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算盤/買組合投資級債 安穩過晚年
張先生早年在美商廣告公司,享受過一段中國大陸崛起紅利,中年後轉換跑道擔任企業行銷督導,每年顧問費約百萬元,扣除生活支出後,大概一年可結餘20萬元儲蓄。
最近兩年大環境快速變化,讓張先生對工作漸感吃力,偏偏這波疫情兇猛讓他投資大幅縮水,打亂他的退休如意算盤與田園夢,眼看股市波動、疫情變化未定,短時間他不敢再投資股市,央行又降息讓存款利息變少。因此張先生找上銀行協助退休理財。
遠東銀行個金事業群產品開發部協理高宇宏認為,以準退休族來說,張先生沒有負債,收入水準不錯,財務狀況還算穩健,只是碰到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市場大幅動盪,股市大回檔,讓張先生的投資部位大受衝擊,資產淨值瞬間蒸發不少,這樣的狀況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時期頗為類似,當時不少投資人的資產也在短短幾個月內打了好幾折。不過,如果當下有做適度的資產調整,一到兩年後資產回復狀況其實也很不錯,甚至還有相當的正報酬。
因此張先生可以利用現在疫情衝擊狀況適度調整投資理財,善加規劃提高資產運用效率,還是有機會達到兩年後退休的目標。
高宇宏建議,張先生可以採兩階段來做金流規劃,第一階段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將台股與基金部位贖回的600萬元資金,採18個月的定期定額方式,布局美國股票型基金。
從過去經驗來看,投資人若在金融海嘯時期,也就是從2008年10月起每月開始扣款33萬元,扣到2010年3月,預估累積扣款金額約為594萬元,也就是經過一年半美國股市在貨幣寬鬆QE行情下的微笑曲線。
預估這段期間的定期定額可創造本利和將達1,100萬元左右,比張先生原本疫情之前價值1,000萬元資產,還要多出10%,資產回復率達百分百。因此現階段建議張先生應趁全球大降息與美國聯準會(Fed)無限QE,積極進行前述定期定額的資產回復計畫。
高宇宏表示,第二個階段為一年半後,張先生應該很有機會將基金資產累積至1,100萬元左右,外加這兩年每年結餘20萬元、一共40萬元的新台幣定存,這時建議張先生將手頭上的資產,以其中1,000萬元繼續投資理財,剩下的100萬元加上40萬元一起儲蓄,作為緊急預備金。1,000萬元的理財部位可以分為兩半,500萬元投資成熟國家高評等的債券基金,500萬元投資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券基金。
高宇宏分析,成熟國家高評等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券基金,可以每月分別帶來約2.5萬元與3.5萬元的利息收入,兩者合計每月約有6萬元,也就說張先生一年也將近可以領到72萬元左右的配息收入。
如此一來,雖然比不上退休前的年收入,但退休後少了社交活動費用,生活雖談不上富裕,但應付基本需求仍有餘裕,而且成熟市場高評等債券基金與新興市場投資級債券基金的波動度相對較小,長期而言,張先生不必過於擔心外在經濟環境變動衝擊,享受退休生活。
相關新聞
《「我是有錢人」迷思662》想要賺錢,先從「不賠」開始!
2022-05-19《「我是有錢人」迷思661》抓好重點、做對方向,才能安穩退休
2022-05-12專家教你保/用保險寵愛媽媽 撐起保護傘
2022-05-09保單活化 支應醫療照護費
2022-05-09保險小百科/禁止不當得利 降低道德風險
2022-05-09銀髮族防保險詐騙 三點不漏
2022-05-09《「我是有錢人」迷思660》集管帳戶—銀行信託部門的隱藏版全委代操服務
2022-05-05退休金算盤/母子基金投資術為理財加分
2022-05-02媽咪們保險規劃 醫療優先
2022-05-02媽媽們抓保費預算 精算家庭收入
2022-05-02保險小百科/意外險賠不賠 先看因果關係
2022-05-02專家教你保/善用投資型保單 避開三風險
2022-05-02女性存退休金 掌握四關鍵
2022-04-28《「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2022-04-28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2022-04-25三類照護保單 釐清理賠標準
2022-04-25評估長照投保需求…看三指標
2022-04-25保險小百科/未滿15歲身故 最高賠61.5萬
2022-04-25專家教你保/善用保險 降低財務風險
2022-04-25《「我是有錢人」迷思658》盲目跟進,投資理財恐怕難以有好結局!
2022-04-21國人退休儲蓄比率 高於全球
2022-04-20雇主未替勞工辦勞就保 罰
2022-04-18新生兒保單規劃 三點不漏
2022-04-18新生兒保險預算有限…可挑定期險
2022-04-18保險小百科/健康險理賠 包含既往症
2022-04-18專家教你保/保險業數位創新 服務再升級
2022-04-18投資強勢美元 可攻可守
2022-04-11保險小百科/生存滿期保險金 提供退休現金流
2022-03-21退休金算盤/綠債、多重資產基金 穩健存老本
2022-03-21專家教你保/輕熟齡世代 醫療險先補強
2022-03-21道路救援…信用卡贈送服務 限制多
2022-03-21汽車道路救援險 保障升級
2022-03-21女性保險規劃 醫療擺第一
2022-03-14強化兩大保障 紓解長壽風險
2022-03-14保險小百科/缺乏社會保險 應繳國民年金
2022-03-14專家教你保/善用保單借款 助你度錢關
2022-03-14《「我是有錢人」迷思657》現階段,做好防護措施,將比危機入市更為重要!
2022-03-10女性投資 面臨三挑戰
2022-03-09理財好望角/孩子唸公校沒有比較省,高學費家長算盤該怎麼打?
2022-03-08台灣女性七成自認經濟獨立
2022-03-08退休金算盤/全球複合債基金 可享穩定配息
2022-03-07三大類保險 躍市場主流
2022-03-07
熱門文章
《「我是有錢人」迷思662》想要賺錢,先從「不賠」開始!
2022-05-19《「我是有錢人」迷思661》抓好重點、做對方向,才能安穩退休
2022-05-12銀髮族防保險詐騙 三點不漏
2022-05-09專家教你保/善用保險 降低財務風險
2022-04-25自提勞退金 好處多多
2022-04-25專家教你保/用保險寵愛媽媽 撐起保護傘
2022-05-09保單活化 支應醫療照護費
2022-05-09媽咪們保險規劃 醫療優先
2022-05-02專家教你保/善用投資型保單 避開三風險
2022-05-02保險小百科/禁止不當得利 降低道德風險
2022-05-09《「我是有錢人」迷思660》集管帳戶—銀行信託部門的隱藏版全委代操服務
2022-05-05退休金算盤/母子基金投資術為理財加分
2022-05-02媽媽們抓保費預算 精算家庭收入
2022-05-02保險小百科/意外險賠不賠 先看因果關係
2022-05-02《「我是有錢人」迷思659》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
2022-04-28三類照護保單 釐清理賠標準
2022-04-25評估長照投保需求…看三指標
2022-04-25女性存退休金 掌握四關鍵
2022-04-28保險小百科/未滿15歲身故 最高賠61.5萬
2022-04-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