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3季基金投資趨勢/股八債二 重押美國資產

2022-09-15 22:44:19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即將進入2022年第4季,俄烏戰爭及新冠疫情仍未結束,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美國聯準會(Fed)及其他主要央行都已表明鷹派立場,全球股市及債市動盪加大。展望第4季,投資人除了要面臨通膨及升息等不確定因素之外,還要注意哪些風險?可以低接風險資產嗎?又該如何建立及調整投資組合?本報特別邀請主要基金公司提供2022年第4季投資建議,大致以五檔基金進行資產配置,希望能協助穩健型投資人持盈保泰。

瀚亞投信指出,第4季投資心態應從保守轉為「審慎樂觀、適度積極」,應適度增加風險資產配置,預備接軌2023年投資策略。股債比重建議八比二,股票挑選台股、印度、美國為主的境內外基金,產業以替代能源基金為優,掌握成長契機,債券則看好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以降低風險。

通貨膨脹警報有望解除,俄烏戰爭近期也有新進展,疫情風險更是大幅下滑。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表示,從通膨、衰退、風險與機會等四大面向來觀察,全球負面因素第4季逐漸淡化。通膨可望回落,雖然仍會高於2%以上一段時間,但不至於進入經濟衰退,目前戰爭、疫情、庫存過多等風險大多已經反映。

瀚亞投信建議,美股基金可占35%比重。以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來說,是國內極少數境內發行的美國科技型基金,今年成立滿20年,同時具備新台幣、美元計價幣別及手續費後收級別。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下半年投組順勢調整,策略布局於美國晶片法案的潛在受惠廠商,配置於半導體、物聯網、車用電子等科技發展趨勢標的,因此下半年表現逆轉市場。目前基金以美國占近八成最多,再來是荷蘭占12.6%,其他還有日本、加拿大等。

投資人也可以考慮M&G北美股息基金,這檔基金聚焦在股息高成長率,而非單純的高配息股票。M&G投資認為,當美國停止升息後,股利成長公司表現會更好,是長線布局美股的配置優選。

印度基金也可配置15%。瀚亞印度基金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投信發行的第一檔印度基金,頗受歡迎,目前規模逾94億元,為境內印度基金最大。就產業分布來說,基金以金融股占33%最多。

印度股市第2季至第3季逆風創高,今年來仍有正報酬,相關基金表績效突出。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認為,印度今、明兩年獲利年增率仍有雙位數成長,內需消費暢旺、經濟復甦,參與印度應透過基金選股而非透過指數選市。

台股基金也可以占15%,以瀚亞外銷基金來說,核心持股以成長股及權值股為主,看好受惠於新台幣匯兌收益的外銷族群。基金成立於1995年,以半導體股占28.5%最多,再來是電子零組件股的22.9%。

產業型基金則推薦瑞萬通博能源革命基金,同樣可占15%。這檔基金的投資策略涵蓋替代能源設備、能源生產商、電池及原物料、氫能源及智能電網等供應鏈大型龍頭企業,搭上近年再生能源及各國政策出台、補貼等,是參與綠能減碳的優選。

至於債券防禦的基底部位,則推薦瀚亞美國優質債券基金,投資組合鎖定美國大型優質企業為主,加碼金融債,受惠於美國升息循環下的金融銀行債券表現,也是國內目前少數的美國純投資級債券基金,持債評等在BBB-級及以上,累積、配息及幣別選擇也相當多元。

再生能源債券美國升息

延伸閱讀

上合峰會莫習會是否有譜 印度不鬆口

上合峰會莫習會是否有譜 印度不鬆口

欲突破美國制裁 伊朗簽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備忘錄

欲突破美國制裁 伊朗簽加入上海合作組織備忘錄

美國鐵路工人罷工 時間拉長恐讓塞港問題再現

美國鐵路工人罷工 時間拉長恐讓塞港問題再現

「台灣政策法」送出 前外交官:審慎樂觀

「台灣政策法」送出 前外交官:審慎樂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富達:錢進全球優質股債

2023-11-29

半導體看多 五檔打敗大盤

2023-11-28

高股息商品 下檔有撐

2023-11-27

凱基:明年有慢牛行情

2023-11-27

年輕人投資 各類ETF可混搭運用

2023-11-25

年輕人投資 掌握複利才會贏

2023-11-25

氣候變遷題材 投資標配

2023-11-23

印度、科技基金 領風騷

2023-11-23

半導體基金 市場寵兒

2023-11-23

美股債平衡投資 有戲

2023-11-21

錢進股債 找淘金密碼

2023-11-21

外資買亞股 最愛台灣

2023-11-20

AI邊緣運算 商機爆發

2023-11-20

AI基金 進場時機到

2023-11-20

電動車族群 馬力足

2023-11-20

全球市場觀測站/日股基本面轉型 吸金

2023-11-20

全球科技基金迎春風

2023-11-16

三大趨勢基金 人氣火

2023-11-15

經理人看股市 轉向樂觀

2023-11-15

基金操盤手/多重資產基金 穩中求勝

2023-11-15

品質→現金流→估值 三步驟找產業贏家

2023-11-14

ESG題材火 長線帶財

2023-11-14

永續多元基金 創雙贏

2023-11-14

四大題材基金 法人喊布局

2023-11-11

生成式AI 催動商機

2023-11-10

中小型基金 爆發力強

2023-11-09

三大資產前景 投信按讚

2023-11-09

電動車族群 錢景閃亮

2023-11-07

長天期ESG商品 當紅

2023-11-07

科技多重資產基金 搶鏡

2023-11-07

科技股 兩利多助攻

2023-11-06

全球市場觀測站/歐洲價值股 納入配置

2023-11-06

紀律理財 應對市場動盪

2023-11-04

升息尾聲 法人喊投資三策略

2023-11-04

海外股票型十強 陸股包辦

2023-11-02

高盛:明年看好印度、日本

2023-11-02

基金定期定額 贏家出列

2023-11-01

基金操盤手/錢進東協 優選印尼、泰國

2023-10-31

氣候變遷題材 長線有戲

2023-10-31

科技多重資產基金 搭順風車

2023-10-31

高股息商品 逢低買

2023-10-30

跨國組合平衡型 穩健

2023-10-30

熱門文章

千億級債券ETF 再添一檔

2023-11-27

年輕人投資 掌握複利才會贏

2023-11-25

投資級債 布局時機到

2023-11-27

五檔商品成分股 洗牌

2023-11-28

兩類台股ETF 人氣火

2023-11-28

台股科技基金 績效猛

2023-11-27

美科技基金 錢景閃亮

2023-11-27

年輕人投資 各類ETF可混搭運用

2023-11-25

非投等債 後市帶勁

2023-11-27

美科技基金 績效威風

2023-11-28

美債誘人 資金卡位

2023-11-28

短天期美債 跟著股神買

2023-11-23

美股票型ETF 資金卡位

2023-11-27

境外基金樂 股債同漲

2023-11-29

ETF十強 槓桿型占八檔

2023-11-29

氣候變遷題材 投資標配

2023-11-23

印度、科技基金 領風騷

2023-11-23

科技型ETF 漲勢凌厲

2023-11-28

專家:債券ETF買點浮現

2023-11-29

台股中小基金 後勁足

2023-11-23

台股中小基金 還有戲

2023-11-29

台股強吸金 外資追捧

2023-11-27

潔淨能源帶財 可長抱

2023-11-27

台股主動式基金 今年風光

2023-11-27

越股三優勢 後勁十足

2023-11-28

投等債 三利多加持

2023-11-28

REITs醞釀反彈行情

2023-11-28

台股中小ETF 爆發力強

2023-11-27

印度股活力旺 伺機介入

2023-11-29

台股ETF受益人數 終結連16紅

2023-11-27

半導體看多 五檔打敗大盤

2023-11-28

台股中小型 衝勁十足

2023-11-22

富達:錢進全球優質股債

2023-11-29

凱基:明年有慢牛行情

2023-11-27

低碳ETF買氣衝高

2023-11-28

高股息商品 下檔有撐

2023-11-27

科技REITs 躍投資新寵

2023-11-29

全球市場觀測站/新興美元主權債 吸睛

2023-11-27

台股高息ETF贏家 大賺五成

2023-11-18

可轉債基金 逢低進場

2023-11-02

日股好牛 四大題材助攻

2023-11-29

錢進平衡基金 掌握收益

2023-11-22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