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基金規模縮水
通膨數據超乎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再度敲響「緊」鐘,股債齊跌,那斯達克指數單月下跌10.5%、台股下跌11%,連帶9月境內整體基金規模縮水,單月下降1,909億元或4%,降至達4.5兆元,創近一年新低。不過,低檔買盤依然猶存,單月淨申購472億元。
根據CMoney統計,受到行情拖累,9月境內基金規模轉為下滑,以類型來看,普遍呈現下降,資金主要轉往貨幣市場型基金避險,國內貨幣市場基金,單月規模增加101億元至7,666億元;緊接著是國內槓反型ETF增加35億元;海外貨幣市場基金增加5.5億元。
單月規模縮水最多的為債券ETF,規模減少705億元降至1.1兆、台股ETF減少395億元、台股基金減少299億元。
以淨申購角度來看,境內基金9月淨申購472億元,為連續第二個月淨流入,較8月的560億元少,但前九月累計淨申購達5,249億元。
就個別基金來看,規模增加前五強基金依序為國泰永續高股息增加84億元、元大美債1-3增加61億元、國泰台灣貨幣市場基金增加31億元、第一金台灣貨幣市場基金增加30億元、華南永昌鳳翔貨幣市場基金增加24億元。減少最多的則是元大台灣50,單月規模減少325億元至2,170億元。
凱基未來移動基金經理人馮紹榮指出,市場持續擔憂利率上升,而從通膨相關數字來看,美國通膨壓力仍處在高位,雖然沒有再向上攀升的現象,但也沒有明顯改善跡象,強化聯準會連續升息3碼壓制通膨的決心,也讓市場開始擔憂經濟是否有衰退的可能。
目前整體經濟可能持續放緩至2023年上半年,股市雖已相當程度反映修正,但在緊縮貨幣政策持續下,維持區間震盪的可能性高。
投資策略上,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第4季是掌握台灣科技股長線投資的較佳策略時期,聚焦市占率提升、產品滲透率增加以及規格提升等具明確成長動能的標的,有利於對抗短期庫存調整的風險;此外,資金控管仍為當前重要課題,建議擇優伺機逐步增加部位、等待基本面落底。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基金績效 五投信勝出
2023-05-235月新基金 ETF全包了
2023-04-253月底境內基金規模5.3兆 創高
2023-04-20理柏基金獎 六檔全壘打
2023-04-12新基金 掀募集熱潮
2023-04-11瞄準普發6000元商機 投信搶推基金申購優惠
2023-04-04富坦精選收益 攻守兼備
2023-03-21投信基金規模 創新高
2023-03-20復華投信周輝啟 升任副董
2023-03-13國泰台灣領袖50 存股優選
2023-03-08國泰永續高股息 新國民ETF
2023-03-01境外基金 規模回升
2023-02-21基富通基金講座 線上問答
2023-02-20境內首檔TIPS 20日開募
2023-02-13群益台灣ESG低碳50 夯
2023-02-09數位級別商品 擁成本優勢
2023-02-08國泰永續高股息 估配0.27元
2023-02-01基金平台 推定期定額優惠
2023-02-01富蘭克林穩月收基金 穩健
2023-01-31用電支申購元大基金 行了
2023-01-12開春福利 基金平台推優惠
2023-01-10基金特蒐/安聯歐洲基金 績效穩
2022-12-31境外基金規模 逆勢增
2022-12-29基金特蒐/復華美標普500低波動 靚
2022-12-24第一金私募股權將參與BOT
2022-12-22台股ETF熱 兆豐搶發行
2022-12-20基金特蒐/NN(L)邊境市場債 有潛力
2022-12-10基金特蒐/凱基新興市場中小 勇
2022-12-02南非幣基金糾紛 公會協調
2022-11-24元大投資級債基金 開募
2022-11-21四檔新基金 本周開募
2022-11-21基金定期定額投資 萎縮
2022-11-18基金特蒐/PGIM保德信科技島 抗跌
2022-11-04境內基金規模縮水
2022-10-17基金特蒐/復華全球平衡 寫佳績
2022-10-07基富通開戶數 創新高
2022-10-04瑞銀綠色新商品 有潛利
2022-09-28元大新募基金 規模稱冠
2022-09-28中信中國高股息 規模衝269億
2022-09-14凱基樂活多重資產 吸睛
2022-09-08美盛基建基金 具防禦優勢
2022-09-07五檔ESG基金 排隊上市
2022-08-3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