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算盤/配息型債券基金 提供穩定收入
張先生今年55歲,在傳產上市公司做了一輩子的業務,妻子在同家公司任職,薪水普通,家境小康,除了勞保、勞退及醫療實支實付險外,還清房貸及完成子女高等教育後,並未有餘力再準備退休金。不過,兩年前母親過世,遺留台北市蛋黃區一間老公寓,在售出並繳納相關稅負後,有4,800萬元現金由張先生與兄、姐共三人均分,張先生分到1,600萬元,決定提早退休。
不過,張先生不懂理財,過去只有存款,突然分得遺產,眼看大哥全部投入台股,近期雖有不錯的獲利,但張先生個性保守,怕投資不當反而賠錢,他又擔心通膨及低利影響,1,600萬元全部放存款恐怕坐吃山空,希望能有更好的安排,因此找銀行財管部門協助。
遠東銀行個金產品開發部資深協理高宇宏指出,退休族即使從職場上退休,也別同時從投資市場中退休,因為據國外退休協會統計,只將退休金放在存款,會比持續穩健投資更早15年花光積蓄,所以建議退休族持續投資,並且謹慎對待退休金的配置。也許如張先生大哥般,自己投資股票有機會獲利,選擇高股息概念可賺股息,但是投資股票必須花時間研究市場,又涉及不同公司產業循環、基本面等表現,萬一選錯標的,賺了股息,賠了本金,反而得不償失。反觀基金,具有專業團隊打理、資產配置的優點,對於退休族資產保值重於增值來說會更有利。
高宇宏建議張先生退休理財要長期投資布局,並了解如何尋找適當的理財商品,建構一個穩健的資產配置。對張先生來說,有了這筆遺產可以提前退休,根據其風險屬性,建議可採股債平衡型45%加債券型55%的配置,因為張先生想要現在退休,故可將基金直接配置在配息級別上,提供每月穩健的現金流。但建議退休一段期間後,投資組合可以調整更為保守,以政府公債比重較高的全球複合債券基金為核心,搭配15%至20%的股債平衡型基金,也就是年紀更大,波動度要更低。
綜合以上,建議張先生從1,600萬元現金中先拿出300萬元存款,當緊急備用金,600萬元可布局在ESG多重資產基金、300萬元在成熟國家複合債基金、200萬元在美國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美元債基金,依這些基金的歷史平均報酬率約4%~7%不等推算,不計入勞退月退及勞保年金下,張先生每月約有6萬多元的配息收入,可以維持小康退休生活。
不過,高宇宏提醒,建議張先生配置的這些基金並不保證保本,但有穩定配息,波動度遠低於股票基金或其他產業型債券基金,相對適合準退休族群;而以永續投資、綠色投資、責任投資為訴求的ESG多重資產的配置,符合長期投資標的屬性,應是比自己在股市殺進殺出風險低得多的退休理財選擇,建議進入退休後要調整投資理財心態。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662》想要賺錢,先從「不賠」開始!
2022-05-19《「我是有錢人」迷思661》抓好重點、做對方向,才能安穩退休
2022-05-12專家教你保/用保險寵愛媽媽 撐起保護傘
2022-05-09保單活化 支應醫療照護費
2022-05-09保險小百科/禁止不當得利 降低道德風險
2022-05-09銀髮族防保險詐騙 三點不漏
2022-05-09《「我是有錢人」迷思660》集管帳戶—銀行信託部門的隱藏版全委代操服務
2022-05-05退休金算盤/母子基金投資術為理財加分
2022-05-02媽咪們保險規劃 醫療優先
2022-05-02媽媽們抓保費預算 精算家庭收入
2022-05-02保險小百科/意外險賠不賠 先看因果關係
2022-05-02專家教你保/善用投資型保單 避開三風險
2022-05-02女性存退休金 掌握四關鍵
2022-04-28《「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2022-04-28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2022-04-25三類照護保單 釐清理賠標準
2022-04-25評估長照投保需求…看三指標
2022-04-25保險小百科/未滿15歲身故 最高賠61.5萬
2022-04-25專家教你保/善用保險 降低財務風險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8》盲目跟進,投資理財恐怕難以有好結局!
2022-04-21國人退休儲蓄比率 高於全球
2022-04-20雇主未替勞工辦勞就保 罰
2022-04-18新生兒保單規劃 三點不漏
2022-04-18新生兒保險預算有限…可挑定期險
2022-04-18保險小百科/健康險理賠 包含既往症
2022-04-18專家教你保/保險業數位創新 服務再升級
2022-04-18投資強勢美元 可攻可守
2022-04-11保險小百科/生存滿期保險金 提供退休現金流
2022-03-21退休金算盤/綠債、多重資產基金 穩健存老本
2022-03-21專家教你保/輕熟齡世代 醫療險先補強
2022-03-21道路救援…信用卡贈送服務 限制多
2022-03-21汽車道路救援險 保障升級
2022-03-21女性保險規劃 醫療擺第一
2022-03-14強化兩大保障 紓解長壽風險
2022-03-14保險小百科/缺乏社會保險 應繳國民年金
2022-03-14專家教你保/善用保單借款 助你度錢關
2022-03-14《「我是有錢人」迷思657》現階段,做好防護措施,將比危機入市更為重要!
2022-03-10女性投資 面臨三挑戰
2022-03-09理財好望角/孩子唸公校沒有比較省,高學費家長算盤該怎麼打?
2022-03-08台灣女性七成自認經濟獨立
2022-03-08退休金算盤/全球複合債基金 可享穩定配息
2022-03-07三大類保險 躍市場主流
2022-03-07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661》抓好重點、做對方向,才能安穩退休
2022-05-12《「我是有錢人」迷思662》想要賺錢,先從「不賠」開始!
2022-05-19銀髮族防保險詐騙 三點不漏
2022-05-09專家教你保/善用保險 降低財務風險
2022-04-25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2022-04-25專家教你保/善用投資型保單 避開三風險
2022-05-02保單活化 支應醫療照護費
2022-05-09專家教你保/用保險寵愛媽媽 撐起保護傘
2022-05-09媽咪們保險規劃 醫療優先
2022-05-02保險小百科/禁止不當得利 降低道德風險
2022-05-09退休金算盤/母子基金投資術為理財加分
2022-05-02《「我是有錢人」迷思660》集管帳戶—銀行信託部門的隱藏版全委代操服務
2022-05-05保險小百科/意外險賠不賠 先看因果關係
2022-05-02媽媽們抓保費預算 精算家庭收入
2022-05-02三類照護保單 釐清理賠標準
2022-04-25保險小百科/未滿15歲身故 最高賠61.5萬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2022-04-28評估長照投保需求…看三指標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8》盲目跟進,投資理財恐怕難以有好結局!
2022-04-21女性存退休金 掌握四關鍵
2022-04-28國人退休儲蓄比率 高於全球
2022-04-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