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族群有料 逢低布局

經濟日報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生技領域投資熱度不減,對潛在明星產品開發的研發支出金額持續擴大,法人指出,醫療生技產業基本面佳,價值面與題材面加持下,中長期表現並不看淡,建議投資人此時可視自身風險承受度逢低適量布局生技基金,提升潛在獲利空間。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全球產業指數中的四大生技醫療指數都維持正報酬,絲毫不受通膨疑慮與美國升息加劇影響,包括醫療保險、醫檢設備及醫材等各次族群股價也全數反彈走升,理由是資金湧向防禦性資產,加上醫療保健股評價相對便宜,因而使得醫療股成為近期亮點。

從歷史經驗統計,大型價值股仍是升息周期下較佳選擇,另從評價面分析,醫療保健與製藥股本益比低於S&P 500指數,在防禦型股票當中是唯二估值相對便宜的族群。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認為,進入第2季後,不乏重要臨床試驗結果及產品最新進展發布,有望激勵股價正向表現,預估今年癌症相關類股也不例外,持續看好切入癌症創新療法的新藥公司股價表現。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各大醫療生技次產業,醫療器材產業在疫情後復甦進度持續,預期今年手術量將回復至疫情前水準。另外,醫療器材需求在中國大陸呈現快速成長,預期解封後,各醫療器材類別能顯著成長。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全球醫療指數本益比回升至18.4倍,但與2022年初20倍相比仍不算貴,醫療產業本益比今年來下滑,對比大盤收縮約10%,創造逢低布局空間,考量財報表現正面,在股價與基本面短暫背離後,可望迎來落後補漲買盤青睞。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在總經環境與市場氛圍錯綜,企業營運加劇,生技創新技術投入於未被滿足醫療需求開發,對罕見疾病治療成功的稀缺價值,將令該族群需求不輟,企業若擁有臨床試驗解盲、藥證取得、新產品上市營收快速增長等題材,也可為長期發展提供支撐,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趁目前整理之際,逢回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長期投資。

生技醫療 美國升息 癌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