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季基金投資趨勢/資產配置 股七債三
市場面臨變種病毒、通膨、Fed恐將加快升息腳步等變數,加上股市位階來到高檔,預期市場震盪幅度加大。不過,市場仍具二大契機,包括經濟與企業獲利仍在復甦成長階段,以及若經濟有意外惡化情形,央行貨幣政策也隨之因應。
展望2022年,在通膨大環境下,唯有政策力挺、創新科技及具抗通膨優勢的不動產等產業,才具長線成長爆發力,台新投信建議股債基金比採70:30,看好ESG股債、美國REITs、創新科技、中國消費股將迎來長多行情。
台新投信表示,預期Omicron變種病毒對股市影響將消退。另外,Fed升息動作除抑制通膨,也顯示經濟景氣的熱絡,預期2022年企業獲利動能仍強勁,可望淡化升息衝擊,投資人可利用市場拉回整理,逢低擇優布局。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精選致力於環境解決方案、符合ESG概念之優質標的,聚焦電動車、智慧能源、永續農場與循環經濟四大投資主題,投資目標為「投資本基金每100萬美元相較於產業約可減50公噸約當碳排放量」,真正發揮地球永續的投資影響力。
該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當前環境面臨巨大挑戰,預估全球人口將從2020年77億成長至2030年85億人,2030年需要額外50%能源、40%的水和35%糧食,環境解決及節能減碳、企業永續經營已成為政府和企業顯學。
蘇聖峰指出,全球主要經濟體政府皆推動永續政策,如2021年7月歐盟執委會提出「Fit for 55」計畫,內含從氣候、能源、交通到建築、碳交易、土地、稅等12項政策;美國總統拜登重申競選承諾,提案中包含推廣1,740億美元的電動車市場;中國也推動減碳政策,十四五政策支持電動車、節淨能源等環保產業。未來唯有布局政策加持及永續發展的產業,才能掌握財富關鍵。
台新ESG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專注投資於ESG新興企業債基金,以高評級債為主,高收益債為輔,可望降低波動率,同時兼顧收益率。基金經理人尹晟龢表示,新興市場企業債殖利率5.08%、新興市場拉美債殖利率5.19%,目前仍處於低率環境下,新興市場債息收深具吸引力,因此持續獲得市場資金青睞。
近幾年ESG是全球的政策趨勢,ESG能顯示企業面對非財務風險時的韌性,也能鼓勵企業降低對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非傳統金融的風險。在全球監管機構要求、以及客戶需求成長情況下,ESG基金規模與市占率快速攀升,以歐洲為例,超過75%的壽險與退休基金表示,明年後將停止購買傳統基金,轉往投資ESG產品。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是國內規模最大並聚焦美國REITs的主動基金,每月穩定年化5.5%配息,長期以來績效表現優異,共計獲利四座金鑽獎。該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Fed對經濟前景持續樂觀,但更加警戒通膨上升的問題,而就歷史經驗來看,通膨環境反而有利美國商用不動產股票。
彭博統計,1995年以來,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大於3%時,MSCI美國REITs指數漲幅明顯優於標普500指數。主要在於REITs主要收入為不動產租金,股息收益較穩定,一般配息也較高,相對具保值力,此外,幾乎所有商業租賃契約都有防通貨膨脹的條款,租金會隨高通膨而增加,美國REITs具抗通膨優勢。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是全台首檔專注消費概念之中國A股指數基金,追蹤中証消費領先指數,掌握中國消費新熱點及中國內需成長趨勢。該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住房、醫療、教育是為中國家庭面臨的三座大山,占中國消費支出近一半,在官方積極調控下,有望減輕來自「三座大山」的壓力,當可支配收入進一步上升,幸福感和安全感將不斷增強,未來人民不僅「能」消費,並且「敢」消費。
此外,中國力推的共同富裕遠景規劃,估算未來15年,中產階級人數有望從4億倍增至8億人,將促進消費擴容,而中國最終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遠低於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消費產業商機龐大。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2023第4季基金投資趨勢/日龍頭企業犀利 重押五成資金
2023-09-21多元資產配置 降風險
2023-09-21資訊科技基金 績效靚
2023-09-20布局多重資產 穩中求勝
2023-09-202023第4季基金投資趨勢/五成資金買股 搶氣候變遷商機
2023-09-19基建類股 Q4漲相佳
2023-09-18Q4布局 優選高人氣
2023-09-18多重資產配置 提升勝率
2023-09-18全球市場觀測站/印度股彈升 長線可期
2023-09-18平衡型商品 攻守兼備
2023-09-13基金操盤手/終極版ESG投資 竄紅
2023-09-13多重資產基金 買點到
2023-09-13月配息股債商品 火熱
2023-09-12多元配置 抗波動利器
2023-09-12跨國組合型產品 穩健
2023-09-12政策紅利股 第4季聚光
2023-09-12電動車商品 後勁十足
2023-09-12六檔主動式基金 績優
2023-09-11REITs、AI股 投信按讚
2023-09-11半導體、電動車 長線俏
2023-09-11「雙新」族群 有利可圖
2023-09-11全球市場觀測站/美非投資級債 有看頭
2023-09-11買市值型基金 盯五面向
2023-09-07配置多重資產 提升勝率
2023-09-07永續高息基金 成為投資新趨勢
2023-09-07ESG債題材熱炒 人氣不減
2023-09-05資產配置 對準四大投資趨勢
2023-09-05高股息新兵 贏家出列
2023-09-05錢進股市 三方向布局
2023-09-04全球市場觀測站/邊境市場債 有亮點
2023-09-03AI浪潮淘金 鎖定美台供應鏈
2023-09-01多重資產商品 抗波動
2023-08-31AI掀浪潮 科技股前景亮
2023-08-31電動車題材 不褪色
2023-08-31多重資產配置 穩中求勝
2023-08-30錢進債券 年底前是甜蜜點
2023-08-30投資級商品 進場時機到
2023-08-30組合基金 攻守兼備
2023-08-30目標風險基金 退休幫手
2023-08-29低碳轉型商品 投資焦點
2023-08-29基金操盤手/革命性商機 六產業利多
2023-08-28新消費題材 潛利十足
2023-08-28
熱門文章
投資高息ETF 留意兩訣竅
2023-09-22台股五強 近一年漲100%
2023-09-20多重資產配置 提升勝率
2023-09-18印度、越南基金 犀利
2023-09-19印度基金 熱力四射
2023-09-20境外股票基金 大失血
2023-09-19墜落天使債 進場時機到
2023-09-19台股高股息ETF 人氣熱
2023-09-18高股息ETF 人氣發燙
2023-09-18科技非投等債 有利可圖
2023-09-18日股基金 熱度不退燒
2023-09-18全球股票型ETF 買點到
2023-09-20印度基金 放眼中長期
2023-09-18投資級金融債 擁雙優勢
2023-09-19科技基金績效排名 洗牌
2023-09-20印度基本面靚 吸金力強
2023-09-21主動式台股商品 人氣減
2023-09-19基建類股 Q4漲相佳
2023-09-18股票型ETF 錢潮湧現
2023-09-18美國長照REITs 後勁十足
2023-09-18五檔台股ETF 規模翻倍
2023-09-12台股趨勢題材…亮點
2023-09-18績效十強 今年賺逾55%
2023-09-21AI、電動車ETF 長線閃亮
2023-09-21美投資級債 打聚光燈
2023-09-12錢進低碳ETF 搶搭商機
2023-09-21美國長照REITs 有戲
2023-09-19資訊科技基金 績效靚
2023-09-20生技中小股 逢低進場
2023-09-19原油ETF 投資人追價
2023-09-19醫療股CP值高 力拚補漲
2023-09-18台股基金 人氣不退燒
2023-09-212023第4季基金投資趨勢/日龍頭企業犀利 重押五成資金
2023-09-21巴西股市10月漲相佳
2023-09-20Q4布局 優選高人氣
2023-09-18債券商品 進場良機來臨
2023-09-222023第4季基金投資趨勢/五成資金買股 搶氣候變遷商機
2023-09-19非投資級債 法人按讚
2023-09-19聯博:美醫療、消費股 可留意
2023-09-21專家看台股大盤 Q4有轉機
2023-09-21錢進美國 緊盯兩數據
2023-09-18法人:陸股落底訊號浮現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