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是有錢人」迷思690》2023年怎麼投資(下):4大重點投資方向

2023-01-19 11:34:45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在實際提到今(2023)年的投資標的之前,筆者想先讓讀者回顧一下2022年的投資市場狀況,以及其對於所有理財大眾們,未來投資理財上的重大影響。

為了抑制通膨美國聯準會(Fed)自2022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以來,累計已升息17碼。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就把聯邦資金利率,從趨近於零,一路拉高至4.25%到4.5%之間。

2023年的資產配置,該要如何佈局?綜合專家的看法,想要在今年投資獲利,必須謹記...
2023年的資產配置,該要如何佈局?綜合專家的看法,想要在今年投資獲利,必須謹記「債優於股」的大原則及方向。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正由於FED及全球央行的強力升息,全球股市資金減4成。其中,股票ETF資金流入6405億美元(年減38%)、債券市場流入2546億美元(年減14%),只有投資級債市逆勢吸金成長12%。在此同時,全球股市去年下跌17.96%、新興股市下跌19.94%、那斯達克指數更下挫32.51%,同步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大單年跌幅。

雖然包括Fed在內的主要央行,紛紛在2022年採取升息措施。但是,瑞信亞太區財富管理業務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就曾直言,濫發貨幣的時代,並不會因此結束。他認為,在他有生之年,所有人都還會活在以「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MMT)」「不斷印錢(濫發貨幣)」做為指導思想的一個時代,且這個時代不會因為今天出現通膨,因為Fed、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都大幅升息而結束。所以,他才再三強調,對不懂投資的人來說,「那怕你一年有10%的工資增長,你仍然是個Loser、失敗者,因為你跑不過資產價格上漲」。

其實,由上一期專欄所分析的2023年3大影響投資關鍵字,就可以為讀者們指引出今年,在投資上的資產配置及佈局,有以下4大重點:

首先,「通膨及升息」關鍵字所對應的投資策略是「債優於股」。由於去(2022)年,是非常罕見的「股債齊跌」的局面,且債券投資人同樣也損失慘重。因此,非常多的投資人都在關心:2023年的資產配置,該要如何佈局?綜合專家的看法,想要在今年投資獲利,必須謹記「債優於股」的大原則及方向。

綜合許多專家看好「債優於股」的理由,主要的假設前提,還是在於「美國經濟有可能在2023年步入衰退」。而經濟的衰退,將會加劇股價的波動程度。至於債券(特別是投資等級債)被看好的主要原因,其一是「跌深」所致。

所以,儘管債券投資在2022年,創下了歷史上極差的報酬率記錄,尤其美國10年期公債,一度虧損高達17.2%,甚至是1900年以來最低報酬。但施羅德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Keiko Kondo),卻以過去經驗指出:「投資市場在大跌後,往往伴隨著大漲,因此2023年應是債券投資大好年」。

其二,則與FED的貨幣政策有關。例如已有許多機構認為,在FED的暴力升息接近尾聲,並且有可能轉為降息之際,債券市場有可能結束長達兩年的空頭走勢,可望讓債券的投資前景優於股票。

個人認為,特別是在MMT理論當道(引用陶冬的看法),政府發債與貨幣寬鬆政策將回歸主軸之下,除非發生嚴重的通膨,否則長期來看,市場利率維持低檔將會是不變的趨勢。

當然,市場上沒有人能保證,FED在2023年停止升息,也可能不一定會立刻降息。但2023年,也許是百年一遇的債券投資時點。所以,只要是優質且配息的債券,不論是美國公債或高投資等級債,都是最佳的入手機會。假設錯過了,也許日後投資人,將很難買到價格如此便宜的標的了。

不過,筆者想提醒投資人在標的的選擇上,一定要遵守「高品質(投資等級)債券」的原則。理由很簡單:假設2023年經濟衰退來臨,非投資等級債券將會面臨更高的「違約(default)」風險。且假設投資人資金不多,又不擅於選擇債券投資標的,最好的管道,就是直接購買相關債券ETF了。

【股票投資】

儘管2023年資產配置的主旋律是「債優於股」,但個人也同時認為,從數據來看,好股票的長期報酬率,會是好債券的2~3倍以上。如果你年紀不到50歲,還有10~15年的時間累積財富,那麼為了拉高長期績效,最好的辦法,還是放一點在債券上,配較多在股票上,比較安全

且雖然美股在2022年的表現,可以說是2008年來年度最差的一年。但股市也有其「不悲觀」的一面。因為根據外媒的報導,從1928年紀錄以來,標普500指數只有4次連續下跌2年以上的紀錄,分別是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以及2000年的網路泡沫。綜觀近100年的歷史,這種情況明顯極不尋常,可一旦發生,隔年的跌勢往往會比頭年更加劇烈,平均跌幅約24%,高於今年約20%的跌幅。而連跌超過2年的情形更不常見,網路泡沫時期,標普500指數從2000年一直跌到2002年,二戰則從1939年至1941年連續3年下挫,而最長的紀錄是在1929年的華爾街崩盤,跌勢延續至1932年,連續4年下跌

當然,過去的歷史數據,不能夠保證美股一定不會再大跌一年,且各研究機構預測今年美國經濟步入衰退的機率真的不低。但是,筆者對於佔全球市場最大比重的美股,甚至是台股的整年走勢,並不是絕對的悲觀。特別是對於長期定期定額的投資人來說,「股市大跌」反而投入成本越低。

【台股】

台股在2022年封關日當天,劃下了一個長黑棒休止符,總共創下全年跌4,081點、跌幅22.4%、市值蒸發12兆元、平均每位股民大賠100萬元,以及外資賣超1.23兆元等5大最慘紀錄。與此同時,台股基金的平均跌幅也有3成。

台股之所以與美國相同,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差記錄。主要原因就在於升息造成外資大幅撤離台股。根據金管會所公佈的資料顯示,2022年12月外資淨匯出7.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40億元),是近四年來首次12月外資呈現淨匯出,累計2022年外資淨匯出135.64億美元、約新台幣4,165億元,創下史上單年最大淨匯出量(所以台幣大貶值,也影響台股)。

展望2023年的台股前景,儘管「台灣先生」谷月涵認為,由於美元會續升,所以台股要1萬1才適合進場。但是,個人並不看淡,甚至還有點看好台股表現的兩大理由,主要不是來自經濟基本面,而是因為:

一、如果全球(特別是美國股市)相對穩定(不再大幅崩跌),台股就不會成為外資的提款機,也就是能夠去除掉上漲的壓力。

二、政府這一波打房(《平均地權條例》修正),雖然「不溯及既往」,卻可以讓日後的市場投資資金,轉往股市發展。

三、儘管台灣經濟景氣對號燈已亮藍燈,且2023年經濟前景並不看好。但是,有研究分析指出,自0050成立以來,景氣對策燈號曾有34次落入在藍燈以下。假設每逢藍燈燈號出現的當月月底,就開始定期定額投入持續1年,根據歷史回測平均報酬率可達8.9%,勝率高達88%;持續2年投入不間斷,平均報酬率可達17.1%,勝率高達97%。特別是定期定額的投資人,當股價位於低點之際,持有單位數反而較多,一旦股市反轉向上,整體投資報酬率反而會更大。

2023年美元轉弱,台幣、日圓轉強?

根據《德國之聲》的整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在 2022 年已上漲約8.4%,創下七年來最大年度漲幅。而台灣新台幣全年對美元重貶9.83%,創25年最大跌幅

【美元】

只不過,就在投資者預期FED的升息週期,會在2023年結束之際,強勢了一整年的美元,卻開始走弱。甚至,眾多華爾街投資銀行對美元的態度,已經由原本的「買入美元」,轉為「做空美元」。

筆者比較傾向認為,只要FED今年緩升息或停止升息,美元這一波段的強勢就將告終。過去一陣子,其他幣別兌美元被迫大幅貶值的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

只不過,非美元貨幣幣值是否就能「從此大升」,還是得回歸「基本面」,也就是經濟的表現。如果經濟表現不佳,這些非美元貨幣兌美元想要大幅升值,也是不可能的。

筆者比較傾向認為,只要FED今年緩升息或停止升息,美元這一波段的強勢就將告終。過去一陣子,其他幣別兌美元被迫大幅貶值的問題,就都能迎刃而解。

只不過,非美元貨幣幣值是否就能「從此大升」,還是得回歸「基本面」,也就是經濟的表現。如果經濟表現不佳,這些非美元貨幣兌美元想要大幅升值,也是不可能的。

【台幣】

例如有專家預測,美元兌台幣會升到2字頭、日圓今年會大升值。筆者並非說絕無可能,但從整體經濟基本面來看,確實是沒有多大的升值本事的。

且台幣會不會大幅升值,除了美元的強弱之外,還必須看另一個重要關鍵—「外資淨匯入」而定。再說了,根據彭博資訊訪調的經濟學家大多預測,為支持成長,台灣央行今年都不會升息,維持利率在1.75%。但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已一再表示今年提高聯邦資金利率到5%以上,如此一來,台美基準利率差距將超過3個百分點,勢將成為新台幣匯價的利空(升值壓力)。

【日圓】

至於全世界都非常關注的貨幣—日圓,在2022年12月20日時,由任期僅剩幾個月時間日本央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發動奇襲,在毫無預告下突然宣布調高長期利率上限(日本公債殖利率目標上限,從0.25%,調到0.5%),經濟學家一致解讀這是日銀為撤出超寬鬆貨幣政策預做準備之後,造成日圓匯價立刻彈升。

且由於日本公債殖利率飆升,短期衝擊最大的是透過大量借入成本低廉的日圓,買進全球高利資產的套利交易的穩定性。所以消息曝光後,全球股市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齊跌發展,因為市場預期這類交易將會賣出全球資產,錢回流日本,使得全球金融市場為之風雲變色

但是,日本真的能改變多年來「負利率」的貨幣政策,並且進一步拉抬日圓匯價,並終結「弱勢日圓」嗎?許多專家看法則是「未必」。

其次,「去(再)全球化」關鍵字所對應的投資策略是「投資選對邊站的企業、產業或國家」。儘管專家認為,2023年的投資市場是「債優於股」,但是,對於想要透過長期投資,以累積出較高資產的民眾來說,放在股票的資金部位,鐵定不能過低。

且特別是生於此、長於此,且未來就算退休,也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投資人來說,沒有匯兌風險的台股投資,也是除了「投資儘量分散」的區域(主要是佔全球市場比重最高的美股)外,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筆者特別看好美股及台股的重要原因,還與「去(再)全球化」有關。因為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美、中兩大敵對且互相競爭的陣營已然成形。從目前的整體態勢來看,美國陣營已佔上風,且至少能維持好幾年。其主要原因為二,分別是2022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所簽署的《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以及《降通膨法案》。

在《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中,針對包括對晶片行業527億美元的補貼、對半導體和設備製造25%的投資稅收抵免等扶持政策,關注最多的條款還包括:針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排他政策,使晶片企業面臨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難題

個人認為,這樣的選邊站難題,最大受惠者除了美國之外,還包括佔台股市值權重相當高的台積電;至於最大受害者,當然是「拿不到高階晶片,以發展相關產業」的中國大陸。就算因為中國大陸市場大、可以透過傾全國之力努力研發。但想要贏過「美國隊」,至少還要許多年才行。

至於《降通膨法案》,則主要聚焦在綠能、醫療等領域,總規模高達3,690億美元,未來將提供長期的補貼和稅收抵免,用於刺激再生能源相關投資,以在美國建立起本土的供應鏈,包含美國製造的光電板等。也就是說,這些美國相關產業在補貼,以及稅收抵免的優勢下,將會是投資人得以產生更高報酬的標的。

再者,「地緣政治與動盪」關鍵下所對應的投資策略是「避開貧富差異大的市場或國家」。有關這部分,個人最不看好的就是貧富不均問題非常,或日趨嚴重的新興市場及歐元區。

當然,在全球經濟普遍放緩的預期聲中,其實有兩大「亮點」。其一是在去(2022)年9月,取代前殖民者英國,成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的印度,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讚是全球經濟放緩中的「一大亮點」。根據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及標準普爾(S&P)最近發布的報告,印度最快將在2027年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

至於高盛,則更樂觀地預估2022、2023兩年,印度企業獲利將分別成長13%與15%,並穩居亞洲前段班。且由於外資在2022下半年,對印度股市由賣轉買,讓其成為2022年少數維持正報酬的股市之一。

至於另一亮點,則是「東亞經濟圈」。有數據顯示,產業鏈重組不但未削弱中國的與其他亞洲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反而強化了中國的重要性。因為據《華爾街日報》對中國海關的數據分析,自2018年7月美國首次對一系列中國商品實施關稅制裁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等10個鄰國的貿易總額增長了71%。

而滙豐銀行在13日舉行的2023經濟展望會中也預測:「亞洲將成為2023年唯一預期成長加速地區」,特別押寶中國、香港、印尼、泰國、。

不過,筆者只建議以上市場「小玩即可」。這是因為,經濟表現好,不見得股市就一定會同步上漲。舉例來說,去(2022)年的越南經濟表現雖是最佳,8%的GDP成長率,是亞洲最佳,但重挫36%的成績,卻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更何況,匯兌損益還會影響投資人獲利真正入袋的多寡。

至於有機構看好及推薦中國股市,具有「跌深反彈」的投資機會。但個人卻認為,「跌深反彈」只不過是搶短線,一個問題是:一般投資人有沒有這麼快的手腳?二來,如果中線佈局,也還要看中國大陸在「美國陣營」的夾殺下,到底要落後及退步多少年,才能再重新趕上?三者,就算是長期投資,當中國大陸高經濟成長率已不再(2022年GDP擴張是3%,是自1970年改革開放以來最低),且人口紅利不再(2022年人口,是61年首度負成長,投資人恐怕很難獲得之前那種「高經濟成長」之下的超高報酬率了。

最後,由於市場變化萬千,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多樣(元)化」的投資佈局」。事實上,除了股債配置的大原則之外,不同專家所建議的投資標的組合也不相同。

由於全球系統性債務暴增,有可能將迎來史上最大的整個系統的崩盤,也讓《史上最大投資機會(Die groesste Chance aller Zeiten)》一書作者Marc Friedrich不忘再三提醒讀者:我們正面臨史上最大的財富移轉。

正因為如此,Marc Friedrich完全不建議錢存銀行(因為他認為銀行帳戶的錢是銀行的,而不是存戶的),也別買任何保單,且認為房地產會崩跌。所以,他比較看好黃金、比特幣及原物料(他認為從「原物料及股票」的比例來看,原物料正處於長期週期的起點)。

至於他所建議的投資標的如下(括號中為「持有最高比重」):比特幣(20%)、貴金屬(30%)、股票/ETF/基金(25%)、鑽石(10%)、土地(5%)、收藏品(5%)、現金(10%)、無債務財產(不動產)(30%)。其建議組合中,完全沒有外幣及美國公債。Marc Friedrich之所以特別提醒不動產必須是「無償債務」的理由就在於:只有在還清房貸之後,不動產才是屋主真正擁有的資產。

至於《通膨求生》一書作者吳建泳則認為,2022年市場是處於「低成長、高物價」的階段,但2023年,則會有可能往「低成長、低物價(大型股股票、公債、黃金及美元)」或「高成長、低物價(只有價值型股票及債券好,不利原物料及金價的上漲)」的趨勢邁進。

所以,黃建泳首先建議避免投資在「高物價狀態下較為弱勢」的債券,而把通膨時較為強勢的原物料股票納入投資組合中。而股票是以「價值股」或「高通膨中,較為強勢的美國大型股。

而在以上兩種(「低成長、低物價」及「高成長、低物價」)可能情況之下,共同會受惠的投資標的,就只有「債券」這一項。所以,長期來看,品質越好(投資等級)、現在價格跌得越低的債券,是具有一定的中、長期投資價值的。當然,市場隨時在變,特別是現階段,可能還會在「低成長、高通膨」這個階段,維持一段時間。所以,這個階段適合投資的標的(只有原物料、黃金,但不包括任何的股票及債券),也值得投資人特別留意,並且納入到整體的投資組合當中。

當然,儘管不同專家推薦的投資標的不同,但方向都一致—多樣化,也就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擺在同一個籃子中。因為《通膨求生》一書作者吳建泳認為市場瞬息萬變,重押在單一標的的風險會非常高。所以接下來,筆者還將順帶提一下今年,幾個投資人也許會考慮的投資標的。

【國內房地產】

由於美國FED暴力升息,逼得國內央行不得不跟著拉高利率,使得對利率上升最為敏感的房地產市場在2022年,就先經歷了一波緊縮潮。這是因為影響全球房價的,主要就是「利率」的變化。

緊接著在2022年底,執政黨「九合一」選舉大敗的影響下,由於檢討原因是出在「民眾買不起高房價」的問題上,使得立法院在1月10日,快馬加鞭三讀修正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祭出重拳遏止炒房,將重罰炒房行為,明定任何人不得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最高可處新台幣5000萬元,還可連續處罰。

然而,當這個原本被房地產業者罵聲連連,直呼「可能倒一片」,且會逼著投資客出現「紅單逃命潮」、「買預售屋要套得更久」、「房價下跌至少1成」的「五重拳打房」政策公佈之後,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就表示:「不僅私法人購買預售屋禁換約不溯及既往,政策上路後,在法令之前購買的房子,不受五年不能轉賣限制,一般民眾在政策之前購買的預售屋,也有日出條款,法令公佈之前取得,未來都可以轉售,不受禁售限制」。此話一出,不但讓業者及投資客「鬆了一口氣」,也立刻遭到立委猛轟修法是「打假球」。

撇開人口老化、少子化等「供過於求」因素不談,筆者認為,儘管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打房」政策,全部都是在「打假球」,但並不表示,房地產還會是值得普羅大眾長期投資的標的。其最大的理由便在於:當不動產總價越墊越高之際,它已經不是一般小資本人士,能輕易入手投資了。

因為儘管在年底交屋潮之下,2022年11月的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是601.3億元、創五個月新高,月增128.58億元或27.2%,但年減則達117.76億元或16.38%,其中新增房貸利率更續揚0.024個百分點,至1.851%的近七年新高

而在2022年央行共升息4次、2.5碼(0.625%)之下,有業者試算千萬元30年房貸,每年需多支付3.7萬元,相當於1個月的房貸金額。事實上,能月繳3萬多元的屋主,每月增加個3000元,能有多少影響?

所以,房價上漲只有對有錢人才有利。因為利息低時,對他們的財富槓桿效益更高;利率高升時,他們可以全額現金買下,完全不受影響。最必須擔心及害怕的,反而是「勉力買房且房貸負擔不輕」的族群。所以,除非是資金雄厚的有錢人,不論是自住(必須考慮長期財務負擔能力)或投資者,筆者都不建議購買房地產。

【黃金】

過去幾年,筆者一直推薦黃金的「保值」功能。但自黃金漲到2022年3月8日的每盎斯2070.42美元之後,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在下跌。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FED的升值及美元強勢有關

只不過,黃金價格是以美元計算。以2022年一整年為例,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現貨價格,差不多下跌0.35%,但美元指數(DXY)則是上漲了8.25%。由此看來,金價在2022年FED升息、美元強勢期間,其實仍保有一定的抗跌性。

且就在新年第一個交易日(3日),黃金期貨價格便開始大幅勁揚,盤中觸及7個月的高點。其他貴金屬大多走高,白銀漲至去年4月以來最高盤中價,白金也出現去年3月以來最高盤中紀錄。交易最活絡、2月交割的紐約黃金期貨價上漲19.90美元或1.1%,收在每盎司1846.10美元,是8月16日以來新高

且當黃金期貨在13日出現「黃金交叉」之後,曾任富達(Fidelity)機構資產管理部門技術分析主管的艾迪生也認為,從月線走勢圖可看出,金價可能正要「大爆發」。以11年交易區間來看,金價月線圖正呈現「牛市反轉」(bullish reversal),準備從九年趨勢線支撐蓄勢反彈。艾迪生說,如果金價能夠排除萬難、跨越每英兩2,120美元大關,那麼,艾迪生預期金價未來有望衝上3,000美元至4,000美元。

儘管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年全球黃金ETF持倉,減少了110公噸,較前(2021)年減少3%。但個人認為較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是:各國央行正以1967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在購買黃金。

因為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CG)估計,全球官方金融機構今年以來,已經購買了673噸黃金,超過過去55年以來任何年份。僅在2022年的第三季,各國央行就購買了近400噸黃金,這是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購買狂潮。對於此一現象,黃金市場BullionVault的研究主管Adrian Ash表示,在美國及其盟友凍結俄羅斯的美元儲備後,各國央行轉向黃金,表明對地緣政治的不信任、懷疑和不確定。

所以,筆者認為未來金價發展的最大關鍵變數,除了「通貨膨脹」之外,主要是「金本位制」與「央行數位貨幣(CDBC)制」之間的爭論。儘管有專家認為,布列頓森林3.0(金本位制)不可能會再橫空出世,且「黃金的長線機會可能就很有限」。

但個人認為,民眾持有黃金絕對不是為了投資、賺價差,而是「保值」的目的。而這個「抗通膨」及「保值」功能的「超長線」及「終極」的最大「敵人」,就只有「央行數位貨幣(CDBC)」,以及直接跳過一般商業銀行中介任務的「公共銀行(央行直接給每一個公民或居民,一個「居民帳戶」,民眾所有消費、借貸等,都是透過此一帳戶,央行日後完全不用再印「實體鈔票」,對此有興趣的讀者,請詳見《通膨的恐懼(Money From Nothing)》第10章的解說)」的實施。

一旦這個「公共銀行」制度開始施行,由於所有消費及借貸,都是透過此一帳護,所以央行(例如FED)可以100%透過此一管道,進行貨幣市場的操控—只要提高利率,就可以讓過熱的經濟降溫;只要降低利率,就能夠刺激經濟景氣,比現在央行要靠「印鈔」及「從市場回收鈔票」方式「更為有效」。

總的來說,只要世界各國央行不回復到「金本位制」,透過「印鈔救經濟」老把戲不改,通膨的泡泡就只會越吹越大,絕對不可能憑空消失不見;且只要各國央行,不100%落實「央行數位貨幣(CDBC)」及「居民帳戶」的做法,黃金的「持有價值」將永遠閃亮亮。

【保單】

話說《史上最大投資機會》這本書的作者,最最不推薦的購買標的就是保單。但筆者認為,由於市場利率(預定利率)高,代表保單保費更為便宜,有利於想要投保的保戶。所以凡是「有保障需求」的人,隨時隨地仍值得投保。只是,標的並不限於儲蓄險(特別是利變型保單)。

儘管美元利變型保單的宣告利率,近期已經衝高到3.8%的水準。但是隨著FED升息到頂,並有可能反轉向下時,傳統固定利率儲蓄險,才是較值得買的標的!

這是因為在金管會對於各保險公司宣告利率「嚴加管制」,以及「當市場利率往下走,宣告利率會隨時調降」之下,想要透過保單獲取「比銀行定存利息還高一些」的保戶,根本別想從中佔到多少好處。

就算是宣告利率較台幣高的外幣(美元)保單,保戶不僅能拿到的實際收益不高,且因為要擔負一層匯率風險,也還得考慮自身「是否有外幣需求」這件事。

所以,筆者還是那句老話:沒有外幣需求,就別為了預定利率高於台幣保單,而去碰會有「匯兌風險」的外幣保單。且就算是為了節稅需求而投保,老實說在國稅局實質課稅原則下,能節到稅的空間也已大幅受限了。

至於過去幾年,銷售最旺的投資型保單(特別是強調高配息的類全委保單),在2022年高收債慘跌,造成保戶「配息嚴重吃到本金」的影響,再加上金管會的幾道禁止令(包括「淨值低於80%以下,不得「撥回(配息)」,以及投資池配置「非投資等級債基金(原稱高收益債基金)」限10%,加計「新興市場債基金」限20%;保戶自選基金平台者,上述兩類基金「全禁」,除非是追求長期資產累積,而非固定高配息的保戶(有關「號稱穩健高配息」保單的風險,請見此文),否則,保險業者都認為2023年的投資型保單市場「註定是被判死刑」。

【另類投資】

2022年可以說,是加密貨幣投資市場最為慘烈的一年,其中,比特幣價格從6.5萬美元,一度跌到只剩1.6萬美元,全球第2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更是驚傳破產,被稱為加密貨幣圈的雷曼事件。

非常看好非傳統投資工具(特別是比特幣)的《史上最大投資機會(Die groesste Chance all Zeiten)》一書作者Marc Freidrich,就曾預估比特幣在2022年底,達到6到10萬美元之間。

但是到2022年12月31日,比特幣的價格是1萬6510.5美元。只有在年初,因為投資人預期美國通膨數據降溫,且美國聯準會(Fed)將放緩升息步調,有助今年各種資產價格回升之下,比特幣才又順勢站上2萬美元的價位。

而隨著2023年到來,新的比特幣價格預測陸續出爐,根據CNBC媒體彙整的各項預估,最好及最壞的看法,差距可以說是十萬八千里—從渣打銀行預估比特幣最低可能跌至5000美元,一直到Draper Associates創辦人、比特幣大多頭Tim Draper的25萬美元都有。

正由於加密貨幣的價格波動大、風險極高,筆者還是那句老話:這種「另類投資」,「小玩怡情」可以,但不能把過多的資金,重押在這樣的標的上,更不能「借錢」來投資。

除了以上的各種金融投資標的外,筆者還想要跟讀者分享的是:儘管2023年在投資上,可能不會是大漲及豐收滿滿的一年,甚至,有些人可能因為市場景氣不佳,工作及收入都不好。

但在此時,理財大眾切記一定要「投資自己及人脈」!因為,唯有這兩者具備且充足之後,當景氣開始轉好時,才有更高的成長與獲利!筆者希望以此,與眾多讀者一起共勉!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升息循環美國聯準會通膨李雪雯金價黃金保單少子化日圓匯率

延伸閱讀

2023台股如何逢凶化吉?專家點亮投資明燈 財運一手掌握

2023台股如何逢凶化吉?專家點亮投資明燈 財運一手掌握

《「我是有錢人」迷思689》2023年怎麼投資(上):影響今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3大關鍵字

《「我是有錢人」迷思689》2023年怎麼投資(上):影響今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3大關鍵字

27歲男月開銷達40k嘆:沒存到錢! 網教1招「實用存錢法」

27歲男月開銷達40k嘆:沒存到錢! 網教1招「實用存錢法」

別買心酸!大通膨時代還偏好儲蓄型保單? 專家示警:二類優先投保才能創造千萬保障

別買心酸!大通膨時代還偏好儲蓄型保單? 專家示警:二類優先投保才能創造千萬保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退休金算盤/新制勞退自提 可節稅、分紅

2024-03-18

網路投保醫療險 CP值高

2024-03-18

線上買旅平險 件數大增

2024-03-18

專家教你保/中壯年心臟醫材保單 不可少

2024-03-18

保險小百科/主約搭配附約 留意各自效期

2024-03-18

退休金算盤/規劃三帳戶 打造「晚美」生活

2024-03-04

備妥旅平險、車險 安心出遊

2024-03-04

專家教你保/保險數位化 投保、理賠更easy

2024-03-04

旅遊不便險 旅程取消、更改符條件才賠

2024-03-04

保險小百科/職業分類變更 牽動傷害保險

2024-03-04

專家教你保/超高齡社會 建構保險防護網

2024-02-26

保險小百科/房東提告勝訴 租霸險才賠付

2024-02-26

宣告利率調升 有助利變保單買氣回溫

2024-02-26

新美元利變型保單 搶市

2024-02-26

《「我是有錢人」迷思733》保險不保險?!

2024-02-22

保險小百科/微電車強制險 留意投保規定

2024-02-19

退休金算盤/信託監察人 可找親友社福團體

2024-02-19

專家教你保/善用商業長照險 強化防護網

2024-02-19

寵物險…協尋、廣告、喪葬費 都有理賠

2024-02-19

寶貝寵物 首重手術住院保障

2024-02-19

《「我是有錢人」迷思732》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2024-02-15

年終獎金運用 掌握三點

2024-02-05

三大世代投保 各有眉角

2024-02-05

專家教你保/補齊四大險種 完善醫療保障

2024-02-05

保險小百科/保單年度計算 以生效日為準

2024-02-05

《「我是有錢人」迷思731》盡信數字,不如正確看待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2024-02-01

退休金算盤/配置平衡型基金 穩健增值

2024-01-29

保險金信託 守護財產安全

2024-01-29

友善高齡 簡化服務系統

2024-01-29

專家教你保/保意外傷害責任險 轉嫁風險

2024-01-29

保險小百科/保單批註事項 常見兩大類別

2024-01-29

《「我是有錢人」迷思730》保戶收到法院強制執行命令,可如何自救以保障權益?

2024-01-25

退休金算盤/複合債+多重資產 豐富第二人生

2024-01-22

三明治族保險 四點不漏

2024-01-22

樂齡自主權 牽動生存保險金

2024-01-22

專家教你保/投資型保單 新鮮人理財利器

2024-01-22

保險小百科/挑重大疾病險 留意理賠範圍

2024-01-22

《「我是有錢人」迷思729》2024年理財趨勢展望(下):想要投資獲利,就要以中國大陸為標準以「趨吉避凶」!

2024-01-18

保險小百科/房東保凶宅險轉嫁跌價風險

2024-01-15

外溢保單創新 守護民眾健康

2024-01-15

外溢保單市場持續成長 健走型商品買氣火熱

2024-01-15

專家教你保/企業投保兩重點 拚永續經營

2024-01-15

熱門文章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