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產業基金 三招有賺頭
產業型基金為基金市場熱門基金類型,產業型基金波動大,適合追求風險的投資人,在投資產業型基金時,切忌趨之若鶩,可先以毛利率、趨勢發展等觀察指標了解產業周期,並進行不同產業搭配,投入後保持耐心,不輕易出場。
產業型基金的投資方式,主要集中在單一產業,因此缺乏風險分散,使得該產業的表現高度影響基金績效,整體波動及風險高。
投資布局該從何下手?柏瑞投信指出,首先,投資產業基金最忌諱趨之若鶩:當某一特定產業釋出過多好消息,進場卻可能是在最高點,因此,莫跟著別人搶進。
第二,應鎖定某一特定新興產業基金。在觀察其投資的可能性和未來發展性之後,仔細衡量是否值得投資,只要投資前有徹底研究,對該特定產業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就易掌握產業的景氣循環狀況,才有機會參與完整的波段行情。同時要保持耐心,以長線投資、秉持初衷,若當初評估的理由並未改變,就不可輕易出場。
第三,產業型基金投資獲利可能大於一般型基金,但景氣變化容易造成產業型基金起伏不定,保守型投資者不宜投資,積極型投資者應分散投資。
第一金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王源錦補充,產業型基金與發展趨勢、景氣循環等兩大因素連動性高,投資人首先應熟悉該產業發展現況,審慎評估其為短期的周期循環,亦或中長期的趨勢轉變;若偏向後者,才適合進場布局。
按照產業趨勢的發展周期,可細分為「技術萌芽」、「技術應用」、「應用萌芽」、「應用成長」、「技術成長」、「應用成熟」、「技術衰退」、與「應用衰退」等八個階段,在前三期統合為「萌芽階段」,第四、五期為「成長階段」,第六期為「成熟階段」,第七、八期為「衰退階段」。
成長和成熟階段都是值得進場投資的時點,若應用成熟化後,技術沒有進一步升級,而被其他更先進的技術取代,原有的技術衰退,產業趨勢即進入衰退階段,投資人就要留意高檔修正的風險。
毛利率是一項觀察指標,如果競爭者眾,而且技術未能升級,市場流於價格競爭,毛利率不斷下滑至幾乎無利可圖,代表產業進入衰退階段,投資人應當避開。
王源錦強調,產業型基金存在一定的波動性,適合願意追求風險的投資人,並且依照不同的風險屬性,決定配置的比重,舉例來說,積極型投資人可配置七~八成,穩健型投資人配置五~六成,保守型投資人則可配置二~三成。
相關新聞
新春財滾財 台港陸股別錯過
2021-01-23年終買基金 優惠大放送
2021-01-22股票、大宗商品 經理人喊進
2021-01-21投信商品定期定額 扣款金額、筆數寫雙高
2021-01-21特別股兩優勢 資金青睞
2021-01-21ESG投資需求 加速成長
2021-01-20內需消費、太陽能 靚
2021-01-20數位基建商機 發光
2021-01-20跨國組合商品 靈活配置
2021-01-19ESG概念基金 熱翻天
2021-01-16安盛展望今年景氣 科技股將成投資重點
2021-01-14分散配置 降低波動
2021-01-13創新型標的 投資優選
2021-01-13亞洲科技基金 納核心配置
2021-01-13科技醫療股 長線優選
2021-01-13特別股基金 收益誘人
2021-01-13全球市場觀測站/巴西、俄股 潛力十足
2021-01-11基金十強 科技最風光
2021-01-11投信:今年5G、AI、電動車加持 科技基金績效竄高
2021-01-08基富通推出申購優惠
2021-01-08近十家投信推定時定額優惠 享零手續費
2021-01-082021投資 投信教戰/保德信:USA心法 提升勝率
2021-01-082021投資 投信教戰/景順:資產配置 有三劇本
2021-01-08配息商品 成投資顯學
2021-01-07目標風險組合商品 吸睛
2021-01-07掌握3E法則 提高勝率
2021-01-07美十年債殖利率再突破0.95% 短線留意美補選結果
2021-01-06美中對抗 炒熱半導體
2021-01-06內需股強勢 投資焦點
2021-01-062021投資教戰 專家:拋美元 抱新興永續資產
2021-01-05配置多重資產 提高勝率
2021-01-05數位娛樂股 防禦力強
2021-01-05美股基金 蟬聯吸金王
2021-01-05陸股磁吸資金 去年稱冠亞洲
2021-01-05挑選金雞 謹記三要訣
2021-01-02尖牙股、ETF 績效亮眼
2021-01-012021投資 科技基金主秀
2021-01-013R×3D 下季布局主軸
2020-12-315G聚光 躍投資主旋律
2020-12-31智能車基金 強力吸金
2020-12-31迎接2021 美股展開元月效應機率高
2020-12-30槓鈴式配置 分散投資風險
2020-12-30
熱門文章
挑戰最高配息率!中信高股息ETF殖利率8%
2021-01-13台積概念ETF 人氣爆棚
2021-01-18房市看好 首見REITs辦現增
2021-01-02新興亞股 績效稱王
2021-01-22新興美元債 三大利多護體
2021-01-04高股息ETF 留意二風險
2021-01-12黃小玉行情飆 飼料、油脂跟漲
2021-01-13美股走長多 科技聚光
2021-01-21黃豆ETF 錢景閃亮
2021-01-20恒生科技指數創新高 統一獨家恒生科技指數ETN飆漲
2021-01-20六檔台股基金熱 去年淨申購逾億元
2021-01-21陸股帶勁 連十周吸金
2021-01-12亞洲高收債 法人按讚
2021-01-22電動車基金 題材火熱
2021-01-12兩檔原型ETF 躋身漲幅十強
2021-01-22印度基金 績效紅不讓
2021-01-14機器人族群 投資優選
2021-01-22生醫基金 長線釣大魚
2021-01-20東協股市 補漲行情燒
2021-01-2177檔台股基金 漲贏大盤
2021-01-19全球市場觀測站/新興亞股 資金青睞
2021-01-18台股基金 逢回找買點
2021-01-20港股補漲 新科技吸睛
2021-01-22中信三檔配息ETF 開募
2021-01-20年終買基金 優惠大放送
2021-01-22美高收債展望佳 擇機進場
2021-01-08三類債券基金 錢潮湧入
2021-01-19中信全球收益ETF 19日開募
2021-01-14ESG概念基金 熱翻天
2021-01-16ESG高收債 穩中求富
2021-01-18大中華基金 買氣強強滾
2021-01-22亞高收債 連十周吸金
2021-01-21台股高配息基金 投資寵兒
2021-01-02主動式台股基金 去年增胖807億
2021-01-18亞高收債 擁三大優勢
2021-01-19印度企業財報靚 股市搶鏡
2021-01-21印度股吸金力道轉強
2021-01-19美股走多 科技扮主流
2021-01-15恒生科技指數、台幣雙強 統一恒科ETN創掛牌後新高
2021-01-13美高收債 雙優勢護體
2021-01-22投信商品定期定額 扣款金額、筆數寫雙高
2021-01-21ESG投資需求 加速成長
2021-01-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