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族群 拉回就買
科技股高漲後,價格來到相對不便宜的位置,投資人是否還可入手?投信法人認為,因AI仍位於發展階段,且具有長期題材,不建議空手科技股。持有者可將部分配置進行調節動作,並再定期定額買入;而空手者可等拉回整理時進場買入,或直接採取定期定額方式入手,降低單一時點風險。
瀚亞美國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元平表示,AI對於軟體及硬體產業的貢獻目前仍在剛開始的階段,受到獲利衰退的影響,本益比都不便宜,建議投資人可用2024年以後的獲利來評估本益比,並慎選實質受惠而非僅是題材概念的公司。
生成式人工智慧將對科技軟硬體帶來巨大商機。據美銀美林報告指出,近70%的數據中心投資主要支出在科技類的基礎設施(伺服器、網路、存儲等),2022年科技類基礎設施相關支出估計超過1,000億美元,但2023年因消化庫存所致,相關支出預估將呈現放緩或持平。不過,因主要雲端業者勢將加速硬體投資,若全球主要雲端服務商資本支出以以10%-15%的複合年增長率成長,預估到2027年科技基礎設施支出可能達2,500億美元,若是投資增速進一步增加到歷史平均的年增長率25%以上,2027年相關支出可能會高達3,000億至3,500億美元。
林元平指出,隨著人工智慧革命浪潮來襲,雲端業者的資本支出也相會有大幅度的成長,對雲端供應鏈也將會有許多正面影響。整體市場動能及AI結構性的成長趨勢,超大型科技股仍有正面的前景展望,建議投資人在股市整理階段時,可增持美國科技股。
富邦AI智能新趨勢多重資產型基金經理人高晧欣表示,富邦AI智能新趨勢多重資產型基金具備多重區域、多重主題、多重資產特色。蒐羅全球新創經濟、投資全球AI新經濟,更瞄準未來主流新創AI產業,搭上新能源車、AI醫療等順風車。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相關新聞
美股基金 強勁吸金
2024-03-18印度股市 蓄勢爆發
2024-03-18特別股高殖利率 誘人
2024-03-14半導體商品 績效拉風
2024-03-14越南基金 定期定額買
2024-03-11境外基金 績效亮眼
2024-02-29海外股票商品 五檔拉風
2024-02-29亞股擁利多 伺機進場
2024-02-29美國大型成長股 聚焦六領域
2024-02-29日股基金規模 本月挑戰千億元大關
2024-02-22印度股前景 經理人按讚
2024-02-22半導體淘金 再添新兵
2024-02-22金融股給利 存股優選
2024-02-22資安趨勢主題 有看頭
2024-02-22加碼美股 時機來臨
2024-02-22美科技股 經理人按讚
2024-02-18海外基金淨值 印度耀眼
2024-02-05三類女性 挑速配保單
2019-03-05房貸利息列扣 須戶籍登記
2019-02-25癌症險漲價?誤會一場
2019-01-01貿易戰升溫 人民幣變數仍多
2018-09-02高雄 鼓山區躍換屋優選
2018-08-05國銀手續費 賺飽飽
2018-07-23美元定存 銀行利率加碼
2018-07-23宗教信用卡 有刷有保庇
2018-06-14近22周來單周最大!美股蟬聯全球吸金王
2016-04-11陸俄持續大吸金
2016-04-09鑽價跌不停 比10年前低
2016-04-09澳幣養老保單 滿足雙重需求
2016-04-094月艷陽天 日股暖暖
2016-04-08原油度小月 4月17日聚焦凍產會議
2016-04-08守成為主 亞洲布局可聚焦高息股
2016-04-08降息拱 印度基金笑意濃
2016-04-07政策利多 日股看夯
2016-02-16歐企今明年EPS估增8、12%
2016-02-16估EPS雙位數成長 印度、東協基金閃亮
2016-02-16印尼受青睞 今年來逆勢吸金
2016-02-15日股基金上周大失血
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