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族群 可攻可守
下半年美國利率政策在升息與不升息之間搖擺,資金開始轉往具防禦特性的生技醫療產業,根據BofA最新資料統計,截至6月5日止,最新一周各產業資金流入情形以醫療保健族群52.2億美元最多。法人表示,今年來S&P500指數漲幅主要集中在大型科技股,漲勢不均衡容易面臨調整風險,投資人可留意兼具抗跌與成長性的醫療生技產業。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在疫情催化下,今年生技醫療產業陸續有新藥利多點火、企業併購加持,產業創新成長動能帶動法人資金明顯回補,接下來預計全球矚目的阿茲海默症新藥百健(BIIB)開發的Lecanemab將於7月6日前取得正式藥證,隨後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補助服務中心(CMS)納入保險的可能性大增,有望激勵相關醫藥族群股價表現。
游信凱指出,第3季可以持續關注在醫藥及醫材兩大族群表現,具重量級減肥藥、阿茲海默症、癌症等醫藥公司股價或旗下在研產品處於臨床三期階段的新藥公司,都有機會迎來一波表現;而醫院手術量能復甦,也可望帶動醫療器材族群股表現。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看好醫療器材在科技發展之下,未來包括遠距醫療、機器人手術、精準影像治療等,將成為新一波重點投資主軸,且隨著疫情影響消退,非緊急需要的外科手術等待件數優於預期的比重增加,有利於醫療器材產業景氣回溫。
江宜虔提醒投資人,下半年需留意主要藥品專利權過期問題,2020年營收最大的前15項藥品的專利權,將於2022年至2028年陸續到期,預期將影響大型製藥廠營收成長表現,屆時須留意大型製藥廠是否透過併購方式提升競爭優勢。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指出,生技醫療產業在不同時間點會有不同次產業輪動表現,整體而言,醫療保健產業長線往上成長趨勢不變,在整體表現上會更加穩健,其中醫療設備耗材次產業未來一兩年又會較其他產業表現更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