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我是有錢人」迷思648》金錢買不到親情,但可以幫助子女順利長大!

2021-12-23 16:20:53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前一陣子,筆者一位班上同學癌末過世,並留下一個7歲的女兒。幾位好同學加上老師,因為深知這位同學生前,非常不捨及放不下的,就是她那來不及看著長大、嫁人的女兒。所以,就指定筆者幫忙想一個,能夠幫忙解決同學這份遺憾的計畫。

為此,筆者先與同學的先生,了解他跟小孩現有的保險保障,以及相關債務與大概的每月生活開銷,並且透過保經公司進行商品詢價後,向老師及同學們提出了一份計畫報告。筆者同時經過當事人的首肯,把他的案例以匿名的方式公佈,希望能夠幫助到其他,也許有相同困擾的讀者。

筆者必須澄清的一點是:老師及同學的愛心,並不是擔心男女兩方家人,未來不會善待這位小女兒。相反的,男女兩方家族成員眾多,且對同學的女兒呵護倍至。所以,筆者老師及同學們想做的,只是多幫同學的女兒多一層保障,並不是要完全取代同學的先生,以及雙方家庭的所有照顧責任。

簡單來說,老師及同學們是希望在林小妹成年之前的這段期間,提供她更多額外的保障,而不是一肩擔下林先生及兩家父母的照顧責任。畢竟,親情無法以金錢做為衡量,但是,許多現實世界的責任,卻是可以用金錢量化及提早準備的。

特別是凡事如果能提早準備,總是比風險發生後,大家再伸出手來幫忙的金額要更具「槓桿效果」。更何況,筆者同學先生目前還有高息債務在身,恐怕能買的保額也不多。

以下,是筆者先整理出的同學先生與小孩已買的保險(請見下表一、二)。

保障類型 保障來源保障內容及金額 
身故保障分紅終身壽險(20年期繳費)、意外身故及傷害保險、重大疾病終身保險附約(20年繳費)、癌症醫療終身保險附約(3單位)

一般身故:150萬元(終身壽險100萬元,再加重大疾病險所理賠的50萬元)

意外身故:200萬元(終身壽險100萬元,再加意外險理賠100萬元)

癌症身故:180萬元(終身壽險100萬元,再加癌症險理賠30萬元、重大疾病險理賠50萬元) 

重大疾病保障 重大疾病終身保險附約(20年繳費) 罹患重大疾病:50萬元
住院住院醫療定期保險附約(計畫A)、日額型住院醫療終身保險附約(20年繳費10單位)、癌症醫療終身保險附約(3單位)

一般住院:每日2000元

因癌症住院:每日5600元(加癌症險每日3600元)

因意外傷害住院:每次住院花費3萬元內可實支實付

住院雜費:每次住院花費6.6萬元內實支實付

癌症保障癌症醫療終身保險附約(3單位)、重大疾病終身保險附約(20年繳費)

初次罹癌:59萬元(重大疾病險賠50萬元、癌症險賠9萬元)

癌症住院:每日3600元

放療:1500元

化療:2400元

癌症門診治療:1500元

癌症手術:4.5萬元

說明1:以上各保單保障,只列出重要項目,未全數列出

說明2:以上保單全為同一家壽險公司保單,其中20年期繳費保單(包括分紅終身壽險、終身重大疾病附約、終身癌症附約)的保費均已繳完

針對林先生現有保單內容,筆者所看到的問題與建議如下:

一、壽險保額明顯不足(請見下表三的「生活費用及債務分析」)。

二、重大疾病,主要是癌症保障不足(初次罹癌兩張保單總共理賠只59萬元,其餘都是按住院、門診放化療理賠,但現在罹癌後,需要住院治療機率不大,再加上門診治療及放、化療理賠金,才各1500-2400元,並不足以支付新式昂貴標靶藥物),建議補強一次給付型癌症險。

三、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失能,而需要長期照護所產生的各種生活費及照護費用風險的保障,也最好列入考慮。

表二、林小妹(2015年生)現有保障內容:

說明:以上各保單保障,只列出重要項目,未全數列出

針對林小妹現有保單內容,筆者所看到的問題與建議如下:

一、年輕時住院雜費太低(只考慮75歲以後醫療的規劃可達20萬元,但75歲之前住院雜費只有5萬元),建議補強年輕時住院雜費不足的保障。

二、癌症保障不足(初次罹癌只有45萬元,其餘都是按住院、門診放化療理賠,但現在罹癌後,需要住院治療機率不大,再加上門診放化療理賠金才各5000元,不足以支付新式昂貴標靶藥物),宜加強一次給付型癌症險。

三、那張「儲蓄險」,實際上是增額終身壽險,除非自行解約或被保險人身故,是沒有任何錢可以領的。且是從2015年開始繳費、繳費期間6年,應該已經繳完了,不需要再繳保費了。

四、當初因為年繳保費金額高,保費是採「月繳」方式,但由於月繳總繳保費高於年繳保費(因為月繳保費為年繳的0.088,12個月繳下來,等於是年繳保費的1.056),所以,建議將「月繳」改為「年繳」。

表三、兩人每月生活費預估:

說明1:教育費估200萬元(媽媽已留約100萬元教育基金,故約需再準備100萬元)

說明2:林先生現有負債160萬元(有付高利者約100萬元,其餘為無息借款)

說明3:以上費用不包括兩人月繳保費支出

表四、風險金額估算:

說明:因為林先生家族,並沒有特殊家族病史,只有罹癌的案例發生,所以在風險規劃上,以罹癌風險保障為優先考量

在了解林先生父女的現有保障、每月概略的生活費用支出狀況、可能風險的金額估算,並且在透過熟識保經公司業務員,幫忙找尋「用最低保費,獲得最高保障」的保單組合後,整理出兩人的「現有、新增及加總後保障金額」與「新增保障年繳保費初估」(請見表五至表九)。

表五、林先生現有、新增及加總後保障比較:

說明1:考量通膨因素及未來可能生活費變動,林先生加買身故保障拉高到700-720萬元,比原訂林小妹一人16年生活費636萬還高

說明2:長照保費因考慮其他同學們的負擔,所以先暫時只考慮林先生發生事故時,聘請看護或入住機構,以及相關雜費的費用,並將金額訂在每月5萬元

表六、林先生新增保障年繳保費初估:

說明1:以上均以在「獲得最基本保障及保額」的前提下,選擇保費最便宜的保單。一般來說,終身壽險保費貴於定期壽險(網路商品又低於傳統通路),定期壽險又貴於一年期定期壽險,主約又貴於附約。所以,「目前主約+一年期附約」的保單組合,是目前最便宜的選項

說明2:之所以有方案一、二及三,是因為以定期壽險為主約的保單組合,總繳保費最為便宜。其中,10年期定期壽險,又比20年期定期壽險更便宜。但相對的,當主約期滿之際,所有附約都將會隨之失效。因此,另外再提供一個「最低終身壽險主約(該公司最低保額為20萬元)」的組合方案供參考

說明3:以上年繳保費因採自然費率,所以只代表今年所繳金額,之後每年保費會上調。儘管有此缺點,但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林小妹未成年之前的二人風險,至於保費逐年提高問題,可等林小妹成年,且林先生有經濟能力之後,再自行繳交保費,或投保其他終身型保單

說明4:之所以以XX人壽的主、附約為主,是因為目前市場上,只有該公司有推出住院、重疾與長照這3種健康險附約,如此一來,會比分散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更加節省保費

說明5:之所以加買「豁免保費」附約,是為了避免被保險人(林先生)因為發生保險事故(特別是重大疾病或需要長期照顧)時,一方面收入來源中斷、各項支出增加,又還要繼續繳交保費,以取得後續的保險給付。因此,雖然需要額外支出一筆保費,但絕對是有必要的投資

註:長期照顧險附約因為保費較貴,所以,只選擇15年期繳費的保單,提供保障到林小妹大學畢業之際

保單資料提供:「保險本舖」諮詢顧問駱潤生

表七、林小妹現有、新增及加總後保障比較:

說明1:以上年繳保費因採自然費率,所以只代表今年所繳金額,之後每年保費會上調。但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林小妹未成年之前的風險。等她成年、有經濟能力之後,可以自行繳交保費,或投保其他終身型保單

說明2:實際以「住院雜費20萬元、自負額5萬元」為例,假設當次住院總花費15萬元,5萬元保險公司不理賠,只理賠10萬元;假設當次住院總花費是35萬元,保險公司只理賠20萬元)

表八、林小妹新增保障年繳保費初估:

說明1:以上年繳保費因採自然費率,所以只代表今年所繳金額,之後每年保費會上調,XX產險癌症險最高保障到75歲,年繳保費5萬9820元;XX人壽自負額住院醫療健康保險附約,最高續保到75歲,年繳保費1萬2903元

說明2:雖然直接從同一家壽險公司,挑選住院醫療險附約進行補強,等於把附約的佣金,都給了前一任保險業務員,但卻可以節省另外投保主契約的保費,是對當事人最有利的做法

事實上,不論是整理當事人現有保障、生活費用與未來可能風險預估,以及找尋「用最便宜保費,獲得最高保障」保單,恐怕都還不算是頂困難的事。而對於筆者的老師及同學們來說,最大的挑戰可能是來自於「到底要幫助林先生父女到多大的程度」,以及「除了幫他們投保,還有沒有其他更便利的好方法」?

對此,筆者曾經跟老師及各位同學的分析,「幫忙林家支付最基本保險保費」,或是「幫忙林小妹進行定期定額投資」,其實都各有優、缺點(請見下表九):

表九、代買保險及定期定額投資的優、缺點分析:

簡單來說,投資不會有「保費分攤」的問題,對老師及同學來說較為便利,且可隨個人意願提撥投資金額,但相對的,就沒有提供短期高額保障的好處;至於幫林家代繳基本保障的保費,是可以提供林小妹妹短期高額保障,但得擔心每期保費不同(會持續增加),日後持續分攤費用難以持續的可能性。如此一來,不但想提供的保障沒了,之前所繳的保費,也全都拿不回來。

所以對此,筆者個人的建議是:首先,假設老師及同學們的最後決議,仍舊是以「買保險」,代替「定期定額投資」,也許可以採取「只幫林先生代繳壽險保障保費,以及林小妹住院醫療及癌症險保費」的方式(兩人總年繳保費請見表十),理由如下:

一、以上不論是終身壽險、定期壽險的年繳保費,都是平準型(每年繳費金額不變),容易計算及分攤。

二、林先生的其餘附約,由於這次已買好壽險主約,可以隨時加買同一保險公司其他附約,且因為保費不貴,負擔也不致於太重。特別是林先生未來收入也可能增加,可解決掉保費隨年齡增加的問題。

表十、林小妹22歲前,兩人每年總繳保費金額:

說明1:以上保費區間,為林小妹22歲大學畢業之前,兩人每年總繳保費金額

說明2:括號內金額為「幫林先生加買健康險附約後的總年繳保費」

其次,當筆者的老師及同學,選擇「代為繳交保」的幫助計畫時,也是有一定的困難度存在。因為,老師、同學及林先生散居各地,每年要收齊及繳交保費,恐怕是一大麻煩之事。

所以,為了便利性考量,筆者最後聽從具實務經驗的保經公司業務員的建議,採取「林先生先用信用卡扣款(應該會有保費折扣),老師及同學再將個人分配金額,匯入林先生帳戶」的方式。

當然,除了「幫忙代繳交保費」之外,筆者還是建議老師及同學,可以另外隨喜幫忙林小妹進行定期定額投資,以累積更多未來大學教育基金。至於標的的選擇,個人建議最好選擇整個市場的ETF或共同基金(例如投資國內,則可以參考選擇0050;如果選擇投資海外,則可以選擇佈局全球市場的標的),而不是風險較高的單一產業。

當然,假設一般讀者擔心這筆投資金額,未來不能專款專用在接受捐助的當事人及其子女身上,也有熟悉實務操作的專家建議,可由開戶的當事人(未成年子女,則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為執行)親自出具證明,將存摺及印章先暫交出資者代為保管。

最後,林先生的身故保險理賠金部分,建議可以在收到保單之後,先與銀行辦妥「保險金信託」的開戶動作(預開型信託只收開辦手續費,信託資金未入帳之前,可暫不用支付管理費),再向保險公司進行保單批註。因為,這種採取「分期給付保險金」的方式,才最能提供林小妹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供她每月生活開銷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之所以公開這樣的計畫內容,其實是有幾點個人的心得與看法,想與眾多讀者一同分享:

首先,世間上許多事,不可能只有一個選項,當然就沒有唯一解方。這是因為,方法是死的,人生則是活的,每一個人只能從眾多選項中,挑選一個對自己相對有利,且最容易負擔成本的那一個。

其次,金融商品(特別是保險)所能提供的,不會是心靈上的滿足,而是財務上的部分,而非全部補貼。而關於財務方面的需求,是可以透過一套公式計算出來的。

再者,同樣的保額,「會不會搭配」的結果非常重要,因為,它完全關係到「要保人能不能用最低的保費,換得最大、最需要的保障」。畢竟,人的欲望總是需求無限,但金錢卻是極為有限的,必須小心規劃及運用。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http://swlee0630.blogspot.tw/

保費終身壽險癌症保單理賠終身保險保額實支實付醫療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分享給好友加入udn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715》投資人根本不用買配息商品,需要用錢時,分批贖回就好!

2023-09-21

住宅地震險 投保率僅37%

2023-09-18

地震險四種商品 三個關鍵

2023-09-18

專家教你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開店必備

2023-09-18

保險小百科/買登山綜合險 加保緊急救援

2023-09-18

小資理財三招 把存款變大

2023-09-15

新手投資人上路 善用機器人服務

2023-09-15

《「我是有錢人」迷思714》高配息ETF迷思一次講清楚

2023-09-14

退休金算盤/定期給付終身險 穩定現金流

2023-09-11

幫孩子投保 著眼「三顧」面向

2023-09-11

「兒童神單」改版 強化癌症保障

2023-09-11

專家教你保/防癌險升級 重症治療有後盾

2023-09-11

保險小百科/旅行業責任險 疾病死亡不賠

2023-09-11

《「我是有錢人」迷思713》投資人注意嘍,年化配息率高,不代表含息報酬率是最高的!

2023-09-08

《「我是有錢人」迷思712》沒有買對保險,當然就一點保障都沒有!

2023-08-31

退休金算盤/債券、基金混搭 穩定現金流

2023-08-28

孩童喪葬理賠 明年增至68.5萬

2023-08-28

預約樂活童年 保單量身訂做

2023-08-28

專家教你保/保險規劃三重點 完善防護網

2023-08-28

保險小百科/保單申請復效 留意期限規定

2023-08-28

《「我是有錢人」迷思711》接受正確的金融投資理財知識,才能避免下一個山道猴子!

2023-08-24

癌症險超前部署 保障加分

2023-08-21

設抗癌帳戶 安心養病

2023-08-21

專家教你保/分紅保單 四大族群理財利器

2023-08-21

保險小百科/保費三點不漏 避免衍生爭議

2023-08-21

退休金算盤/ESG多重資產基金 養胖退休金

2023-08-14

新鮮人投保 從定期險著手

2023-08-14

社會新鮮人保單健檢 掌握兩大原則

2023-08-14

專家教你保/善用數位繳費 防保險詐騙

2023-08-14

保險小百科/依商品適合度 挑選速配保單

2023-08-14

《「我是有錢人」迷思710》投資只能永往直錢,沒有退路!

2023-08-10

爸爸理財健檢 備妥兩保障

2023-08-04

存教育費 善用基金平台

2023-08-04

《「我是有錢人」迷思709》深思熟慮後所選的標的,才能讓投資人真正安心!

2023-07-27

保險小百科/雇主意外責任險 分擔對員工賠償

2023-07-24

退休金算盤/美元利變終身險 滿足四大需求

2023-07-24

專家教你保/青年保險規劃 掌握三要素

2023-07-24

買不便險 注意理賠機制

2023-07-24

旅遊投保 確保三重安全

2023-07-24

《「我是有錢人」迷思708》不從「源頭」解決失智風險,高齡者被詐騙案件將永遠無解!

2023-07-20

壽險攜醫院 拚出院即理賠

2023-07-17

壽險攜醫院 全台半數醫學中心加入

2023-07-17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714》高配息ETF迷思一次講清楚

2023-09-14

《「我是有錢人」迷思715》投資人根本不用買配息商品,需要用錢時,分批贖回就好!

2023-09-21

《「我是有錢人」迷思713》投資人注意嘍,年化配息率高,不代表含息報酬率是最高的!

2023-09-08

住宅地震險 投保率僅37%

2023-09-18

退休金算盤/定期給付終身險 穩定現金流

2023-09-11

地震險四種商品 三個關鍵

2023-09-18

幫孩子投保 著眼「三顧」面向

2023-09-11

新手投資人上路 善用機器人服務

2023-09-15

專家教你保/公共意外責任險 開店必備

2023-09-18

保險小百科/買登山綜合險 加保緊急救援

2023-09-18

孩童喪葬理賠 明年增至68.5萬

2023-08-28

退休金算盤/債券、基金混搭 穩定現金流

2023-08-28

《「我是有錢人」迷思711》接受正確的金融投資理財知識,才能避免下一個山道猴子!

2023-08-24

「兒童神單」改版 強化癌症保障

2023-09-11

專家教你保/防癌險升級 重症治療有後盾

2023-09-11

《「我是有錢人」迷思712》沒有買對保險,當然就一點保障都沒有!

2023-08-31

保險小百科/旅行業責任險 疾病死亡不賠

2023-09-11

專家教你保/保險規劃三重點 完善防護網

2023-08-28

保險小百科/保單申請復效 留意期限規定

2023-08-28

預約樂活童年 保單量身訂做

2023-08-28

贊助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