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是有錢人」迷思707》市場上,真有便宜的「高CP值」保單好買?

2023-07-06 22:11:12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上週有媒體報導,由於去(2022)年防疫保單,讓整個產險業的理賠金額超過2300億元,造成多家產險公司必須靠現金增資才能度過難關,今年以來的「後座力」也開始出現。

今年以來多家產險公司新出的意外險保單,普遍都有「保障大縮水、保費提高」的特色。示...
今年以來多家產險公司新出的意外險保單,普遍都有「保障大縮水、保費提高」的特色。示意圖/ingimage

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多家產險公司新出的意外險保單,普遍都有「保障大縮水、保費提高」的特色。有的,則是直接推出「新續保版」,但多項保額減半、保費漲價,保戶如果不願接受,保險公司就不再續約;另外,受創嚴重的產險公司,甚至意外險商品不再銷售,既有保戶到期也不再續保…

之後,被稱為「地表最強實支實付險之一」的台灣人壽「新住院醫療保險附約」在上周五(30日)突然宣布正式停售,令市場上措手不及。接著,又傳聞宏泰人壽「醫吉讚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也將在(7月4日)停售,使得市場上開始憂心,市面上高CP值的實支實付險即將正式走入歷史

看到這則新聞,就讓筆者想到一直以來,存在於保戶心裡的一道迷思—搶買高CP值保單。一般來說,所謂「高CP值」保單的定義,就是「用最少的錢,買到最高(多)的保障」。

過去,筆者也曾寫過不少篇的文章,幫讀者們比較同類型(或具有類似功能)保單中的「保障金額、項目」,以及「在同一性別、年齡、投保單位下的年繳保費」,藉此突顯某些保單確實具有「低保費、高保障」的效果。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鐵定不會有人想買「比別人貴」的東西,特別是當市場上,還有更多「功能差不多,但價格更便宜」的物品時。但實際上根據筆者的長期觀察,市場上對於「高CP值」的保單,其實還有另一個保戶們最為「吹捧」的定義—「同一保障金額及項目下,保費硬是比同業還便宜」。

過去,市場上確實出現「同一保障金額及項目下,保費比同業還便宜甚多」的「烏龍保單」。但理論上,所謂的「烏龍保單」,主要是因為保險公司在商品設計上「存有結構性的嚴重瑕疵(實收保費低於保戶應繳保費)」。

在筆者採訪金融業這麼多年中,早些年間,偶爾也是會聽聞「某某公司推出了一張烏龍保單」。之後,銷售公司才因為商品被「洞悉其中問題」的人士(通常是公司內部人員,包括銷售的業務員)「瘋狂搶買」而發現。

近幾年,在監理及精算專業的提升下,幾乎就少有「烏龍保單」的新聞。但是,市場上三不五時,仍舊有「高CP值保單賣翻,然後導致保險公司『越賣越虧(慘賠)』」的新聞出現。

為了徹底了解保險市場上,是否真有「高CP值保單」,筆者實際採訪了一位曾在多家保險公司工作過的資深精算部門主管,從他專業的角度及觀察,幫許許多多糾結於「一定只買高CP值(便宜)保單」的民眾「解惑」。

這位精算主管表示,「高CP值保單」的定義,要看是什麼保單?如果是日額型住院醫療險(按照健保相關統計資料進行費率精算)或是壽險、意外險(根據國人生命表進行精算),各公司精算出來的費率,真的不會差多少。真正會有差別的地方,就只在於某些保險公司「願意讓利給客戶」。在這樣的前提下,他認為這樣的「高CP值保單」,是值得民眾購買的。

但是他也繼續補充說明,在沒有太精確發生率做精算基礎的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部分,問題就會比較大了。這位資深主管解釋,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的精算,除了得參考「發生率」之外,還有「給付金額」要評估。

然而問題就在於:「給付金額」常會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以及全民健保給付的調整而變動。實話一句: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的保費精算,「非常、非常容易被低估」。

由於這類保單在費率精算時,原本就沒有準確的發生率數字可稽。所以,當民眾瘋狂爆買這些保單時,原本就已經不是太「牢靠(精準)」的公司精算財務,可能就會更加低落。如此一來,極容易影響未來公司的財務穩定性。

因此,這位精算主管強烈建議民眾在買保單時,不能只看「同一理賠基礎下,同一性別、年齡的保費最低」,而應該要看「公司未來(長久)的財務穩定性」,以及「真正發生理賠後,是否會遭到特別的刁難」?

就以去年發生滿大爭議的某公司醫療險保單為例,他認為單從費率精算的角度來看,不能說它一定是「精算錯誤」的烏龍保單。因為就他的了解,其在費率定價上,存有「公司高層希望透過低費率,讓公司業績能快速增長」的心態。

只是,該公司未考慮到短期保費大量增加,短期來看雖然對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多,但絕對是「短多長空」。這位精算部門主管再三強調,就如同之前市場上,大家都瘋狂買進的保單(像防疫險)一樣,保險公司絕對不要認為那是件好事。

這位精算部門主管確實觀察到,市場上有些業者為了業績快速成長,而努力推出一些讓民眾「瘋買」的「高CP值保單」,例如失能險或可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

但他也同時提醒,這兩類商品如今,都已具有太高的「道德風險」。而這裡所謂的「道德風險」,一是來自於以下所提到的「遊戲規則的改變」,另一個則是來自於越來越多的「詐保案件」(例如之前台北地檢署起訴109位,包括醫師、產婦及保險人員在內,涉嫌詐領保險費的禾馨案)。

也就是說,有時市場上某些保單之所以「慘賠」,可能是因為「遊戲規則」的改變,並非是「商品設計上的嚴重瑕疵」。舉例來說,銷售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之所以「慘賠」,主要是因為有關「確診」的條件放寬了;而某些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之所以「慘賠」,主要是與「健保給付範圍變動」有關(例如健保不給付新式醫療,或是健保只給付效用較差的藥,就會讓民眾轉向自費醫療)。

這位非常資深的主管承認,過去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在計算保單費率時,的確從未考慮到涉及「行為科學」層面,或是「遊戲規則有可能改變」的「道德風險」這一塊。且他也覺得這部分的納入精算參考,應該是各保險公司在設計相關商品時,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對於投保民眾來說,以上這位資深精算主管談話的最大重點是:某些保單的保費太過便宜(遠低於同業或同類型保單水準),恐怕對保險公司及所有投保的保戶來說,都一定不是件好事。

因為對保險公司來說,理賠率及金額過高,將會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經營穩健性。而當保險公司無法長久經營之際,保戶很可能面臨理賠上的刁難(短、中期),以及未來更需要保險提供保障時的保障中斷(長期)。

最後,筆者也想在提醒「老覺得保險保障不足」的民眾能夠「醒一醒」。因為首先,有些高額風險,連專門「對治風險」的保險公司都不願意承擔,民眾怎麼可能再透過「買保險」,來將風險轉移?而從這一波波停售及漲價潮中,應該已經足夠讓民眾們「感同身受」了。

其次,風險管理的方法很多,買保險固然是其中一項方法,卻不是風險管理的全部。再說了,許多民眾所謂的「風險」,絕大多數恐怕也是被銷售人員,以及醫療院所「創造」出來的「過度醫療」。

所以,就如同許多消費只是「想要」,並不是真正「需要」一樣,民眾恐怕必須有一正確認知:保險買越多,並不能為自己身體或財務,帶來更多的健康,恐怕只是更多金錢、生理與心理上的負擔罷了(有關這部分,請見筆者之前的專欄文章)。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產險理賠金額保單李雪雯意外險醫療險實支實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專家教你保/保險四大優勢 有利資產傳承

2023-11-27

保險小百科/台版ICS制度 衡量經營風險

2023-11-27

保單條款導讀 快速理解重點

2023-11-27

退休金算盤/規劃美元利變險 穩定現金流

2023-11-27

醫療、長照險守護 老年有靠山

2023-11-27

《「我是有錢人」迷思722》小心子女,將成為退休父母最大的風險來源!

2023-11-23

旅平、住火險加持 安心出遊

2023-11-20

補足旅行不便險 彌補損失

2023-11-20

專家教你保/意外險挑組合型商品 CP值高

2023-11-20

保險小百科/定值、不定值險 注意理賠差異

2023-11-20

《「我是有錢人」迷思721》經驗顯示,人人瘋買的商品,多半不會適合你!

2023-11-09

退休金算盤/勞保國保年資合計15年 享雙年金

2023-11-06

一次給付癌症險 詢問度增

2023-11-06

癌症險化解爭議 朝三方向改革

2023-11-06

專家教你保/類全委投資保單 理財利器

2023-11-06

保險小百科/複保險總賠償 標的價值為限

2023-11-06

《「我是有錢人」迷思720》如何向不必要的自費醫療說No?!

2023-11-02

保險小百科/避開地下保單 投保五招檢視

2023-10-30

退休金算盤/買投資級債複合基金 穩定息收

2023-10-30

專家教你保/教師們樂退 三類保險不能少

2023-10-30

美元利變險 理財利器

2023-10-30

銀髮專屬保單 強化三保障

2023-10-30

《「我是有錢人」迷思719》要到什麼時候,金融機構才能真正設身處地幫客戶思考?

2023-10-26

純網銀、支付業 搶旅平險商機

2023-10-23

專家教你保/分紅保單 幫孩子累積教育金

2023-10-23

保險小百科/特定活動綜合險 須確認不保事項

2023-10-23

旅平險保額提高 出國更安心

2023-10-23

《「我是有錢人」迷思718》「務實」才是退休規劃的最大重點!

2023-10-19

退休金算盤/布局全球型基金 放大退休金

2023-10-16

利變型壽險 85歲也能保

2023-10-16

新長照險 添外溢、增額機制

2023-10-16

專家教你保/幫新生兒備妥四保 轉嫁風險

2023-10-16

保險小百科/汽車責任險附約 提供律師費補償

2023-10-16

退休金算盤/提高雇主勞退提撥 勞資可協商

2023-10-11

眼疾專屬保單 3C族不可少

2023-10-11

熟齡長照險 75歲也能承保

2023-10-11

專家教你保/金融FIDO服務 強化交易安全

2023-10-11

保險小百科/保營造綜合險 分攤事故理賠

2023-10-11

《「我是有錢人」迷思717》殖利率飆升、業者大推債券類商品,你該投資哪種標的?

2023-10-05

退休金算盤/安養信託 保障老年生活

2023-10-02

新型癌症險 導入外溢機制

2023-10-02

癌症險搭配一次給付商品 更安心

2023-10-02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722》小心子女,將成為退休父母最大的風險來源!

2023-11-23

專家教你保/保險四大優勢 有利資產傳承

2023-11-27

保單條款導讀 快速理解重點

2023-11-27

退休金算盤/規劃美元利變險 穩定現金流

2023-11-27

醫療、長照險守護 老年有靠山

2023-11-27

保險小百科/台版ICS制度 衡量經營風險

2023-11-27

補足旅行不便險 彌補損失

2023-11-20

一次給付癌症險 詢問度增

2023-11-06

癌症險化解爭議 朝三方向改革

2023-11-06

旅平、住火險加持 安心出遊

2023-11-20

專家教你保/意外險挑組合型商品 CP值高

2023-11-20

保險小百科/定值、不定值險 注意理賠差異

2023-11-20

《「我是有錢人」迷思721》經驗顯示,人人瘋買的商品,多半不會適合你!

2023-11-09

專家教你保/類全委投資保單 理財利器

2023-11-06

保險小百科/複保險總賠償 標的價值為限

2023-11-06

《「我是有錢人」迷思720》如何向不必要的自費醫療說No?!

2023-11-02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