛的影響而買高、賣低,卻也無法提升投資人的報酬率,因為在一個長期向上的市場,一開始就單筆買進,才能獲得指數完整的報酬。
但是未來會是哪一種市場型態,沒有人會知道,所以保守一點的投資人,應該還是要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買進,長期持有,以獲得還可以的報酬。而如果是積極一點的投資人,則應該試著想辦法低買、高賣,以獲得更高的報酬。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日隨報發行之《Win Paper》
相關新聞
怪老子/投資級債基金 長抱績效亮眼
2014-09-01Buffettism/投資做功課 時間成本也要算
2014-09-01綠角/基金公司賺「軟錢」 投資人變提款機
2014-09-01王俊忠/定期定額投資 切記聰明出場
2014-09-01陳柏基/面對經濟「新常態」 投資要「劈腿」
2014-09-01怪老子/高收益債基金 漲得高跌得兇
2014-09-01綠角/節約投資成本 賺錢不二法門
2014-09-01綠角/學葛洛斯戰略 指數化投資「甜」
2014-09-01綠角/挑選賺錢基金 比費用拚績效
2014-09-01怪老子/投資債券基金 買入持有穩賺
2014-09-01Buffettism/不能低買高賣 也要長期持有
2014-09-01綠角/精挑債券基金 摸清4個眉角
2014-09-01王俊忠╱投資眼光放遠 別被燈號制約
2014-09-01怪老子/指數型基金ETF 最佳懶人投資術
2014-09-01綠角/基金長胖變高 未必比較會賺
2014-09-01羅尤美:賺安穩財 不貪多
2014-09-01怪老子╱債券配息再投資 累積複利
2014-09-01怪老子/投資級債 長抱就對了
2014-09-01Buffettism/勞退基金運用權 還勞工吧
2014-09-01綠角:採資產配置 停損停利靠邊站
2014-09-01楊金峰/投資長征之旅 挑選產業飛毛腿
2014-09-01綠角/重押單一地區 風險太高
2014-09-01王俊忠╱抽離情緒 投資看數據
2014-09-01Buffettism/你是「交易人」還是「受益人」?
2014-09-01王俊忠/獨立思考 投資獲利祕訣
2014-09-01Buffettism/ETF崛起…共同基金沒落
2014-09-01怪老子/挑基金… 要看年化報酬率
2014-09-01王俊忠/懶人投資 閃避人性弱點
2014-09-01綠角/定期還是單筆?從情理拿捏
2014-09-01怪老子/買債券基金 破除3迷思
2014-09-01綠角/投資基金 當心贏小輸大
2014-09-01王俊忠/抓景氣變化 不接最後一棒
2014-09-01Buffettism/勞退自選投資 5點不漏
2014-09-01綠角/頻換基金 當心財務自殺
2014-09-01怪老子/全球型股票基金 可以布局了
2014-09-01綠角/績效比較基準 要合理
2014-09-01怪老子/債券型基金 退休族優選
2014-09-01王俊忠/投資判斷 別受市場氣氛影響
2014-09-01Buffettism/別被風險屬性牽著走
2014-09-01怪老子/買股票基金 先看對比指數
2014-09-01王俊忠/停損停利 要用對時機
2014-09-01綠角/別被殖利率變化球耍了!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