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是有錢人」迷思711》接受正確的金融投資理財知識,才能避免下一個山道猴子!

2023-08-24 13:47:36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若要說最近最紅的名人,就屬「山道猴子的一生」影片中的主人翁了。就在網路瘋傳他的故事之餘,還有金融機構煞有其事地,對於年輕人進行金融素養的調查

該份調查結果顯示,自評對金融知識不太了解的年輕人占比達46.8%,完全不了解的比重達6.7%,合計有53.5%、過半年輕人自知對金融知識了解不足。

「山道猴子」自身的卡債都愈欠愈多了,還幫沒有工作收入、沒有存款的女友借信貸來改車...
「山道猴子」自身的卡債都愈欠愈多了,還幫沒有工作收入、沒有存款的女友借信貸來改車,只因為他想和女友作為「檔車情侶」放閃的虛榮心。圖/取自YouTube頻道「Eric Duan」

但筆者卻認為,假設投資人知道自己金融知識不足,恐怕還算是「比較好」的情況,就怕很多人自以為很足,但卻多半是網路以訛傳訛的錯誤資訊,就如同最近討論度最高的山道猴子。

隨便舉例來說,上個星期,筆者注意到有一則關於高配息ETF新聞。對於這樣的結果,網路上所謂「專家」的評論,似乎是非常正面且積極的。

其理由不外乎是:可以拉高配息(也就是存股族最在意的「殖利率」);在市場行情高檔之際,強迫幫投資人「停利」;而且,由於配息來源是「資本利得」,而非單純股利收入,所以,具有一定的節稅(目前不課資本利得稅)的效果。

看到這裡,筆者腦袋裡,卻是有滿滿的疑問及困惑。因為,這裡面充滿了非常多的,投資邏輯與行為間的互相矛盾與不理性。

例如首先,會買高股息ETF的投資人,不就是為了「獲得穩定的配息」嗎?如果手中拿到的配息,幾乎都不是公司的股利,而是買賣個股的價差(資本利得),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其次,多數堅持「存股、ETF」的投資人,多半就只是著眼於定期領息,而不會買賣(至少不會頻繁買賣)可以固定領取配息的個股。既然如此,「ETF強迫幫投資人停利」的說法,又怎麼會是符合「存ETF」投資人的真正想法?

再說了,配息部分除非投資人「再投入」,否則,就不可能創造出「時間複利增值」的效果。而這,就與一般投資人「停利」之後的「再投資」行為大不同。特別是如果投資人,沒有好好善用這筆「意外收入」,結果大概都不脫「吃喝花用殆盡」一途。

第三,會執意買高配息ETF的人,早就知道國內目前「資本利得不課稅,但股利要併入個人所得中課稅(還可能要多繳健保補充保費)」的現實。如今,「大部分的資本利得可以節稅」這一點,只能說是意外的小確幸而已,還能把它說成是「高配息ETF該有的優點」嗎?

對此,筆者實際詢問了業者的說法表示,目前,寫在公開說明書裡的高股息ETF配息的來源,的確不只有所投資標的的股利,也還來自於買賣投資標的的價差(資本利得),以及部分的ETF收益平準金。

但是根據媒體的報導,這檔高股息ETF,有高達97%左右是來自於資本利得。筆者後來查找了國內最老牌的配息ETF資料,配息來源也有高達85%左右,是來自於資本利得。

筆者詢問了業者的說法,對方表示,ETF是採取被動式的投資,也就是投資標的買賣,都是按照所選取指數成份股的有無而定。理論上,隨著ETF成立的時間越久、轉換越頻繁,就越有機會產生較多的資本利得(或可能是損失)。

然而,除非指數成份股有所變動,否則,ETF不會像主動式基金的經理人那樣,會依照自己對於投資個股的判斷,而進行買進或賣出。也就是說:ETF裡個股的買賣,全都是「被動(迫)」的,不是由基金經理人主動為之,而高股息ETF所累積出的資本利得,也完全是因為剛好最近相關科技(AI)類股股價大漲而已…

當然,目前並沒有任何法令,規定ETF的配息來源,不得包括資本利得。只是投資人是否有想過:若是真想多獲得一些資本利得,為何不直接投資「不強調配息,但追求獲利極大化」的一般ETF,而需要多繞一個彎,去投資強調高配息,但配息來源多數來自於資本利得的標的?

因為根據過去的資料顯示,同時比較0050與0056十五年定期定額的年化報酬率(期間息收再投入),0050有6.63%,0056才不過4.18%。也就是說,假設投資人原本的投資目的,就是「長期獲得更高的資本利得(價差)」,那又為何要選一個與原本所設目標不同,年化報酬率又矮一截的標的?

再說了,ETF持有標的的轉換,既有可能產生資本利得,亦有可能產生虧損的。儘管虧損不會讓投資人的配息減少,但是,卻是會讓ETF一直處於「貼息(無法填息)」的狀態的。

必須向讀者特別解釋的是:筆者並沒有100%堅持,高股息ETF完全不能或不值得任何投資人購買。只不過,當投資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然後又隨著金融商品銷售人員的有利話術「一變再變」、「自圓其說」之際,這樣的投資決策,真的能替自己贏得該有及想要的獲利嗎?而這樣的行為,又跟「完全受旁人影響,一生追逐並沉迷於網紅形象」的山道猴子,又有多大的區別呢?

所以最後,筆者還是想藉著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冠男的話,提醒所有一心只想投資高股息ETF的投資大眾:「殖利率一點都不重要,總報酬率(=資本利得+殖利率)才是重要的」。當然,以上不只是想要「存股」的人,恐怕也是所有投資人在做任何投資決策之前,都應該徹底牢牢記住的正確金融投資理財知識之一!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ETF李雪雯配息高殖利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724》投資人買高配息標的,真的想好是要定期拿配息,還是賺價差嗎?

2023-12-07

退休金算盤/安養信託專款專用 守護單身族

2023-12-04

年終保單健檢 掌握三重點

2023-12-04

保險線上活動 搞懂房貸壽險

2023-12-04

專家教你保/利變美元終身壽險 撐保護傘

2023-12-04

保險小百科/巨災再保險 降業者負擔

2023-12-04

《「我是有錢人」迷思723》光靠信託,不能解決「退休金不夠」的問題!

2023-11-30

專家教你保/保險四大優勢 有利資產傳承

2023-11-27

保險小百科/台版ICS制度 衡量經營風險

2023-11-27

保單條款導讀 快速理解重點

2023-11-27

退休金算盤/規劃美元利變險 穩定現金流

2023-11-27

醫療、長照險守護 老年有靠山

2023-11-27

《「我是有錢人」迷思722》小心子女,將成為退休父母最大的風險來源!

2023-11-23

旅平、住火險加持 安心出遊

2023-11-20

補足旅行不便險 彌補損失

2023-11-20

專家教你保/意外險挑組合型商品 CP值高

2023-11-20

保險小百科/定值、不定值險 注意理賠差異

2023-11-20

《「我是有錢人」迷思721》經驗顯示,人人瘋買的商品,多半不會適合你!

2023-11-09

退休金算盤/勞保國保年資合計15年 享雙年金

2023-11-06

一次給付癌症險 詢問度增

2023-11-06

癌症險化解爭議 朝三方向改革

2023-11-06

專家教你保/類全委投資保單 理財利器

2023-11-06

保險小百科/複保險總賠償 標的價值為限

2023-11-06

《「我是有錢人」迷思720》如何向不必要的自費醫療說No?!

2023-11-02

保險小百科/避開地下保單 投保五招檢視

2023-10-30

退休金算盤/買投資級債複合基金 穩定息收

2023-10-30

專家教你保/教師們樂退 三類保險不能少

2023-10-30

美元利變險 理財利器

2023-10-30

銀髮專屬保單 強化三保障

2023-10-30

《「我是有錢人」迷思719》要到什麼時候,金融機構才能真正設身處地幫客戶思考?

2023-10-26

純網銀、支付業 搶旅平險商機

2023-10-23

專家教你保/分紅保單 幫孩子累積教育金

2023-10-23

保險小百科/特定活動綜合險 須確認不保事項

2023-10-23

旅平險保額提高 出國更安心

2023-10-23

《「我是有錢人」迷思718》「務實」才是退休規劃的最大重點!

2023-10-19

退休金算盤/布局全球型基金 放大退休金

2023-10-16

利變型壽險 85歲也能保

2023-10-16

新長照險 添外溢、增額機制

2023-10-16

專家教你保/幫新生兒備妥四保 轉嫁風險

2023-10-16

保險小百科/汽車責任險附約 提供律師費補償

2023-10-16

退休金算盤/提高雇主勞退提撥 勞資可協商

2023-10-11

眼疾專屬保單 3C族不可少

2023-10-11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724》投資人買高配息標的,真的想好是要定期拿配息,還是賺價差嗎?

2023-12-07

年終保單健檢 掌握三重點

2023-12-04

退休金算盤/安養信託專款專用 守護單身族

2023-12-04

專家教你保/利變美元終身壽險 撐保護傘

2023-12-04

專家教你保/保險四大優勢 有利資產傳承

2023-11-27

保險小百科/巨災再保險 降業者負擔

2023-12-04

保險線上活動 搞懂房貸壽險

2023-12-04

退休金算盤/規劃美元利變險 穩定現金流

2023-11-27

保單條款導讀 快速理解重點

2023-11-27

醫療、長照險守護 老年有靠山

2023-11-27

《「我是有錢人」迷思722》小心子女,將成為退休父母最大的風險來源!

2023-11-23

補足旅行不便險 彌補損失

2023-11-20

保險小百科/台版ICS制度 衡量經營風險

2023-11-27

《「我是有錢人」迷思723》光靠信託,不能解決「退休金不夠」的問題!

2023-11-30

旅平、住火險加持 安心出遊

2023-11-20

專家教你保/意外險挑組合型商品 CP值高

2023-11-20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