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保健股 投資價值浮現
近期市場對經濟衰退擔憂加深,根據歷史經驗,生技類股於1990、2000、2008與2020年經濟開始衰退期間,生技股價指數表現皆贏過大盤,目前又是歷史低點位置,投信法人建議長期或定期定額投資生技醫療基金,迎接市場反彈。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據高盛證券資料,生技股與大型醫療保健股來到2002年來最弱勢時刻,已達到歷史低點,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富蘭克林華美生技基金經理人劉翠玲表示,就生技醫療產業而言,通常八成生技股跌破年線後,是最佳進場買點;另外,受Covid-19疫情干擾,生技產業在2020年至2022上半年平均併購金額明顯低於過往七年平均金額,隨疫情退燒,遞延併購案已陸續出現,預料將推升全年度企業併購案總金額。
再者,市場利多不只有投資價值浮現與大型企業合併等因素,劉翠玲分析,回顧過去五次通膨經驗,當通膨CPI指數來到高點後,投資大型生技類股半年後,股價平均漲幅達42%,投資一年之後平均漲幅50%,相比其他醫療次產業、生技類表現更加強勁;而當經濟衰退發生時,生技製藥類股表現也優於其他醫療領域的次產業。
展望產業發展趨勢,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通常經濟轉差時,會排擠消費支出,但醫療支出無論景氣好壞都屬於必要支出,深具防禦性,在大幅震盪市場中,最適合納入資產配置,降低波動度。
展望產業發展趨勢,黃俊晏認為,生技醫療產業不僅具防禦性,更具成長性。全球正值空前醫學創新時期,主要歸功於21世紀初人類基因體成功解碼,帶動新治療的爆炸性成長。另一方面,老齡化也將持續推動醫療產業革命性商機,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超過六分之一人口達60歲以上,預計80歲以上的人口增加三倍。
黃俊晏進一步就生技的子產業分析,基因定序成本下降,診斷商機湧現,2020年全球檢測市場規模約1.3兆美元,預估2030年會提升至3.5兆美元,規模翻倍;而在「電子病歷」、「電子健康紀錄」、「心電圖偵測數據」、「醫療資訊系統」整合日益盛行下,也為數據醫療帶來龐大商機,據預計到2027年「全球健康大數據市場」價值達780.3億美元。
相關新聞
生技醫療 長線有潛利
2023-03-22醫療保健類股 五優勢吸睛
2023-03-06生技醫療 抗震優選
2023-03-02生醫基金 錢景可期
2023-02-22碳金商品 搶搭ESG列車
2023-02-22生醫基金 資金簇擁
2023-02-20醫療族群 掀補漲行情
2023-02-15AI題材夯 人氣紅不讓
2023-02-08生醫產業 長線有看頭
2023-02-02醫療型商品 利多護體
2023-01-16生醫族群 潛「利」十足
2023-01-10生醫商品 防禦優選
2023-01-03生醫基金 投資聚焦
2022-12-28全球生醫基金 有看頭
2022-12-26生醫產業 中長線有看頭
2022-12-22生技基金 題材一波波
2022-12-20美醫療產業 錢景可期
2022-12-19生醫基金十強 漲逾10%
2022-12-16生醫題材熱 布局優選
2022-12-14百達:生醫股長線看多
2022-12-13資源基金 績效搶眼
2022-12-13生醫基金 長線有戲
2022-12-08生技基金 利多一波波
2022-12-01原物料、生技族群 錢景可期
2022-11-30生醫基金 錢景亮
2022-11-29生技醫療基金 展身手
2022-11-24生醫產業 投資價值浮現
2022-11-22農業、水資源 商機 發燙
2022-11-21醫療生技類股 追漲抗跌
2022-11-17生醫基金題材豐 長線俏
2022-11-14生醫基金 題材一波波
2022-11-10醫療保健商品 錢景亮
2022-11-07生醫商品 Q4題材增溫
2022-11-02生醫類股 補漲可期
2022-10-31生技基金題材 一波波
2022-10-27生醫三利多 定期定額買
2022-10-25生技醫療 擁三大題材
2022-10-20生醫基金 資金避風港
2022-10-19先進醫療 題材火熱
2022-10-17生醫基金 績效亮眼
2022-10-17生醫商品 長線不看淡
2022-10-12醫療保健題材 錢景亮
2022-10-09
熱門文章
15檔ETF 上演一日填息
2023-03-22市值成長型ETF 擇機進場
2023-03-16債券投資 別過度恐慌
2023-03-22台股高息ETF 人氣旺
2023-03-21公債、投資等級債 資金流入
2023-03-21半導體ETF 長線有看頭
2023-03-23基金操盤手/全球品牌概念 錢景亮
2023-03-13債券型ETF 規模創新高
2023-03-212023第2季基金投資趨勢/元大:龍頭企業股債 布局首選
2023-03-20半導體ETF 逢回布局
2023-03-202023第2季基金投資趨勢/安聯:美多重資產 配置主力
2023-03-20股票型ETF 買氣給力
2023-03-20特別股震盪 伺機撿便宜
2023-03-20美REITs 迎補漲行情
2023-03-202023第2季基金投資趨勢/第一金:穩健型資產 押五成資金
2023-03-23台股基金 後市不淡
2023-03-20後升息時代配置 法人教戰
2023-03-24美股ETF 投資人青睞
2023-03-14美高品質債 避險優選
2023-03-23生技醫療 長線有潛利
2023-03-22ETF 2.0時代 三關鍵領航
2023-03-16生成式AI 投資新顯學
2023-03-222023第2季基金投資趨勢/統一:台股基金 可配置四成
2023-03-22科技龍頭股 攻守兼備
2023-03-20固定收益商品 錢潮湧
2023-03-202023第2季基金投資趨勢/債七股三配置 迎戰市場亂流
2023-03-14基金操盤手/REITs+科技股 提高勝率
2023-03-22ESG減碳基金 賺趨勢財
2023-03-20法人:印度股評價趨合理
2023-03-21陸股四族群 擁政策紅利
2023-03-20投等債ETF 績效亮眼
2023-03-23台股ETF 逢回分批布局
2023-03-24陸股四題材 專家看好
2023-03-22法人:信用債仍有甜頭
2023-03-23全球市場觀測站/亞洲債券 長線吸金
2023-03-20科技成長股 抗震利器
2023-03-23科技股債 投資價值浮現
2023-03-21美成長股 長線有看頭
2023-03-21野村:Q2股債多元配置
2023-03-20毛小孩基金 市場新寵
2023-03-21台股上周大失血
2023-03-13外資提款 亞股失血
2023-03-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