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達:加碼亞太、歐股
百達資產管理發布投資展望指出,今年面對疫情及通貨膨脹變數,謹慎樂觀看待股市前景,維持加碼歐股及亞太(日本除外);減碼債券,尤其不看好美國高收益債及投資等級債,但看好中國債的投資吸引力。
百達商業周期指標顯示,全球經濟有望在2022年成長4.8%。百達上調美國的經濟成長預測,因為美國的製造及服務業正在強勁復甦,預期未來數個月就業成長強勁。不過,價格壓力比預期更強大持久,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在6月開始升息。
百達對美股維持中立的立場。如果Omicron是溫和的變種,則經濟成長可能再次向前邁進。美股企業獲利佳,利潤率有韌性,美國小型股特別有吸引力,因為受惠於美國的經濟復甦,且價值與大型權值股相比處於歷史低檔。
百達看好歐股,預期歐元區今年經濟將成長4.4%,高於市場預期。百達對於日本則維持中立。日本疫苗推廣進展順利,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指標、住房市場數據都不弱,未來數個月應會受惠於日圓走軟和新的財政刺激措施。
至於新興市場,百達只看好亞洲,但對中國維持中立,對於亞股以外的新興市場則是減碼。中國的貨幣政策轉向謹慎擴張,最嚴重的營建商危機可能已經過去,有利成長前景改善。
在債券方面,百達不看好成熟市場,公債更是欠缺吸引力。中國公債是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主要是因為通膨仍在可控範圍內,且中國的公債殖利率約3%,仍然有吸引力。
至於產業配置,百達減碼特定的防禦性產業,如核心消費品和公用事業,持續看好周期性價值產業,如金融及房地產,也看好能受惠於疫情及疫後復甦的產業。另外,百達對於科技股則繼續保持中立。就貨幣而言,百達模型顯示,短期內美元可能續升值,但長期看,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成長差距將縮小,削弱美元。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各投資機構或媒體提供,純屬研究性質,僅作參考,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聯合新聞網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相關新聞
印度股市 投資價值浮現
2022-05-18東協三國 外資撐腰
2022-05-17日股基金 三多加持
2022-05-17越南股市 外資有信心
2022-05-12印度股打底 買點浮現
2022-05-12美科技基金 買點浮現
2022-05-015月亞股基金 法人按讚
2022-04-27全球新興股基金 人氣旺
2022-03-29科技基金 人氣回籠
2022-03-24成長題材 重獲法人青睞
2022-03-24亞股四優勢 印度最亮眼
2022-03-18美股商品 長線買點到
2022-03-18全球基建類股 擁政策優勢
2022-03-18科技基金 買點浮現
2022-03-14科技股 長線勝率高
2022-03-08美股前景 53%散戶悲觀
2022-03-08特別股夠利 抗通膨優選
2022-03-08俄、烏亂局 台、韓、印度失血
2022-03-08新興市場 資金簇擁
2022-03-08美科技股 潛力十足
2022-03-06智能車基金 錢景閃亮
2022-02-28全球科技股買點浮現
2022-02-28投資科技股…瞄準雙核心
2022-02-28科技股跌深 法人喊低接
2022-02-25長期投資 瑞銀五招教戰
2022-02-24特別股雙多 買點浮現
2022-02-24新興股商品 擁三優勢
2022-02-24AI基金 法人喊加碼
2022-02-24跨國投資多重資產 火
2022-02-24東協股市雙優勢 錢景亮
2022-02-13印度股展望佳 定期定額買
2022-02-13拉美商品 績效逆勢紅
2022-01-28美股基金 中長線買點到
2022-01-23科技股有料 後市閃亮
2022-01-23特別股雙優 資金避風港
2022-01-23AI應用爆發 基金可長抱
2022-01-19AI機器人產品 錢景亮
2022-01-12公用事業基金 進場時機到
2022-01-06AI產業迎新基建商機 工業設備需求激增
2022-01-06印度基本面佳 後市看俏
2022-01-06AI、汽車科技股 可加碼
2022-01-06美ESG菁英股 2022主打星
2021-12-31
熱門文章
越南股市 外資有信心
2022-05-12美國股債 布局時機到
2022-05-12電動車鏈 商機爆發
2022-05-12科技股聚光 逢低進場
2022-05-17REITs ETF來了 配息穩定
2022-04-28電動車鏈 錢景看俏
2022-05-10綠氫崛起 再生能源黑馬
2022-04-24全球市場觀測站/美價值股 閃亮
2022-05-15半導體ETF 將添新兵
2022-05-12多重資產布局 穩中求勝
2022-05-15特別股「夠利」 逢低進場
2022-05-12美短債抗震 避險資金愛
2022-05-17年輕人第一檔基金 首選台股
2022-05-14金融震盪 四招迎戰
2022-05-10原物料資源商品 吸金
2022-05-18電動車鏈長多 伺機卡位
2022-05-18非投資級債 價值浮現
2022-05-15台股基金 蒸發500億
2022-05-17優質基金 三面向挖寶
2022-05-10投資級公司債 醞釀反彈
2022-05-17台股基金 醞釀反彈行情
2022-05-15台股基金規模 4月銳減逾12%
2022-05-17東協三國 外資撐腰
2022-05-17固定收益型 熱錢湧入
2022-05-17ETF吸金 衝向200億
2022-05-19全球型股票ETF 失血
2022-05-17印度股打底 買點浮現
2022-05-12三類主動基金 申購熱
2022-05-18債券商品 買氣承壓
2022-04-26陸股ETF反彈 分批布局
2022-05-11永續高股息 長抱優選
2022-05-17基建基金 法人喊加碼
2022-05-18台股商品 逢低進場
2022-05-17三類基金投資人 留意稅事
2022-05-17日股基金 三多加持
2022-05-17電動車概念股 正夯
2022-05-18台股高息基金 抗波動
2022-05-11REITs抗通膨 穩穩賺
2022-05-025G概念股 迎反彈行情
2022-05-18陸股基金 迎政策利多
2022-05-18新興債 長線價值浮現
2022-05-09印度股市 投資價值浮現
2022-05-1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