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錢人」迷思732》如何避免上當受騙?
根據刑事局統計,2023年一整年民眾「被詐騙」金額累積高達88.78億元,創史上新高;內政部統計發現,詐騙案件發生數前3名,依序為「假投資」、「假網路拍賣」及「解除分期付款」,其中,「假投資」已連續三年蟬聯詐欺財產損害金額第一名。
所以,金管會特別提醒民眾在過年期間,要小心不肖業者假冒名人名義成立line投資群組招徠民眾加入之後行騙,尤其要注意「兩不」:一是金融機構不會要民眾把投資款匯入「個人帳戶」,二是金融機構不會要民眾「面交」投資款項,只要碰到這二種要求,就是碰到詐團。
之前,曾有媒體解構了金融投資騙局是:「某個人或某個體來製造騙局,還需要一種或多種機制來促成騙局,最後要有一個接收者或受害者買單。如果缺少任何要件,那麼詐騙就不會發生。換句話說,詐騙需要三個關鍵要件才能成功:一個騙子,一個受害者,以及將兩者串聯起來的第三方」。
但在以上騙局的三方之中,不論是「騙子」或「串聯起來的第三方」,都不是一般個人所能夠確實掌控的。而唯有一般民眾做好徹底的「武裝」,也就是「降低被詐騙的機會」,恐怕才是最終解決之道。
先以筆者過年期間,所看的《為什麼我們會被騙(Nobody’s Fool:Why We Get Taken In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一書為例,作者Daniel Simons及Christopher Chabris就歸納,及整理了馬多夫龐氏騙局的幾個詐騙手法如下:
首先,馬多夫說話起來極其自信。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陳述的態度越是自信,人們就越有可能相信陳述。分析人容易上當受騙的原因,並不是將信任,是為單獨的一種認知類型,而是是為一種信念(該書第18、100頁)。
其次,穩定上漲的一致性,是馬多夫騙局的獨特「價值主張」。所以,他能騙到那些知道避開保證超高報酬率陷阱,卻仍然相信能獲得長期穩定正報酬率的人。
例如在騙局運作的那幾年,整體市場的年報酬率最高是37%,最低為負25%,而馬多夫給的報酬率,卻是每年7%~14%,且報酬率與馬多夫類似的那些基金(包括Fidelity、Janus、American及Vanguard等16檔經營已久的基金),平均波動率是馬多夫的6倍之多,但沒有一支的波動率,低於馬多夫的基金(該書第153~157頁及162~163頁)。
再者,馬多夫會善用名人的加持,以及「精密的加工」。例如他會高薪聘請具有高中學歷的員工,為他的詐騙避險基金偽造帳戶對帳單、交易記錄,以及交易確認記錄,並且偽造得非常精細,所有價格都符合每日股價,也與表格最下加總之後的虛構帳戶餘額相符。因為很多被馬多夫詐騙的受害者,每個月只是大致看對帳單,看見上面很精確的數字,就以為沒問題(該書第212頁)。
詐騙沒人喜歡,但根據筆者的觀察,有時候民眾的虧損或上當受騙,主要還是跟專業機構(金融機構或醫院)的「誘因設計」有關。像是在《誘因設計(Mixed Signals:How Incentives Really Work)》這本書中,作者Uri Gneezy在第8章裡,就提到富國銀行(Wells Fargo)在2016年9月時,曾爆發一件牽涉廣泛的詐欺醜聞而名譽掃地。作者分析,這些詐欺行為,正是因為提升業績的誘因設計不良的結果。
因為在1997年,當時的執行長Richard Kovacevich發起一項計畫,目標是讓每一位客戶,平均與銀行往來的產品數達到8種。但是,由於這樣的業績目標,常常高到不可能實現,遂造成銀行員工為了保住工作而造假。從2009年到2016年,富國銀行全國數千位的員工,在客戶不知情的狀況下,為其申辦信用卡、開立未經授權的帳護、核保不需要的保險商品。在弊案曝光之後,假帳戶數已累計達350萬個,且有5300位員工因為詐欺行為,而遭到解僱。
Uri Gneezy分析,富國銀行員工造假的源頭,就是來自於「管理階層鼓勵,甚至保護詐欺行為」。因為,當企業以「數量」為獎勵的依據來設計誘因時,必須建構「品質檢核」的機制才行。然而,該公司給員工的誘因,以及違規舉報的反制,傳達出完全不同的訊息。
另外,Uri Gneezy也在該書的第16章裡,也特別提到「專業操守與經濟利益衝突」的問題。在這一章裡,作者特別舉醫師及財務顧問兩大專業領域的利益衝突問題。
Uri Gneezy表示,雖然有些顧問,會忽視自己的誘因,對客戶提出公正的建議,但是有許多顧問,是會為了一己之利,而提供偏私的建議,並因此犧牲了客戶的最佳利益。
但Uri Gneezy認為,與醫師一樣,財務顧問的薪酬結構,是以上問題之所以發生的最重要因素。一般來說,財務顧問的薪資結構有兩種,一種是「純顧問費制(fee-only)」,另一種則是「佣金制(fee-based)」。前者是按客戶總資產規模的一定比例收取;後者則是根據財務顧問推薦成功的商品「賺取佣金」。
Uri Gneezy特別強調,為了減輕金錢利益,與自我專業形象間的衝突,財務顧問可能會自欺,說服自己相信他們的建議「完全符合道德」。至於醫師,也可能會說服自己,動一些不必要的手術,並不只是為了獲利,對病人來說也是最佳療法。
Uri Gneezy認為以上成功自欺的秘訣就是:在推薦中,保留模糊或主觀的空間。就以脊椎手術為例,開刀雖然不是解決背痛的最佳方法,但也沒有「反證」能顯示,這是不必要的手術,醫師就會利用這種模糊性來說服自己,他們「實現最大自身利益」的建議,對客戶也是最佳的方案,並「藉此挽回原本會毀壞的自我形象」。
回到國內的投資理財及醫療領域,其實也不脫以上被詐騙的情形。特別是國內的金融業及醫療產業,現階段只有採取「佣金制」的收費結構。這也難怪一般大眾,三不五時就會因為財務顧問的偏私行為(為了賺取佣金),而投資了錯誤的商品,甚至因此而遭受極大的虧損,或是被施以不必要,但是金額非常昂貴的自費治療。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也許會覺得「心灰意冷」,單純以「資訊嚴重不對稱的己方」,想要在現今「佣金制」的世界當中「存活」,就一定是「完全無招」了嗎?恐怕也未必。
因為在書中,作者Uri Gneezy就提出其解決方法就是「尋求第二意見」,值得民眾多多參考。特別是在台灣常見的「一窩蜂銷售」熱潮中,民眾可能還需要尋求「第三、第四或第五意見」才行。且更重要的是,筆者也認為可以參考《為什麼我們會被騙》一書兩位作者—Daniel Simons及Christopher Chabris的建議如下:
首先,儘量養成讓自己避免受騙的好習慣。例如「騙子沒有說的,比說的更為重要」、「小心假設」、「多問一些騙子沒有說的問題(筆者認為,民眾面對理專的投資推薦,最該問的就是『投資有哪些風險』)」…等習慣。
其次,特別注意騙子最有可能營造出的「陷阱」。像是「數據資料太過一致,並且完美到不真實(筆者想到的最明顯例子就是:低風險、高保障的投資標的,或是既賺價差,又能固定領息的非定存金融商品)」、「在同一比較基礎下進行比較(在投資界,最常見拿不同類型的標的進行比較)、「名人效應(例如透過某些名人幫忙背書)…等。
最後,筆者想引用Daniel Simons及Christopher Chabris兩位作者的結論—「無論是哪個領域,都不可能知道詐騙的真正比例,因為我們永遠無從得知最高明的詐騙。我們並沒有寫出一本防範所有類型詐騙的教戰手冊,因為這樣的一本書,本身就是詐騙。我們難免會有被騙的時候,但長期布局的騙局,以及規模極大的騙局都很罕見。我們遇見的大多數都是誠實正直的人。即使真的受騙,損失往往也很輕微」。
筆者認為,值得讀者記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做個不上當的人,並不代表必須避開所有的詐騙,只是要知道詐騙何時可能發生,避開會讓你損失慘重的騙局」。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