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保/守護家人 先做好自身保護網
我從事保險業將近21年,在從業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是一對50多歲夫妻因忽略自身保險規劃,先生罹癌時,沒有足夠資金支應罹癌後的標靶治療費用,無法獲得最好的醫療而離世,先生離世後,其他晚輩更因金錢問題,提前上演分家產的悲劇。
這對已經年逾50歲的夫妻,因投注大量心力為了照顧車禍的兒子,忽略了自身的保險規劃。但在小兒子發生車禍前,這對夫妻其實在20多年前,就開始有基本的保險,當時保險觀念很不錯,兩人就是台灣常見的雙薪中產家庭,育有兩個兒子。
之後陸陸續續建議他們逐步補強保單規劃,這對夫妻也會採納規劃建議,一直到七至八年前小兒子發生車禍意外。
小兒子出車禍後,先生被迫提早退休照顧小兒子。在先生離開職場後,我曾前往與他們會面,做客戶拜訪,向他們提到可以運用手邊的資金來規劃失能扶助險與未來的退休金,但這對夫妻因為小兒子剛發生車禍,復原情況不明,再加上從雙薪家庭變成單薪家庭,收入銳減,導致他們沒有辦法多餘的預算進行更進一步的保險規劃。
屋漏偏逢連夜雨,先生在此時發現自己罹患癌症,評估治療療程時候,因標靶用藥療程走完總計需要140萬元,同時也只有四成的治癒機會,先生雖然過去有保險,但扣除手中保單涵蓋的醫療範圍,還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但家庭收入上,卡在先生已經退休,小兒子車禍尚在復健中,家中只剩下一份收入,這筆標靶用藥療程支出,對家庭來說是一個非常龐大負擔,家人即便很想用標靶新藥來救先生的命,提升先生的醫療治療成效,但最後還是忍痛選擇使用傳統療法,降低醫療支出。
不幸的是,先生在使用傳統療法治療數個月後辭世,家中遭逢變故之時,媳婦卻在此時提出要求希望能分得家產,因過去幾年,看到公公婆婆將金錢完全投入在小兒子的車禍復健上,擔心未來分不到家產,所以希望能預先分家。
這個故事讓人相當感慨,因此我常奉勸保戶,如果自己已經身為父母,就一定要優先考慮到自己的保險需要,考慮未來年老之時的疾病風險,才能降低不幸生病後的醫療支出壓力,避免徒留更多遺憾跟後悔。
即便不是身為父母,尚未有子女或尚未結婚,我仍建議民眾,在尋求壽險顧問的協助投保時,無論是要投保哪一種險種、進行哪一種規劃,仍然要先做「自己」的保險規劃,做足後,才有能力進一步的去照顧到其他家人。
(全球人壽長青通訊處業務經理葉宏智口述,記者楊筱筠採訪整理)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690》2023年怎麼投資(下):4大重點投資方向
2023-01-19退休金算盤/預開型安養信託 備妥長照開支
2023-01-16家庭保單健檢 四點不漏
2023-01-16善用保險智能工具 精準評估保單
2023-01-16專家教你保/終身醫療險 保障老年生活
2023-01-16保險小百科/保費選年繳 比月繳划算
2023-01-16《「我是有錢人」迷思689》2023年怎麼投資(上):影響今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3大關鍵字
2023-01-12補足醫療保險 強化照護網
2023-01-09新版防癌險 四特色聚焦
2023-01-09保險小百科/詐保案件增 恐推升費率
2023-01-09專家教你保/挑選車體險 三方面評估
2023-01-09《「我是有錢人」迷思688》從6大方向改革,才能落實金融消費者保護!
2023-01-05搭配外溢商品 享獎勵機制
2023-01-05退休金算盤/規劃利變險 創造穩定現金流
2023-01-03三族群保單健檢 有眉角
2023-01-03專家教你保/完善車險保障 採321+1架構
2023-01-03保險小百科/懷孕保醫療險 三種情形有賠
2023-01-03退休金算盤/國保給付調升 142萬人受惠
2022-12-26住宅火險 多了裝潢修復費
2022-12-26地震險 有無房貸都該保
2022-12-26專家教你保/備齊癌症險鐵三角 轉嫁風險
2022-12-26保險小百科/保險存摺App 把保單帶著走
2022-12-26《「我是有錢人」迷思687》KYC與RR值制度不死...投資人上當受騙不止?!
2022-12-22退休金算盤/勞退舊制年資結清 不一定有利
2022-12-19海外旅遊險商品 染疫有賠
2022-12-19海外旅遊險套裝式銷售 不能單獨買
2022-12-19專家教你保/小資族投保 優選定期壽險
2022-12-19保險小百科/醫療險理賠 留意等待期
2022-12-19《「我是有錢人」迷思686》投資前,風險永遠重於報酬率!
2022-12-15退休理財樂活 把握三原則
2022-12-10《「我是有錢人」迷思685》自信的過與不及,都是投資理財上失敗的最大主因
2022-12-08退休理財 掌握WISE訣竅
2022-12-08稅稅唸學堂/弟弟失蹤,要求核定通知書繼承人換侄女,國稅局拒絕
2022-12-06眼睛保險/國壽出擊 聚焦中高齡四大眼疾
2022-12-05保險小百科/長照險理賠 注意免責期
2022-12-05終身型眼睛保險 守護孩童
2022-12-05專家教你保/規劃重大傷病險 把握兩原則
2022-12-05退休金算盤/長短債混搭 拉高息收
2022-12-05《「我是有錢人」迷思684》知道自己的弱點,才能避免投資失敗!
2022-12-01退休金算盤/舊制勞退 不用擔心領不到錢
2022-11-28外溢保單進化 守護銀髮族
2022-11-28外溢保單投保前 檢視三大條件
2022-11-28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690》2023年怎麼投資(下):4大重點投資方向
2023-01-19家庭保單健檢 四點不漏
2023-01-16《「我是有錢人」迷思689》2023年怎麼投資(上):影響今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3大關鍵字
2023-01-12退休金算盤/預開型安養信託 備妥長照開支
2023-01-16退休金算盤/規劃利變險 創造穩定現金流
2023-01-03專家教你保/終身醫療險 保障老年生活
2023-01-16善用保險智能工具 精準評估保單
2023-01-16《「我是有錢人」迷思688》從6大方向改革,才能落實金融消費者保護!
2023-01-05新版防癌險 四特色聚焦
2023-01-09補足醫療保險 強化照護網
2023-01-09保險小百科/保費選年繳 比月繳划算
2023-01-16保險小百科/詐保案件增 恐推升費率
2023-01-09保險小百科/懷孕保醫療險 三種情形有賠
2023-01-0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