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操盤手/金融科技 價值型商品勝出
11月中旬,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宣布破產,再度引發市場對於虛擬貨幣等新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關注,台灣唯一一檔FinTech基金「第一金全球AI 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FinTech新金融科技在全球的覆蓋率全面擴散成長,長期投資價值不受幣圈風暴事件影響。
常李奕翰看好指數資訊提供者、全球大型證券交易所、或是金融轉型組織等新金融科技公司,營收獲利持續成長、具備正向現金流,更有機會抵禦市場負面訊息衝擊。
儘管2021年底至今,價值型股的股價表現優於成長型股;不過,從11月初美國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出現衰退以來,科技成長股出現破底翻升跡象,近期整體科技業也開始調整體質,包括庫存去化、裁員控制成本等。
此外,聯準會公布11月會議紀要,聯準會官員多數認為,未來聯準會宜放緩升息幅度,以降低金融體系不穩定的風險,有利支撐整體科技股價表現。
常李奕翰表示,近期全球對金融科技的投資金額雖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並非產業成長停滯,而是全球因素影響金融科技投資力道,包括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市場擾動、供應鏈中斷、高通膨以及利率上升等;隨著全球升息近尾聲,個股評價回到合理區間,市場中長期投資者將開始尋找投資機會。
FinTech金融科技在金融圈很早就是創新發展方向,特別在過去幾年疫情中,無接觸金融、區塊鏈、加密貨幣、元宇宙等發展,都讓新金融科技的發展蓬勃崛起,這些新興應用仍有利產業發展前景,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區塊鏈概念ETF等,已看到不少金融業者投入,像是ARK方舟資產管理、iShares等都已發行相關基金,也反映長期投資價值與成長動能受到高度關注。
在金融市場動盪較大之際,新金融科技產業也難以避免面臨市場修正影響,篩選投資標的宜挑選具備獲利成長性、正向現金流等特性的權值型標的,以抵禦市場波動的負面衝擊。
此外,從金融科技各次產業未來趨勢分析,現階段具備營收獲利動能的標的,較看好如:資訊提供的指數公司、全球重要證券交易所。
此外,金融組織機構如Visa、Master等近幾年更積極發展新金融科技轉型,如資訊安全、數位支付、區塊鏈、數據分析、綠色金融等運用領域。
常李奕翰指出,這次的幣圈風暴,將使得金融科技投資更留意具備實質營收、成長價值的標的,相對看好像是B2B企業效率、網路安全自動化等產業,展望後市將逢低布局基本面優質成長股,如高beta,低本益比相關標的,更有利於掌握後市反彈成長動能。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新興股債 百達看多
2023-02-08精品類股 金光閃閃
2023-02-08多重資產 分散配置
2023-02-08碳金商機熱 伺機布局
2023-02-08科技基金 績效威風
2023-02-08彭博:轉型金屬市場錢景亮
2023-02-08AI基金長線有潛利
2023-02-07綠能商品 多元布局
2023-02-07外資買亞股 最愛台灣
2023-02-07藍燈投資法 提高勝率
2023-02-07全球市場觀測站/亞債強彈 展望轉佳
2023-02-06美升息近尾聲 股債有甜頭
2023-02-04積極型投資 股七債三配置
2023-02-04低碳題材熱 投資新趨勢
2023-02-02張錫:上半年股債平衡配置
2023-02-0116檔基金 漲贏大盤
2023-02-01股債多元混搭 攻守兼備
2023-01-31富達投資教戰/新興亞股、投資等級債 有看頭
2023-01-31電動車供應鏈 催油門
2023-01-3012檔必買基金 揚眉「兔」氣
2023-01-28境內主動式基金 火熱
2023-01-18年終招財樹 三招養大
2023-01-17錢進金兔年 優選美股
2023-01-17產業型商品 納入配置
2023-01-17金兔年基金祕笈/台股ETF逢低找買點
2023-01-17金兔年基金祕笈/科技股有望再展雄風
2023-01-17迎金兔年五大投信教戰/股7債3 壓歲錢增值
2023-01-17迎金兔年五大投信教戰/高息、市值型商品 有潛利
2023-01-17再生晶圓、伺服器鏈 聚光
2023-01-17外資加碼亞股 最愛台灣
2023-01-16基建、公用事業基金 抗震
2023-01-16亞洲資產管理 商機大
2023-01-16全球市場觀測站/美科技股 不宜追高
2023-01-16固定收益商品 有看頭
2023-01-12全球積極組合商品 抗震
2023-01-12兔年理財 Q2布局股票
2023-01-12新興股債 留意投資機會
2023-01-10雙電題材熱炒 商機大
2023-01-10公用事業類股 動能強
2023-01-10投信:今年債優於股
2023-01-10多元布局 掌握輪動行情
2023-01-10台韓股市 外資搶補
2023-01-10
熱門文章
高股息ETF 錢景閃亮
2023-01-30債券ETF上演除息秀
2023-02-07美國投資級債 有利可圖
2023-02-02台股半導體ETF 績效靚
2023-02-01生醫產業 長線有看頭
2023-02-02金融次順位債 殖利率吸睛
2023-01-31高息ETF 聚光
2023-02-08藍燈投資法 提高勝率
2023-02-07台美股市 專家喊布局
2023-02-02美升息近尾聲 股債有甜頭
2023-02-04國泰成熟市場投等債 穩穩賺
2023-02-06國泰成熟市場投等債 靚
2023-02-08新興債市 買點浮現
2023-02-07低碳題材熱 投資新趨勢
2023-02-02碳金商機熱 伺機布局
2023-02-08陸股搶賺轉型趨勢財
2023-02-08台股基金 表現亮眼
2023-02-08新興美元投等債 有甜頭
2023-02-06六檔股票型基金商品 近月漲逾一成
2023-02-02陸股 迎「春躁」行情
2023-02-06綠能商品 多元布局
2023-02-07雙電基金 將領風騷
2023-02-02台股基金 吸睛
2023-02-06富達投資教戰/新興亞股、投資等級債 有看頭
2023-01-31電動車基金 法人按讚
2023-02-08新興債基金 熱錢回來了
2023-02-08AI基金長線有潛利
2023-02-07精品類股 金光閃閃
2023-02-08ESG投資級債 資金追逐
2023-02-08科技基金 績效威風
2023-02-08股票型ETF 資金卡位
2023-02-07固定收益ETF 熱錢湧入
2023-02-07台股基金 掌握趨勢財
2023-02-02星國REITs 收益誘人
2023-02-07錢進東協 鎖定三題材
2023-02-08全球股票型商品 績效靚
2023-02-02股票型ETF商品 錢潮簇擁
2023-01-30外資買亞股 最愛台灣
2023-02-07積極型投資 股七債三配置
2023-02-04美國REITs穩健 可撿便宜
2023-02-01新興、抗通膨債 法人按讚
2023-02-02亞股三族群 Q1向錢衝
2023-02-0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