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保/單身族買養老險 挑自益型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30歲以上的單身人口,2018年已正式超過600萬人,且隨著社會型態、觀念明顯轉變下,預估未來單身人口可能還會持續增加,如此廣大的族群,若是面對老後生活時想要從容應付,絕對必須提早開始規劃,尤其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追求時,更是不可輕忽。
事實上,單身族雖然無須背負養育子女的沉重負擔,但還是要注意到「活得太久」的問題,畢竟未來一旦離開職場後,收入就會開始面臨銳減情形,且以台灣現在的平均餘命,男性約77歲、女性約84歲來看,等於退休後都還要準備15~20年的生活費用。
養老需求的保險商品,其實市面上已出現「可自選」的利變養老險。
「可自選」的意思是指,民眾可選擇兩年或六年的繳費期間,同時指定在55、60或65歲時,作為生存保險金給付年齡,並選擇分20年或30年定期給付,總計有多種組合,讓保戶完全能依照自身狀況來決定。
過去,台灣多數傳統的壽險商品,因為設計缺乏彈性,所以民眾無法將滿期金年金化,或是民眾即使投保年金險,但設計讓保戶的生存金起領年齡偏晚,雖然標榜可領到99或109歲,看似很划算,卻因領取時間久,每年可領取的金額變少,許多保戶在沒能領這麼多年的情況下,剩下沒領到的部分反而變成遺產。
但是,對於單身族而言,要做到的應該是「儘量將每一塊錢都用在自己身上」,因此,在規劃投保養老保險時,選擇這類屬於「自益型」商品非常重要,因為若是生存金給付方式缺乏彈性,就很可能出現無法把自己存的錢,留給自己使用的情形。
以中高齡準退休族、有資產或年終獎金可投入準備為退休金的民眾,可規劃到總繳保費的10%左右,例如計畫未來老年生活一年要領60萬元,即每月約5萬元生活費,總繳保費就約600萬元左右,若再搭配美元計價設計,以現階段宣告利率都還有約3%左右,就能再享有較高的增值回饋金,用以對抗通膨,持續增加未來可領取的金額。
(本文由中國人壽資深副總李正偉提供,記者葉憶如整理)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614》制度面不改,「不當銷售」不會止!
2021-04-15網路投保 前二月下滑22%
2021-04-11網路投保保費 去年大縮水
2021-04-11出遊買保險 布3防護網
2021-04-11理財線上/申請保險理賠 避免3大NG狀況
2021-04-10小叮嚀/非常態性繳稅 留意刷卡適用條件
2021-04-10刷卡登錄制眉角不少 先做功課
2021-04-10保費神卡變多 優惠車拚
2021-04-09《「我是有錢人」迷思613》個人的需求與利益,才是每一個投資理財決策的重點
2021-04-08親子理財教育 把握三階段
2021-04-06投保傷害險 職業類型異動須主動告知
2021-04-05保險小百科/回歸保險本質 化解保費懸崖
2021-04-05終身傷害險 給付倍數拉高
2021-04-05李崇言:年輕人善用投資型保險商品 小錢建構高保障
2021-04-05累積教育基金 宜設獨立帳戶
2021-04-04為孩子投保 首重醫療保障
2021-04-04信用卡百萬刷手 血拚力道猛
2021-04-03小叮嚀/信用卡消費 善用促銷 把優惠變大
2021-04-03信用卡綁定手機App 回饋賺更多
2021-04-03《「我是有錢人」迷思612》投資理財是整體規劃,絕不能只比費用高低!
2021-04-01兒童保險有「三好」 先賺第1桶金
2021-03-29退休金算盤/類全委保單 穩定退休現金流
2021-03-29家長請假顧病童 保險當後盾
2021-03-29幫小孩投保 掌握三大原則
2021-03-29專家教你保/單身族買養老險 挑自益型
2021-03-29保險小百科/慢性疾病痊癒 申請重新核保
2021-03-29《「我是有錢人」迷思611》「投資不設限」,才越有可能「獲利極大化」!
2021-03-25打疫苗住院 醫療險可賠
2021-03-21疫苗外溢保單 接種就有回饋金
2021-03-21貨幣制度演變 迎數位浪潮
2021-03-20小叮嚀/年輕人投資 五招必學
2021-03-20千禧世代接受度高 交易大增
2021-03-20理財平台升級 輕鬆卡位美股
2021-03-20《「我是有錢人」迷思610》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
2021-03-18專家教你保/投保房貸壽險 掌握三要訣
2021-03-15外送員傷害險 強打短天期
2021-03-15投保傷害險誠實告知職業 以免理賠打折
2021-03-15保險小百科/買家庭式保單 善用眷屬附約
2021-03-15退休金算盤/勞退自提 分紅節稅好康多
2021-03-15小叮嚀/反悔退訂 當心破財
2021-03-13支付上限…月收入22倍
2021-03-13信用卡奇招 買房刷訂金回饋2%
2021-03-1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