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衛星資產配置 有訣竅
面對近來大幅下修的股票市場,投資人不免心慌慌,但若平時做好資產配置,即可有效降低資產波動風險。法人建議,核心、衛星資產的配置標的、目標、操作不同,以核心資產為例,平時占整體資產五至六成為宜,但遇市場大震盪時,可彈性拉高至九成以上。
資產組合中的標的可分為核心與衛星資產兩大類。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資深協理梁珮羚解釋,核心資產目的是追求長線報酬,並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大多採取定期定額策略。
衛星資產投資目的是提高報酬率,但相對得面臨較高風險、高波動,可依個人投資屬性調整,但投資比重不宜超過總投資額的五成,且須設定停損點及獲利滿足點。核心基金搭配衛星基金,才能建立完整的基金投資組合。
核心資金除用於資產配置,也適合作為子女教育基金或退休金規畫等中長期理財目標。積極型投資人可挑選股票型基金為核心基金,建議選全球型或美國等成熟國家基金;而風險承受度較低或是進入退休階段的保守穩健型投資人,核心基金可考慮美國平衡型基金或是債券型基金,波動風險較股票低,但又具備每月配息收益和長期資本利得機會。資產部位較高的投資人,則建議以全球型股票基金搭配債券型基金或平衡型基金。
對於投資人該如何選擇核心基金,梁珮羚提出三心法,一是投資人先了解自己的理財需求與風險承受度,二是認識投資市場的成長性與風險,第三是選擇短中長期績效表現穩健的基金。
至於衛星基金,通常期間為三至五年甚至一年以內的中短期投資,目的是追求較高報酬機會,以波動較大、投資屬性較積極的單一國家、產業、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為主,需做好停損點與獲利滿足點的短線進出操作準備,以免遇到市場震盪時,原本累積的績效變成紙上富貴。
安聯投信執行副總許家豪則認為,近期全球局勢動盪、不確定性大增,加上市場風格快速翻轉,投資人可以平衡型、多重收益成長策略等複合收益型資產為核心資產,同時把握趨勢機會的股票型基金為衛星資產,例如人工智慧等特定主題與產業基金等。
相關新聞
境內主動式基金 火熱
2023-01-18年終招財樹 三招養大
2023-01-17錢進金兔年 優選美股
2023-01-17產業型商品 納入配置
2023-01-17金兔年基金祕笈/台股ETF逢低找買點
2023-01-17金兔年基金祕笈/科技股有望再展雄風
2023-01-17迎金兔年五大投信教戰/股7債3 壓歲錢增值
2023-01-17迎金兔年五大投信教戰/高息、市值型商品 有潛利
2023-01-17再生晶圓、伺服器鏈 聚光
2023-01-17外資加碼亞股 最愛台灣
2023-01-16基建、公用事業基金 抗震
2023-01-16亞洲資產管理 商機大
2023-01-16全球市場觀測站/美科技股 不宜追高
2023-01-16固定收益商品 有看頭
2023-01-12全球積極組合商品 抗震
2023-01-12兔年理財 Q2布局股票
2023-01-12新興股債 留意投資機會
2023-01-10雙電題材熱炒 商機大
2023-01-10公用事業類股 動能強
2023-01-10投信:今年債優於股
2023-01-10多元布局 掌握輪動行情
2023-01-10台韓股市 外資搶補
2023-01-10AI基金 長線閃金光
2023-01-09電動車當紅 四利多點火
2023-01-09全球市場觀測站/陸股解封題材熱炒
2023-01-09美元計價基金 今年投資主流
2023-01-06三大安全策略 穩住收益
2023-01-06多重資產 提高勝率優選
2023-01-05群益投信展望Q1:資產配置 善用「RABBIT」策略
2023-01-05錢進基金 買點浮現
2023-01-03公用事業基金 定期定額買
2023-01-03精品族群 爆發力強
2023-01-03股債平衡 今年主旋律
2023-01-03數位基建 有潛「利」
2023-01-03多重資產基金 人氣火
2023-01-03實質資產 抗震力一流
2023-01-03三類商品 有利可圖
2023-01-03黃豆、黃金 後市有看頭
2023-01-03新供應鏈 長線動能強
2023-01-03AI新科技 四領域當紅
2023-01-03電動車族群 馬力十足
2023-01-03景氣下行...抗震商品吸睛
2023-01-01
熱門文章
外資加碼亞股 最愛台灣
2023-01-16境內主動式基金 火熱
2023-01-18陸股前景 經理人叫好
2023-01-18金兔年基金祕笈/台股ETF逢低找買點
2023-01-17美債迎布局甜蜜點
2023-01-05債券ETF 有利可圖
2023-01-05投信:今年債優於股
2023-01-10投資級債 買氣大增
2023-01-17投資等級債ETF 抗震穩收益
2023-01-18新興股債 留意投資機會
2023-01-10大中華基金 績效耀眼
2023-01-18高息ETF 2023投資亮點
2023-01-01迎金兔年五大投信教戰/股7債3 壓歲錢增值
2023-01-17國泰兩檔ETF 有看頭
2023-01-16年終招財樹 三招養大
2023-01-17美REITs給「利」 逢低買
2023-01-16台股中小型 定期定額買
2023-01-16台股ETF除息列車 啟動
2023-01-03台股平衡型基金 跟漲抗跌
2023-01-16法人看日股基金 今年有戲
2023-01-13國泰兩檔ETF 1月30日除息
2023-01-16金兔年基金祕笈/科技股有望再展雄風
2023-01-17ESG企業債 穩中求勝
2023-01-05生醫族群 潛「利」十足
2023-01-10電動車當紅 四利多點火
2023-01-09美平衡型基金 列核心配置
2023-01-12台股基金 有戲
2023-01-09投資級公司債 核心布局
2023-01-10陸股帶勁 長線擁利多
2023-01-12黃金、銅市場 展望佳
2023-01-03電動車族群 馬力十足
2023-01-03主動型債券基金 有戲
2023-01-17錢進陸股 搭法人順風車
2023-01-17再生晶圓、伺服器鏈 聚光
2023-01-17基建、公用事業基金 抗震
2023-01-16股票型ETF 資金回籠
2023-01-16能源、資源基金 嗄嗄叫
2022-12-29金融股債 三利多撐腰
2023-01-12全球積極組合商品 抗震
2023-01-12等權重型ETF 存股族優選
2023-01-10AI基金 長線閃金光
2023-01-09能源類股 具吸引力
2023-01-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