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是有錢人」迷思679》短期的大跌危機, 才更是長期獲利的大好時機!

2022-10-06 13:47:04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近來全球金融市場連番破底,2022年的股債投資報酬率截至9月23號為止是「-19...
近來全球金融市場連番破底,2022年的股債投資報酬率截至9月23號為止是「-19.3%」,寫下自1937年以來的最慘紀錄。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最近,包括台股在內的全球金融市場連番破底(低)。外國財經智庫「Compound Capital」的創辦人比列羅(Charlie Bilello),日前也在個人推特分享了一張圖表,表中可以看見2022年的股債投資報酬率截至9月23號為止是「-19.3%」,寫下自1937年以來的最慘紀錄(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0MJnRJ3?utm_source=lineshare)。

且根據美國銀行統計,為了應付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全球央行砸錢量化寬鬆、大幅升息294次所帶來的通膨,各國央行降低購債、升息收緊資金的動作,已導致近9個月來全球股債崩盤,市值蒸發逾36兆美元(約1142兆元台幣)(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349793?redirect=1)。

至於國內的台股,情況可能「稍微好一些」。因為自今(2022)年年初,一直到9月23日為止,台股加權指數總共下跌了2121.24點,跌幅是17.7%。

在此同時,就有臉友在臉書上,PO出「持股規模超過30億美元的全球投資大師」,近一年的投資報酬率資料(請見下圖一)顯示,除了霍華德˙馬克思是唯一「不賠,反賺(9%)」之外,其餘都有20%、30%的賠率。

圖一、持股規模超過30億美元的全球投資大師近一年收益率:

其中,虧最慘的切思˙科爾曼有56.83%、台灣人熟悉的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也有43.10%的跌幅,賠的相對少的股神巴菲特,虧損也有8.45%。

看到這些投資大師的虧損,也許一般投資人就能為自己的賠錢「稍稍釋懷一些」了。更何況,如果要細數歷來股市崩盤的幅度,年初至9月30日,美股(道瓊指數)的跌幅也不過20%,還排不上下圖二的排行榜之列。

圖二、歷次股市崩盤最大跌幅及維持期間:

只不過,這樣跌跌不休的行情,非但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投資人生」,更開始萌生了「暫時出場(「定期定額」停扣)」的念頭,以免自己的投資「越攤越平」。

然而,筆者不但認為現階段金融市場大跌,是想要長期投資獲利的理財大眾,千載難逢的進場佈局時機,還更想再三重複有關安穩退休的三大重點如下:

重點一、長期投資股市,績效不會讓投資人失望。 為了讓「市場大跌,正是長期投資大好時機」這個論點「有憑有據」,筆者請投信業的朋友,幫忙查找了以下的相關數據如下表一:

表一、5年、10年及20年大跌回測定期定額報酬率:

單以台股為例,從上表一可以看出,不論是投資人突然遇到股市大崩盤,或是剛好在股市高點進場,短期(5年)的投報率都至少有15%;假設時間拉長到10年或甚至20年,都至少還有約30%以上的總報酬率。

當然,眼尖的讀者也許會說:如果在1989年郭婉蓉事件時投入台股,20年下來的總報酬率(42%)所換算的年複利報酬,其實只有2%不到。話是沒錯,這是因為計算時間的「終點」,剛好是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的股市大跌。

說到這裡,讀者也許更有反駁的底氣:「妳要我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假設我退休時,剛好不幸又遇到股市大跌,不就一切都全毀了嗎」?對此,筆者倒是覺得理財大眾也許是「多慮」了。

因為理由很簡單:對於正式退休,每月要從過往投資中,固定領取生活費用的民眾來說,生活費雖是「定期」領取,卻並不需要資金「一次到位」。 也就是說,扣除每月生活支出之外,其餘資金仍可繼續進行投資生利(相關做法,請見筆者之前的專欄:https://fund.udn.com/fund/story/7488/6460337)。

假設投資繼續不斷投資25、30年,或是一路持有到現在(今年剛好也遇到股市大跌),投資人也依然可以獲得不錯的投報率。就以下圖三台股股價指數還原圖為例,就算是1989年定期定額投入台股,經過25年的時間,市場還是會「還投資人一個公道」的。

圖三、台灣加權指數(含息)至今(2022年9月30日)歷史走勢圖:

重點二、長期投資標的以「分散風險」,而非投資單一標的「集中風險」(請見表二)。 儘管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很重要,筆者還想要在此不斷重複,並提醒投大眾「安穩退休」的第二大重點在於:必須選對「分散風險」的標的,而不是將風險「過於集中」。

例如最近幾年,國內投資人開始流行所謂的「存(個)股」投資術。然而,筆者想強烈提醒投資人:所謂的「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只限於「投資整個市場」,而非「單一市場」或「單一個股」。

理由很簡單,「存單一個股」,就一定會面臨「選錯標的」的風險。讀者從下表二的「上市、櫃公司股東人數排名」可以看出,受到投資散戶青睞的個股,也有非常明顯的「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情形。在2010年股東人數排名第9及第10的力晶與華映,僅僅只是11年的光景,就已經發生股票下櫃與下市的命運。

表二、最受投資散戶追逐的標的變化:

之前,筆者在個人臉書粉絲團中,也曾鼓勵投資大眾越是遇到股市大跌,就越應該「勇於進場」。而且,也建議投資人不要單買個股,而應該「買全世場」。

其中,就有位讀者留言到:以0050為例,台積電佔其投資比重,也有近5成之高,如此一來,怎麼能說是「分散風險」呢?對此,個人想引用政大財管系教授周冠男以下的說法(請見Box)來回應:

Box、有關0050不能代表市場,也不能真正分散風險的迷思?/台積電在0050中,佔比近一半,所以,它不能代表市場,也不是真正的分散投資?

一個ETF是否具有分散的效果,應該要看他跟整體市場是否具有高度相關性。因為根據理論,市場投資組合就是有效率的投資組合,而你希望你的投資組合,跟整體市場的相關性越高越好。

根據我自己的計算,台灣50 ETF從上市到今天,跟台灣股價加權指數報酬的相關係數高達94.5%。有這麼高的相關性,50檔股票其實已經足夠達成極高度的分散了。

要知道,如果真的把台灣市場的所有股票都買下來,交易成本是很高的。所以用50種股票來獲取跟市場高度相關的投資組合,也是一種成本跟效益的取捨。

結論就是,不要光看一個廣泛指數ETF的組成成分中,某一個股票比例特別高,就否定他的分散風險效果,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應該要看這個ETF是否能真正模擬市場報酬。

實證研究顯示(見下圖四),一個投資組合在包含50或100檔股票後,再加入任何股票的邊際分散效果,已經非常有限。這也就是為何台灣50雖然只有50檔股票,但因為個別風險幾乎都已經分散掉了,所以能與市場高度相關的原因。所以分散風險與跟市場的相關性,是一樣的觀念。再次證明,迷思無所不在。

圖四、實證研究顯示,投資組合包含50-100檔股票,就已經達到分散風險效果:

資料來源:Chapter 11, Corporate Finance: The Core, Berk and DeMarzo, Fourth Edition 2017, Pearson Education.

也許讀者會問:如果存個股不能分散風險,那麼,投資單一市場或國家(例如中國股市)就可以分散風險嗎?筆者先講結論:除了投資台灣單一市場(國家),其都都「不宜」!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立即反駁:妳說連投資單一市場或國家都不行,那麼,鼓勵投資台股,不就犯了同樣的錯誤嗎?對此,筆者也想引用周冠男教授的反問回應:「你覺得台積電仍然是純粹的台灣公司嗎?台積電外資持股比例達75%,而且你認為全球景氣影響台積電比較大,還是台灣的景氣影響台積電比較大」?

周教授並進一步引用學術研究已經指出(Koedijk, G. and Mathijs A. van Dijk, 2004. "Global Risk Factor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60, 32-38),在越來越全球化的狀況之下,只要在本地做到風險分散,其實也能同時達到全球風險分散。

筆者也認為: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投資人來說,以投資整個台股的0050為例,就是「在本地做到風險分散」。但是,其他單一市場或國家,並不是「本地」。更何況,凡跨境投資,還更多了一個「匯損」的風險。

過去,總有不少讀者,質疑個人「重押台股」的論點,存有太多投資偏誤。除了「海外投資報酬率較高」這個理由(但事實上,海外報酬率較高,卻多出了完全躲不掉的匯率風險)外,另一個則是「台灣的政經風險太高」。

對此,筆者倒認為是國人「多慮」了。因為,只要是生活在這個島上、完全離不開這塊土地,每個人都是擁有一樣的命運共同體。就算台灣經濟與台股垮了,沒有任何人能逃得掉。

再說了,就算台灣真的發生什麼了不得的大事,除非民眾逃得出四面環海的台灣,且有辦法領到海外投資的錢,否則,就算民眾擔心到白了頭,問題也依然是「無解」。

重點三、假設要短期投資,勢必要進行股債配置。因為在股市短期下跌時,投資人還能藉由債券收益,提供定期而穩定的現金流。 看完以上兩大重點,讀者也可能繼續提問:假設在1989年股災進場的投資人,離退休期間不長,根本不可能有25、30年,或連20年都「等不了」(例如只有10或15年的時間),遇到股市投報率差,又該怎麼辦呢?筆者認為,這個時候的因應之道,就只有透過「股債比」的配置來解決。

不過,也許已有讀者注意到了,今年整個金融市場的大跌,並非只有股票市場而已,包括債券市場也是跌得「慘兮兮」(請見下表三)。單從這樣的數字看來,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債券部位,似乎也一樣難以避免虧損。

表三、主要股市及債市今年以來表現(至9月30日為止):

然而,投資人應該注意的是:投資組合納入投資等級債券的好處,其一,便是「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虧損風險及降低波動」。 因為由下表四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在不同風險事件裡,如果投資人能夠在短期(約1年左右)的投資組合中,納入不同的股債比配置,至少都能獲得比「單押股票」還少的虧損。

表四、在不同風險事件中,單押股票或債券,以及不同股債比的報酬率水準:

假設從另一個投資期間拉長(14年)的角度(下表五)來看,儘管不同股債比(股債各半、股7債3與股8債2)的年化報率稍差一些些,但投資人所承擔的風險,卻得以下降許多。

表五、股債比的資產配置,可以讓投資人的波動風險降低:

至於投資組合納入投資等級債券的好處之二,則是「在股市行情不佳時,提供穩定配息收入」。 舉例來說,蘋果(Apple)公司最近才發行的長天期公司債,票息就有4.450%之高(https://www.bondsupermart.com/bsm/bond-factsheet/US037833AT77);至於台積電100%持有的子公司—TSMC Global Ltd.,7月才發行的10億美元無擔順位公司債,固定年利率分別為4.375%(5年期)及4.625%(10年期)(https://udn.com/news/story/7240/6475180)。

所以,如果投資人想要在股市行情不佳時,能夠獲得穩定且無風險的穩定報酬,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中加入的債券,就必須是優質,且違約風險非常低的優質債券,例如美國公債,或是全球龍頭企業的投資等級公司債。至於其他非投資等級或垃圾債,雖然債息可能更高,但同時會有跌價及違約的風險,個人還是不建議投資人輕易持有。

最後,正當市場大幅大跌且在快速「趕底」之中,筆者還想建議長期投資人,可以善用「定期不定額」、「逢低加碼扣款金額」的策略,透過「拉低投入成本」的方式,讓自己的投資績效更加亮眼 (相關數據驗證可參考此篇:https://blog.anuefund.com/radar-0901-upgrade-rsp-auto-overweight-underweight-help-you-to-be-winner/)。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李雪雯量化寬鬆巴菲特ETF台股股債債券蘋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退休金算盤/新制勞退自提 可節稅、分紅

2024-03-18

網路投保醫療險 CP值高

2024-03-18

線上買旅平險 件數大增

2024-03-18

專家教你保/中壯年心臟醫材保單 不可少

2024-03-18

保險小百科/主約搭配附約 留意各自效期

2024-03-18

退休金算盤/規劃三帳戶 打造「晚美」生活

2024-03-04

備妥旅平險、車險 安心出遊

2024-03-04

專家教你保/保險數位化 投保、理賠更easy

2024-03-04

旅遊不便險 旅程取消、更改符條件才賠

2024-03-04

保險小百科/職業分類變更 牽動傷害保險

2024-03-04

專家教你保/超高齡社會 建構保險防護網

2024-02-26

保險小百科/房東提告勝訴 租霸險才賠付

2024-02-26

宣告利率調升 有助利變保單買氣回溫

2024-02-26

新美元利變型保單 搶市

2024-02-26

《「我是有錢人」迷思733》保險不保險?!

2024-02-22

保險小百科/微電車強制險 留意投保規定

2024-02-19

退休金算盤/信託監察人 可找親友社福團體

2024-02-19

專家教你保/善用商業長照險 強化防護網

2024-02-19

寵物險…協尋、廣告、喪葬費 都有理賠

2024-02-19

寶貝寵物 首重手術住院保障

2024-02-19

《「我是有錢人」迷思732》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2024-02-15

年終獎金運用 掌握三點

2024-02-05

三大世代投保 各有眉角

2024-02-05

專家教你保/補齊四大險種 完善醫療保障

2024-02-05

保險小百科/保單年度計算 以生效日為準

2024-02-05

《「我是有錢人」迷思731》盡信數字,不如正確看待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2024-02-01

退休金算盤/配置平衡型基金 穩健增值

2024-01-29

保險金信託 守護財產安全

2024-01-29

友善高齡 簡化服務系統

2024-01-29

專家教你保/保意外傷害責任險 轉嫁風險

2024-01-29

保險小百科/保單批註事項 常見兩大類別

2024-01-29

《「我是有錢人」迷思730》保戶收到法院強制執行命令,可如何自救以保障權益?

2024-01-25

退休金算盤/複合債+多重資產 豐富第二人生

2024-01-22

三明治族保險 四點不漏

2024-01-22

樂齡自主權 牽動生存保險金

2024-01-22

專家教你保/投資型保單 新鮮人理財利器

2024-01-22

保險小百科/挑重大疾病險 留意理賠範圍

2024-01-22

《「我是有錢人」迷思729》2024年理財趨勢展望(下):想要投資獲利,就要以中國大陸為標準以「趨吉避凶」!

2024-01-18

保險小百科/房東保凶宅險轉嫁跌價風險

2024-01-15

外溢保單創新 守護民眾健康

2024-01-15

外溢保單市場持續成長 健走型商品買氣火熱

2024-01-15

專家教你保/企業投保兩重點 拚永續經營

2024-01-15

熱門文章

退休金算盤/新制勞退自提 可節稅、分紅

2024-03-18

網路投保醫療險 CP值高

2024-03-18

線上買旅平險 件數大增

2024-03-18

保險小百科/主約搭配附約 留意各自效期

2024-03-18

專家教你保/中壯年心臟醫材保單 不可少

2024-03-18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