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保/善用健康指數 做好保險規劃
股票有股價指數、房地產有房價指數,但對於最重要的健康,國內卻沒有一個可以衡量參考的指標。
台灣因為有先進且完善的健保制度,安聯人壽與國立清華大學合作,開發國內壽險界首創的「安聯AI健康指數」,並於去年首度發表,運用台灣全民健保資料庫中超過82億筆去識別化的健保資訊,透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網路模組,依據三項健康相關重大事件(死亡率、住院率、癌症發病率)的風險發生率,得出全台灣人民的健康指標分數,真實反應社會的健康現況。
今年除了更新安聯AI健康指數之外,另外還針對國人三大類、七項重點疾病,包含:心衰竭、心肌梗塞、中風、肝硬化、肝癌、肺炎、腎衰竭,深入探討全民的健康狀況,提出安聯AI健康指數大探索,結合公共衛生角度,分析健康指數數據背後的意義,從罹癌、住院、死亡風險三大面向,提出各類疾病的危險因子及預防方法。
結果顯示,我國全國健康指數呈現平穩趨勢,女性健康指數93分,明顯優於男性的89.2分。男性有較高的癌症發生率、三高盛行率、死亡率,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較高的吸菸率及飲酒比率,且女性通常較為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皆可解釋女性健康指數為何高於男性。
今年的各地健康指數,以東部地區健康指數最低,按照健保署六個地區業務組別的分類,分別為台北區91.4、北區91.5、中區91.3、南區90.7、高屏區91.0、東區89.1。
東部地區有較高的癌症死亡率、住院率、死亡率,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較高的嚼食檳榔比率,且醫療資源較為缺乏及就醫不便,皆可能與東部地區健康指數低於其他地區有關。
對政府決策者來說,一個能夠囊括國民重大健康事件預測的健康指數,有助貼切呈現該國的人口健康狀況走向,進而提供較佳的政策建議。
安聯人壽明年將進一步推出「安聯i健康」App,提供個人化的健康指數預測,只要授權使用個人的健保資料,即可知道自己的健康分數,進而將自己的健康指數與全國各縣市、同性別或同年齡層的平均值做比較。
此舉有助讓民眾了解自身健康的未來可能變化,提早做好疾病預防,並尋求適合的保險保障規劃。
安聯人壽從健康指數出發,持續提升國人對健康意識的關注與重視,以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理念,結合數位科技與健康服務,希望幫助社會大眾做好健康保障規劃及自我健康管理。
(本文由安聯人壽資深副總鄭祥琨提供,記者陳怡慈整理)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662》想要賺錢,先從「不賠」開始!
2022-05-19《「我是有錢人」迷思661》抓好重點、做對方向,才能安穩退休
2022-05-12專家教你保/用保險寵愛媽媽 撐起保護傘
2022-05-09保單活化 支應醫療照護費
2022-05-09保險小百科/禁止不當得利 降低道德風險
2022-05-09銀髮族防保險詐騙 三點不漏
2022-05-09《「我是有錢人」迷思660》集管帳戶—銀行信託部門的隱藏版全委代操服務
2022-05-05退休金算盤/母子基金投資術為理財加分
2022-05-02媽咪們保險規劃 醫療優先
2022-05-02媽媽們抓保費預算 精算家庭收入
2022-05-02保險小百科/意外險賠不賠 先看因果關係
2022-05-02專家教你保/善用投資型保單 避開三風險
2022-05-02女性存退休金 掌握四關鍵
2022-04-28《「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2022-04-28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2022-04-25三類照護保單 釐清理賠標準
2022-04-25評估長照投保需求…看三指標
2022-04-25保險小百科/未滿15歲身故 最高賠61.5萬
2022-04-25專家教你保/善用保險 降低財務風險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8》盲目跟進,投資理財恐怕難以有好結局!
2022-04-21國人退休儲蓄比率 高於全球
2022-04-20雇主未替勞工辦勞就保 罰
2022-04-18新生兒保單規劃 三點不漏
2022-04-18新生兒保險預算有限…可挑定期險
2022-04-18保險小百科/健康險理賠 包含既往症
2022-04-18專家教你保/保險業數位創新 服務再升級
2022-04-18投資強勢美元 可攻可守
2022-04-11保險小百科/生存滿期保險金 提供退休現金流
2022-03-21退休金算盤/綠債、多重資產基金 穩健存老本
2022-03-21專家教你保/輕熟齡世代 醫療險先補強
2022-03-21道路救援…信用卡贈送服務 限制多
2022-03-21汽車道路救援險 保障升級
2022-03-21女性保險規劃 醫療擺第一
2022-03-14強化兩大保障 紓解長壽風險
2022-03-14保險小百科/缺乏社會保險 應繳國民年金
2022-03-14專家教你保/善用保單借款 助你度錢關
2022-03-14《「我是有錢人」迷思657》現階段,做好防護措施,將比危機入市更為重要!
2022-03-10女性投資 面臨三挑戰
2022-03-09理財好望角/孩子唸公校沒有比較省,高學費家長算盤該怎麼打?
2022-03-08台灣女性七成自認經濟獨立
2022-03-08退休金算盤/全球複合債基金 可享穩定配息
2022-03-07三大類保險 躍市場主流
2022-03-07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661》抓好重點、做對方向,才能安穩退休
2022-05-12《「我是有錢人」迷思662》想要賺錢,先從「不賠」開始!
2022-05-19銀髮族防保險詐騙 三點不漏
2022-05-09專家教你保/善用保險 降低財務風險
2022-04-25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2022-04-25專家教你保/善用投資型保單 避開三風險
2022-05-02保單活化 支應醫療照護費
2022-05-09專家教你保/用保險寵愛媽媽 撐起保護傘
2022-05-09媽咪們保險規劃 醫療優先
2022-05-02保險小百科/禁止不當得利 降低道德風險
2022-05-09退休金算盤/母子基金投資術為理財加分
2022-05-02《「我是有錢人」迷思660》集管帳戶—銀行信託部門的隱藏版全委代操服務
2022-05-05保險小百科/意外險賠不賠 先看因果關係
2022-05-02媽媽們抓保費預算 精算家庭收入
2022-05-02三類照護保單 釐清理賠標準
2022-04-25保險小百科/未滿15歲身故 最高賠61.5萬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2022-04-28評估長照投保需求…看三指標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8》盲目跟進,投資理財恐怕難以有好結局!
2022-04-21女性存退休金 掌握四關鍵
2022-04-28國人退休儲蓄比率 高於全球
2022-04-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