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退休金算盤/買投資級債複合基金 穩定息收

2023-10-30 03:19:49經濟日報 記者 夏淑賢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張小姐現年57歲,於法律事務所擔任專案經理,年所得約150萬元,目標65歲退休,可以多陪伴高齡85歲的母親,以及多規劃國內外旅遊。張小姐有房無房貸,收入水準還算不錯,但希望退休後每個月有6.5萬元的生活費,以目前的理財方式,想到父親生病末期的照顧經驗及經濟壓力,不免擔心自己老後的財務需求,因此向安泰銀行尋求協助和建議。

首先檢視張小姐的資產狀況,包括股票約250萬元、定存200萬元、一張已繳清的儲蓄險,保單價值約180萬元、一張尚剩三年繳清的終身醫療險及失能險,住房為自有。另外,張小姐很在意自己的健康和體態,會定期上健身房運動、美容中心保養皮膚、按摩鬆筋紓壓,希望退休後維持不變。

安泰銀行財富顧問簡韻琦指出,單身族群規劃退休時更要注重經濟與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免意外發生打亂退休規劃,而通貨膨脹影響消費力下降,在準備退休金時一定要考量通膨變數。簡韻琦指出,張小姐目標再工作八年後退休,屆時每月勞保及勞退年金可領合計約4.3萬元,距離理想退休金6.5萬元還有2萬多元的差距,建議趁現在有薪水收入時就要調整資產組合配置。

首先建議股票250萬元以及一部分定存100萬元共350萬元,轉布局海外債券,掌握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尾聲、投資級債券殖利率創新高的機會,且長天期債券將受益於明後年降息,除了穩定配息之外還有資本利得的空間,因此建議可以將350萬元分配於10到20年期的投資級債券,保守以平均票面利率4%估算,每年可以有14萬元的債息收入。

這些債息收入在張小姐退休前不必動用,可將這八年的債息收入轉投入基金市場,搭配扣除生活及保費開支每年可存60萬元,這八年每年有74萬元的資金可規劃。建議張小姐可將其中的40萬元投入多重資產型基金,利用股債平衡加上另類資產帶來的新機會增加收益;另34萬元建議可投入AI人工智慧基金及生技醫療基金。

簡韻琦表示,依照過去經驗以及未來創新趨勢,這些基金報酬率可有6%至8%不等的年報酬,如此估算至65歲退休約可拿回700多萬元,再全數轉進每月固定收息的複合式債券基金,每年約4%配息率創造退休金來源;再加上海外債每年14萬元息收,兩邊加總每個月可以創造出3.6萬元,合計勞保及勞退每月約4萬多元,張小姐每月可有七、八萬元享受退休生活。

簡韻琦並補充,張小姐在40歲時就為自己規劃終身醫療險及失能險,除了失能險能夠補貼看護費用之外,終身醫療險雖然保費較高,但保障終身讓單身的張小姐更有安全感,而未動用的定存100萬元及儲蓄險終身複利增值,都可做為自己緊急預備金。

延伸閱讀

4位新任大法官首件判決出爐 憲法法庭判雇主一次提撥退休金合憲

4位新任大法官首件判決出爐 憲法法庭判雇主一次提撥退休金合憲

立委要求年底前提出勞保年金改革方案 勞動部竟這麼回

立委要求年底前提出勞保年金改革方案 勞動部竟這麼回

投資級債雙優勢 吸睛

投資級債雙優勢 吸睛

勞部明報告勞退勞保改革 勞團「忍無可忍」列三大點:根本不夠

勞部明報告勞退勞保改革 勞團「忍無可忍」列三大點:根本不夠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723》光靠信託,不能解決「退休金不夠」的問題!

2023-11-30

專家教你保/保險四大優勢 有利資產傳承

2023-11-27

保險小百科/台版ICS制度 衡量經營風險

2023-11-27

保單條款導讀 快速理解重點

2023-11-27

退休金算盤/規劃美元利變險 穩定現金流

2023-11-27

醫療、長照險守護 老年有靠山

2023-11-27

《「我是有錢人」迷思722》小心子女,將成為退休父母最大的風險來源!

2023-11-23

旅平、住火險加持 安心出遊

2023-11-20

補足旅行不便險 彌補損失

2023-11-20

專家教你保/意外險挑組合型商品 CP值高

2023-11-20

保險小百科/定值、不定值險 注意理賠差異

2023-11-20

《「我是有錢人」迷思721》經驗顯示,人人瘋買的商品,多半不會適合你!

2023-11-09

退休金算盤/勞保國保年資合計15年 享雙年金

2023-11-06

一次給付癌症險 詢問度增

2023-11-06

癌症險化解爭議 朝三方向改革

2023-11-06

專家教你保/類全委投資保單 理財利器

2023-11-06

保險小百科/複保險總賠償 標的價值為限

2023-11-06

《「我是有錢人」迷思720》如何向不必要的自費醫療說No?!

2023-11-02

保險小百科/避開地下保單 投保五招檢視

2023-10-30

退休金算盤/買投資級債複合基金 穩定息收

2023-10-30

專家教你保/教師們樂退 三類保險不能少

2023-10-30

美元利變險 理財利器

2023-10-30

銀髮專屬保單 強化三保障

2023-10-30

《「我是有錢人」迷思719》要到什麼時候,金融機構才能真正設身處地幫客戶思考?

2023-10-26

純網銀、支付業 搶旅平險商機

2023-10-23

專家教你保/分紅保單 幫孩子累積教育金

2023-10-23

保險小百科/特定活動綜合險 須確認不保事項

2023-10-23

旅平險保額提高 出國更安心

2023-10-23

《「我是有錢人」迷思718》「務實」才是退休規劃的最大重點!

2023-10-19

退休金算盤/布局全球型基金 放大退休金

2023-10-16

利變型壽險 85歲也能保

2023-10-16

新長照險 添外溢、增額機制

2023-10-16

專家教你保/幫新生兒備妥四保 轉嫁風險

2023-10-16

保險小百科/汽車責任險附約 提供律師費補償

2023-10-16

退休金算盤/提高雇主勞退提撥 勞資可協商

2023-10-11

眼疾專屬保單 3C族不可少

2023-10-11

熟齡長照險 75歲也能承保

2023-10-11

專家教你保/金融FIDO服務 強化交易安全

2023-10-11

保險小百科/保營造綜合險 分攤事故理賠

2023-10-11

《「我是有錢人」迷思717》殖利率飆升、業者大推債券類商品,你該投資哪種標的?

2023-10-05

退休金算盤/安養信託 保障老年生活

2023-10-02

新型癌症險 導入外溢機制

2023-10-02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722》小心子女,將成為退休父母最大的風險來源!

2023-11-23

專家教你保/保險四大優勢 有利資產傳承

2023-11-27

保單條款導讀 快速理解重點

2023-11-27

補足旅行不便險 彌補損失

2023-11-20

退休金算盤/規劃美元利變險 穩定現金流

2023-11-27

醫療、長照險守護 老年有靠山

2023-11-27

保險小百科/台版ICS制度 衡量經營風險

2023-11-27

《「我是有錢人」迷思723》光靠信託,不能解決「退休金不夠」的問題!

2023-11-30

《「我是有錢人」迷思720》如何向不必要的自費醫療說No?!

2023-11-02

癌症險化解爭議 朝三方向改革

2023-11-06

旅平、住火險加持 安心出遊

2023-11-20

專家教你保/類全委投資保單 理財利器

2023-11-06

保險小百科/定值、不定值險 注意理賠差異

2023-11-20

保險小百科/複保險總賠償 標的價值為限

2023-11-06

《「我是有錢人」迷思721》經驗顯示,人人瘋買的商品,多半不會適合你!

2023-11-09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