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醫療股 法人按讚
2021年全球購併金融突破5兆美元,科技、健康醫療產業為兩大熱門主流,在一項最新調查也顯示不少空倉投資人伺機準備進場投資。今年雖受升息預期影響,科技、醫療產業股價紛紛跌落長期平均水準,但法人更形看好,在數位轉型的需求拉動下,產業發展可期,建議投資人逢低加碼相關基金。
據瑞銀最新季度《瑞銀投資者情緒調查》,全球15個市場 3,000 名投資者和 1,200 名企業主在調查中表示, 三分之二的投資者空倉比率達10%,其中近一半聲稱「等待合適的機會」;如要投資,六成投資者認為科技(63%)和醫療保健(59%)是極具吸引力行業。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聯席總裁 Iqbal Khan 表示,疫情將在未來幾年影響醫療保健行業以及數位化轉型,投資者在該等領域看到更多機會。但由於通膨高漲、升息即將到來,投資者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投入資金。
科技等相關產業向來題材不斷,據金融數據平台Dealogic統計,去年全球購併交易金額達5.54兆美元,年成長57%,改寫歷史新高。最熱門的五大領域分別是科技、健康醫療、不動產、金融、公共事業與能源,尤其是科技領域,交易金額年成長74%,達1.4兆美元。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去年購併熱潮湧現,反映三大市場環境,一是利率水準偏低,降低收購成本;二是疫情催化企業數位轉型、創新的壓力;三是對於景氣復甦的樂觀期待,促使企業、投資銀行和私募基金尋求購併機會。展望今年,私募股權基金目前手握資金超過2兆美元,且企業數位轉型與創新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之勢,預期資金仍將流向科技、醫療產業。基本面向上情況沒改變,建議投資人不宜貿然離場,特別是定期定額者,應持續分批布局,並觀察市況,逢低加碼。
群益NBI生技(00678)ETF經理人林孟迪表示,除併購題材外,新冠肺炎朝流感化可能性高,國際間也陸續朝向與病毒共存,由政策所帶動的疫苗剛性需求商機不容小覷,仍有利於相關類股表現。
相關新聞
生技醫療族群 可長抱
2023-03-30生技醫療 長線有潛利
2023-03-22醫療保健類股 五優勢吸睛
2023-03-06生技醫療 抗震優選
2023-03-02生醫基金 錢景可期
2023-02-22碳金商品 搶搭ESG列車
2023-02-22生醫基金 資金簇擁
2023-02-20醫療族群 掀補漲行情
2023-02-15AI題材夯 人氣紅不讓
2023-02-08生醫產業 長線有看頭
2023-02-02醫療型商品 利多護體
2023-01-16生醫族群 潛「利」十足
2023-01-10生醫商品 防禦優選
2023-01-03生醫基金 投資聚焦
2022-12-28全球生醫基金 有看頭
2022-12-26生醫產業 中長線有看頭
2022-12-22生技基金 題材一波波
2022-12-20美醫療產業 錢景可期
2022-12-19生醫基金十強 漲逾10%
2022-12-16生醫題材熱 布局優選
2022-12-14百達:生醫股長線看多
2022-12-13資源基金 績效搶眼
2022-12-13生醫基金 長線有戲
2022-12-08生技基金 利多一波波
2022-12-01原物料、生技族群 錢景可期
2022-11-30生醫基金 錢景亮
2022-11-29生技醫療基金 展身手
2022-11-24生醫產業 投資價值浮現
2022-11-22農業、水資源 商機 發燙
2022-11-21醫療生技類股 追漲抗跌
2022-11-17生醫基金題材豐 長線俏
2022-11-14生醫基金 題材一波波
2022-11-10醫療保健商品 錢景亮
2022-11-07生醫商品 Q4題材增溫
2022-11-02生醫類股 補漲可期
2022-10-31生技基金題材 一波波
2022-10-27生醫三利多 定期定額買
2022-10-25生技醫療 擁三大題材
2022-10-20生醫基金 資金避風港
2022-10-19先進醫療 題材火熱
2022-10-17生醫基金 績效亮眼
2022-10-17生醫商品 長線不看淡
2022-10-1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