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醫療 題材火熱
聯合國「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預測,世界人口將在今年底達到80億,現今已有23個國家老年人口消費市場規模超越青少年消費市場,預估至2040年,將有近百個國家相繼往這波趨勢邁進。法人指出,人口趨勢與樂齡社會將為先進醫療科技市場開啟新篇章。
鋒裕匯理投信表示,觀察先進醫療科技產業基本面,過去醫療活動大多集中在醫療場域內,而疫情後的居家診斷模式、居家照護、遠距醫療、遠距術後恢復與長照趨勢,都為先進醫療科技企業帶來商機,例如:在智能醫療保健中採用雲端大數據、以醫院共享的加密格式儲存民眾健康紀錄,不僅能有效提高醫療保健服務品質,也加速醫療科技產業發展,整體醫療設備投資版圖的深度與廣度同步擴張。
此外,鋒裕匯理投信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第4季初始即震盪加劇,儘管全球經濟出現波動,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前100強上市公司總市值仍以35.2兆美元的水準創下新高紀錄。普華永道(PwC)根據全球上市公司今年首季的股票市值資料,列出全球市值最高的前100強上市公司,若按行業劃分,醫療保健企業共有16家公司,合計總市值達4.1兆美元,僅次於科技企業的20家、總市值11.99兆美元,顯示醫療科技為人類健康從預防、診斷到輔助,帶來更好的醫療與生活品質,進一步驅動醫療保健產業發展。
台新醫療保健新趨勢基金經理人黃俊晏預期,在未來世代中,隨著收入增加,消費者需要更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服務,再者,隨著全球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長,中高收入以上的民眾將更願意追求「醫療保健」與「預防保健」的「質」與「量」。另一方面,根據數據統計,在過去五年,醫療保健與預防保健兩者相關係數僅為0.56;顯示醫療保健結合預防保健的策略具有分散風險的效果,在股市上漲期間也更有動力。
鋒裕匯理投信表示,實績顯示當波段跌幅超過20%時,投入先進醫療科技龍頭股票,中長期表現不俗,且與其他資產類別相關性低,無畏景氣多空,建議投資人,不妨以此類資產作為長期投資的安心配置。
相關新聞
醫療型商品 利多護體
2023-01-16生醫族群 潛「利」十足
2023-01-10生醫商品 防禦優選
2023-01-03生醫基金 投資聚焦
2022-12-28全球生醫基金 有看頭
2022-12-26生醫產業 中長線有看頭
2022-12-22生技基金 題材一波波
2022-12-20美醫療產業 錢景可期
2022-12-19生醫基金十強 漲逾10%
2022-12-16生醫題材熱 布局優選
2022-12-14百達:生醫股長線看多
2022-12-13資源基金 績效搶眼
2022-12-13生醫基金 長線有戲
2022-12-08生技基金 利多一波波
2022-12-01原物料、生技族群 錢景可期
2022-11-30生醫基金 錢景亮
2022-11-29生技醫療基金 展身手
2022-11-24生醫產業 投資價值浮現
2022-11-22農業、水資源 商機 發燙
2022-11-21醫療生技類股 追漲抗跌
2022-11-17生醫基金題材豐 長線俏
2022-11-14生醫基金 題材一波波
2022-11-10醫療保健商品 錢景亮
2022-11-07生醫商品 Q4題材增溫
2022-11-02生醫類股 補漲可期
2022-10-31生技基金題材 一波波
2022-10-27生醫三利多 定期定額買
2022-10-25生技醫療 擁三大題材
2022-10-20生醫基金 資金避風港
2022-10-19先進醫療 題材火熱
2022-10-17生醫基金 績效亮眼
2022-10-17生醫商品 長線不看淡
2022-10-12醫療保健題材 錢景亮
2022-10-09生醫類股 利多加持
2022-10-09醫療保健股 優先布局
2022-10-04全球生醫俏 分批加碼
2022-10-03生技醫療股 錢景閃亮
2022-09-26醫療產業 資金簇擁
2022-09-22生技類股 亮眼
2022-09-20生醫基金 三題材熱炒
2022-09-19醫療保健類股 有潛利
2022-09-19醫療基金 抗震
2022-09-14
熱門文章
外資加碼亞股 最愛台灣
2023-01-16境內主動式基金 火熱
2023-01-18陸股前景 經理人叫好
2023-01-18金兔年基金祕笈/台股ETF逢低找買點
2023-01-17美債迎布局甜蜜點
2023-01-05債券ETF 有利可圖
2023-01-05投信:今年債優於股
2023-01-10投資級債 買氣大增
2023-01-17投資等級債ETF 抗震穩收益
2023-01-18新興股債 留意投資機會
2023-01-10大中華基金 績效耀眼
2023-01-18高息ETF 2023投資亮點
2023-01-01迎金兔年五大投信教戰/股7債3 壓歲錢增值
2023-01-17國泰兩檔ETF 有看頭
2023-01-16年終招財樹 三招養大
2023-01-17美REITs給「利」 逢低買
2023-01-16台股中小型 定期定額買
2023-01-16台股ETF除息列車 啟動
2023-01-03台股平衡型基金 跟漲抗跌
2023-01-16法人看日股基金 今年有戲
2023-01-13國泰兩檔ETF 1月30日除息
2023-01-16金兔年基金祕笈/科技股有望再展雄風
2023-01-17ESG企業債 穩中求勝
2023-01-05生醫族群 潛「利」十足
2023-01-10電動車當紅 四利多點火
2023-01-09美平衡型基金 列核心配置
2023-01-12台股基金 有戲
2023-01-09投資級公司債 核心布局
2023-01-10陸股帶勁 長線擁利多
2023-01-12黃金、銅市場 展望佳
2023-01-03電動車族群 馬力十足
2023-01-03主動型債券基金 有戲
2023-01-17錢進陸股 搭法人順風車
2023-01-17再生晶圓、伺服器鏈 聚光
2023-01-17基建、公用事業基金 抗震
2023-01-16股票型ETF 資金回籠
2023-01-16能源、資源基金 嗄嗄叫
2022-12-29金融股債 三利多撐腰
2023-01-12全球積極組合商品 抗震
2023-01-12等權重型ETF 存股族優選
2023-01-10AI基金 長線閃金光
2023-01-09能源類股 具吸引力
2023-01-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