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綠角/節約投資成本 賺錢不二法門

2014-09-01 11:09:02聯合新聞網

利用指數化投資工具,低成本獲利變得更簡單…

【經濟日報/文/綠角】

近來由於證券交易所得稅的問題,各方表達贊成或反對的立場。其中券商公會在4月18日的新聞稿中,有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表格。

這個表格的標題叫做「由總市值的增減,推估證券交易所得」。

在這個表格中,券商公會統計從民國91年到100年,這10年間每1年的台股市值增減。市值增,表示整體投資人賺錢;市值減,表示整體投資人賠錢,然後再計入手續費與證交稅,最後推出整體台股投資人在該年的損益金額。

譬如93年的市值增長是1,067億元,是個正數。但這一年有841億元的證交稅與527億元的交易手續費。在扣除這些交易成本後,變成虧損301億元,也就是賺的錢拿來繳稅和手續費,都還不夠。

再以99年為例,這一年的市值增長是6,352億元,在扣除該年1,046億元的證交稅與640億元的手續費後,獲利剩下4,666億元,稅與交易成本,吃掉26.5%的獲利。

付出愈多 所得愈少

這真是個難得且有趣的表。它證實了一件事,一個明明擺在眼前,許多投資人卻沒看到的事實,那就是在金融市場:你付出愈多,所得愈少。投資人應該留意的是,整體報酬率會有多少人來跟你搶。政府要搶、券商等金融業者也要搶,這個表格中還沒有計入台股基金的內扣總開銷等成本。若再計入這些投資成本,投資人的獲利恐怕是更為難看。

這個表也帶出了幾點省思。

像93年證交稅和交易手續費,讓整體投資人從賺變成虧,這是整體觀。在整體是虧錢的狀態下,大多投資人一定是虧錢的。(畢竟總不可能整體虧錢,但大多投資人是賺錢的吧!)

在付出841億元的證交稅與527億元的手續費後,讓報酬從正變成負的。吃掉的是誰的報酬呢?會是試圖以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工具獲取類似大盤的報酬,買進就持有不動的投資人。還是以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或是總經分析等各種繁複的選股與進出市場技巧,頻繁的買進與賣出的投資人?

這1,300多億元的交易費用,會是買進並持有的投資人付出的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些錢,大多是醉心於交易、選股等各種進出市場方法的投資人所付的。

當以低成本獲取市場報酬的投資人,還可以保有成果時。這些過度交易的投資人,繳稅給政府、讓券商賺錢,自己卻把正號的市場報酬弄成了負號。簡單來說,這些付出高額成本的人,他們就是市場中的輸家。但他們通常不這麼認為。他們講一些看起來相當精巧繁複的選股策略與交易方法,以為自己會成為市場中的贏家。

但市場的通用法則是,你付出的成本愈少,你就可以賺愈多或虧愈少。就那麼簡單,用注重成本這一個簡單的策略,就可以打死無數的策略高手。

想想看,假如整體投資人在93年,全部都開始留意起交易費用、降低買賣的次數。把高達千億元費用壓下來,假設減半好了,那麼整體投資人將由賠轉賺。

進出頻繁 未必有利

想想看,假如整體投資人都學會某種技術分析或交易策略,並據此進出股市。他們能轉虧為盈嗎?未必吧!

假如某種交易策略可以幫一個投資人增進報酬率,但整體投資人拿來用卻無法增進報酬,你覺得合理嗎?但節約投資成本可以幫一個投資人增進報酬率,也可以幫整體投資人增進報酬率。這才是真正的贏家策略。

一個好建議,不需要複雜。以指數化投資工具,用低成本的方式獲取市場報酬,這一個看似簡單的作法,足可以讓你贏過許許多多看似精明繁複的策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日隨報發行之《Win Paper》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怪老子/投資級債基金 長抱績效亮眼

2014-09-01

Buffettism/投資做功課 時間成本也要算

2014-09-01

綠角/基金公司賺「軟錢」 投資人變提款機

2014-09-01

王俊忠/定期定額投資 切記聰明出場

2014-09-01

陳柏基/面對經濟「新常態」 投資要「劈腿」

2014-09-01

怪老子/高收益債基金 漲得高跌得兇

2014-09-01

綠角/節約投資成本 賺錢不二法門

2014-09-01

綠角/學葛洛斯戰略 指數化投資「甜」

2014-09-01

綠角/挑選賺錢基金 比費用拚績效

2014-09-01

怪老子/投資債券基金 買入持有穩賺

2014-09-01

Buffettism/不能低買高賣 也要長期持有

2014-09-01

綠角/精挑債券基金 摸清4個眉角

2014-09-01

王俊忠╱投資眼光放遠 別被燈號制約

2014-09-01

怪老子/指數型基金ETF 最佳懶人投資術

2014-09-01

綠角/基金長胖變高 未必比較會賺

2014-09-01

羅尤美:賺安穩財 不貪多

2014-09-01

怪老子╱債券配息再投資 累積複利

2014-09-01

怪老子/投資級債 長抱就對了

2014-09-01

Buffettism/勞退基金運用權 還勞工吧

2014-09-01

綠角:採資產配置 停損停利靠邊站

2014-09-01

楊金峰/投資長征之旅 挑選產業飛毛腿

2014-09-01

綠角/重押單一地區 風險太高

2014-09-01

王俊忠╱抽離情緒 投資看數據

2014-09-01

Buffettism/你是「交易人」還是「受益人」?

2014-09-01

王俊忠/獨立思考 投資獲利祕訣

2014-09-01

Buffettism/ETF崛起…共同基金沒落

2014-09-01

怪老子/挑基金… 要看年化報酬率

2014-09-01

王俊忠/懶人投資 閃避人性弱點

2014-09-01

綠角/定期還是單筆?從情理拿捏

2014-09-01

怪老子/買債券基金 破除3迷思

2014-09-01

綠角/投資基金 當心贏小輸大

2014-09-01

王俊忠/抓景氣變化 不接最後一棒

2014-09-01

Buffettism/勞退自選投資 5點不漏

2014-09-01

綠角/頻換基金 當心財務自殺

2014-09-01

怪老子/全球型股票基金 可以布局了

2014-09-01

綠角/績效比較基準 要合理

2014-09-01

怪老子/債券型基金 退休族優選

2014-09-01

王俊忠/投資判斷 別受市場氣氛影響

2014-09-01

Buffettism/別被風險屬性牽著走

2014-09-01

怪老子/買股票基金 先看對比指數

2014-09-01

王俊忠/停損停利 要用對時機

2014-09-01

綠角/別被殖利率變化球耍了!

2014-09-01

熱門文章

投資理財欣欣向龍 穩定精選打造雙收益

2024-02-01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