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目前大多數勞工都適用勞退新制,勞工每月最高可自提工資6%,可享有節稅好處。又快到了報稅季。2021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即將於5月1日開始申報,勞保局提醒,在2021年度內有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的勞工,報稅時須注意扣繳憑單所得總額是否已扣除自願提繳金額。
新制勞退係指雇主每月提繳勞工工資6%,存在於勞工專戶中,勞工亦可在1%至6%範圍內自提;勞工年滿60歲才可請領,未滿60歲喪失工作能力符合提前請領資格者,得提早請領退休金。提繳年資未滿15年,請一次退休金,年資超過15年,可選擇請領月退金或一次退休金。
新制勞退基金去(2021)年大賺2,836.8億元,收益率9.66%,勞保局已完成收益分配入帳,並且開放勞工查詢。其中149萬名、約12.2%勞工,獲分紅超過5萬元,令人稱羨。勞保局官員指出,這族群之所以能分紅多,主因就是自提多,而且,勞工自提愈多,享有節稅效果更大。
勞保局表示,參加勞退新制的勞工,如在2021年度有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依照《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其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的金額,得在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勞保局舉例,A公司勞工小王去年每月工資總額5萬元,全年薪資所得(包含年終獎金)計70萬元,當年已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36,432元(適用提繳工資級距50,600元×6%×12個月),則A公司應為小王開立的扣繳憑單「給付總額」為663,568元(70萬元減去36,432元)。
勞保局表示,依規定勞工得自當年度所得總額中扣除的自願提繳金額,以月提繳工資上限15萬元的6%為限,也就是個人自願提繳退休金得自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扣除金額以108,000元(適用級距15萬元×6%×12個月)為上限;勞工如果受僱於二個以上雇主,其扣除金額仍以108,000元為上限。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去(2021)年底,勞退新制提繳企業達55.1萬家,雇主幫勞工提繳人數達724.2萬人,平均提繳工資約4.1萬元。不過,自願在薪資6%提繳的受僱勞工約72.9萬人,若包括自營作業者、委任工作者在內,自提勞退金則近83.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受僱而自願自提勞工多為高薪勞工,平均提繳工資達6.3萬元;其中,受委任工作者6,401人,例如高階專業經理人、總經理等,平均自提金額高達近12.7萬元。由此可見,高薪勞工有自提意願高,自己替自己存退休金。
而高薪勞工自提退休金,除了可以快速累積個人帳戶金額,每年3月新制勞退基金收益分紅可倍增之外,還可以享有免課所得稅好處,對高薪勞工還可以達到節稅的好處。
勞保局提醒勞工,若自願提繳金額未自扣繳憑單當年度個人所得總額中扣除或金額有誤者,請洽事業單位儘速向各所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所申請更正,以免多繳稅款。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691》正在進行退休規劃的人,一定要注意的影響投資績效「時間」因素
2023-02-02《「我是有錢人」迷思690》2023年怎麼投資(下):4大重點投資方向
2023-01-19退休金算盤/預開型安養信託 備妥長照開支
2023-01-16家庭保單健檢 四點不漏
2023-01-16善用保險智能工具 精準評估保單
2023-01-16專家教你保/終身醫療險 保障老年生活
2023-01-16保險小百科/保費選年繳 比月繳划算
2023-01-16《「我是有錢人」迷思689》2023年怎麼投資(上):影響今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3大關鍵字
2023-01-12補足醫療保險 強化照護網
2023-01-09新版防癌險 四特色聚焦
2023-01-09保險小百科/詐保案件增 恐推升費率
2023-01-09專家教你保/挑選車體險 三方面評估
2023-01-09《「我是有錢人」迷思688》從6大方向改革,才能落實金融消費者保護!
2023-01-05搭配外溢商品 享獎勵機制
2023-01-05退休金算盤/規劃利變險 創造穩定現金流
2023-01-03三族群保單健檢 有眉角
2023-01-03專家教你保/完善車險保障 採321+1架構
2023-01-03保險小百科/懷孕保醫療險 三種情形有賠
2023-01-03退休金算盤/國保給付調升 142萬人受惠
2022-12-26住宅火險 多了裝潢修復費
2022-12-26地震險 有無房貸都該保
2022-12-26專家教你保/備齊癌症險鐵三角 轉嫁風險
2022-12-26保險小百科/保險存摺App 把保單帶著走
2022-12-26《「我是有錢人」迷思687》KYC與RR值制度不死...投資人上當受騙不止?!
2022-12-22退休金算盤/勞退舊制年資結清 不一定有利
2022-12-19海外旅遊險商品 染疫有賠
2022-12-19海外旅遊險套裝式銷售 不能單獨買
2022-12-19專家教你保/小資族投保 優選定期壽險
2022-12-19保險小百科/醫療險理賠 留意等待期
2022-12-19《「我是有錢人」迷思686》投資前,風險永遠重於報酬率!
2022-12-15退休理財樂活 把握三原則
2022-12-10《「我是有錢人」迷思685》自信的過與不及,都是投資理財上失敗的最大主因
2022-12-08退休理財 掌握WISE訣竅
2022-12-08稅稅唸學堂/弟弟失蹤,要求核定通知書繼承人換侄女,國稅局拒絕
2022-12-06眼睛保險/國壽出擊 聚焦中高齡四大眼疾
2022-12-05保險小百科/長照險理賠 注意免責期
2022-12-05終身型眼睛保險 守護孩童
2022-12-05專家教你保/規劃重大傷病險 把握兩原則
2022-12-05退休金算盤/長短債混搭 拉高息收
2022-12-05《「我是有錢人」迷思684》知道自己的弱點,才能避免投資失敗!
2022-12-01退休金算盤/舊制勞退 不用擔心領不到錢
2022-11-28外溢保單進化 守護銀髮族
2022-11-28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691》正在進行退休規劃的人,一定要注意的影響投資績效「時間」因素
2023-02-02《「我是有錢人」迷思690》2023年怎麼投資(下):4大重點投資方向
2023-01-19補足醫療保險 強化照護網
2023-01-09家庭保單健檢 四點不漏
2023-01-16《「我是有錢人」迷思689》2023年怎麼投資(上):影響今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3大關鍵字
2023-01-12退休金算盤/預開型安養信託 備妥長照開支
2023-01-16善用保險智能工具 精準評估保單
2023-01-16專家教你保/終身醫療險 保障老年生活
2023-01-16專家教你保/挑選車體險 三方面評估
2023-01-09新版防癌險 四特色聚焦
2023-01-09保險小百科/保費選年繳 比月繳划算
2023-01-16《「我是有錢人」迷思688》從6大方向改革,才能落實金融消費者保護!
2023-01-05保險小百科/詐保案件增 恐推升費率
2023-01-09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