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基金 長線有潛利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2023年全球電力市場報告」指出,未來三年電力需求將加速成長,且98%的新增需求會由再生能源供應。投信法人表示,再生能源「看天吃飯」特性,是穩定電力供應的一大挑戰,促使各國加速興建儲能系統,為相關產業及基礎建設需求帶來可觀商機,可列入長線布局標的。
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加上歷經俄烏衝突、能源危機等事件,愈來愈多國家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供電。不過,再生能源發電均需一段時間才可開始供電,有必要突破發電量無法隨需求自由調整的劣勢,儲能系統成為重要解決方案。
永豐ESG全球數位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指出,儲能系統不僅可在緊急時刻立即供電,也有助平衡尖離峰用電需求。各國政府紛紛支持興建儲能系統,如美國降低通膨法案、中國十四五計畫、台灣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等。據BloombergNEF 預估,2030年全球儲能系統規模將較2021年大幅成長11倍,相關企業首當其惠。
從股價面觀察,截至2月底,S&P全球清潔能源指數不論近三年、五年或十年,年化報酬率不僅都在雙位數以上,且皆領先標S&P500指數及S&P全球1200指數,顯示再生能源趨勢獲得市場認同,長期投資表現相對優於整體股市及領頭羊的美股。未來在儲能系統需求日益提升及加速布建下,有機會為產業注入更多成長動能。
華南永昌實質豐收組合基金申暉弘分析,美國預計將投入3.5兆美元在新能源產業的相關基礎建設投資,中國大陸的十四五經濟計畫,在綠色低碳消費、再生能源系統的投資額可達人民幣45兆元,在政策支持下,全球能源基礎建設後市具表現機會。
申暉弘指出,基礎建設族群向來具備抵禦景氣波動的特性,市場震盪中可做為資產配置一環;另一方面,在全球淨零目標下,再生能源等基建族群更受益中長期需求的結構性改變,建議可把握全球減碳商機,以及應用層面多元的儲能設備,挑選基金時須留意產業前景、多元布局,以掌握彈性投資組合與長期成長機會。
陳世杰認為,動儲能系統在內的投資契機將猛烈爆發,建議投資人以中長線投資角度擇機參與,並將觸角擴及資料中心、智慧倉儲等數位基礎建設項目,全面把握相關成長性、價值性投資機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