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錢人」迷思704》小心「鋸箭法」,傷害了整個投資理財大計!
在《厚黑學》這本書中,有一個關於「鋸箭法」的故事是說:有人中了箭,請外科醫生進行治療。結果,那位醫生只把露在外面的箭杆鋸下,就開始索取報酬。病人反問他,你還沒把箭頭取出吶?沒想到這位醫生卻回答道:那是內科的事,你應該去找內科!
話說每年的5月,照例是國民該盡「報稅」義務的日子。這段期間,當然會有滿多「應景」的各種節稅秘技。但關於其中一篇文章的內容,卻與以上「鋸箭法」,有著異曲同工的概念。
例如文章中提到「投資太陽能電廠」、「選擇註冊地在海外的基金」、「屬於海外所得的KY類股票股利」、「改用個股或台指期貨參與除權息」,以及「自提勞退」等,都具有節稅的優勢。
若讀者細心了解,類似這種投資理財上的「鋸箭法」建議,還滿常在大眾媒體上出現。根據筆者多年的觀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錯把單一的投資,當做是理財的全部。
假設沒有進行全面性的思考及規劃,任何單一的投資或理財行為,將會對一般大眾的整體投資理財結果,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通常,投資理財的「鋸箭法」,會有兩大錯誤迷思:
其一就是:某項投資的確有賺到錢,但卻無視在其他方面產生虧損。其最知名的案例,就是國人投資海外高利金融商品(高收債基金、高利定存,或兩者相結合的金融標的…等),常常是「賺了利差,卻大大賠了匯差」。
就以最近一陣子,國內非常流行的高股息ETF為例。假設投資人仍有固定的月薪收入,那每月、每季或每半年、一年的配息,多半會在「既然是天上掉下來的意外之財,不如拿去消費算了」的想法下花掉,最終都無法把錢存住。
當然,也會有不少「專家」會說:誰說配息一定會花掉?只要再把它投入原標的「繼續投資」就好啦~話是沒錯,但是根據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教授的說法,這種「領到配息再投入」的說法,一點都禁不起實地的檢視與考驗。
他特別強調,由於國內資本利得不課稅,但利息卻要課稅。所以,就算將高股息ETF所領到的配息「再投入」,會有「配息課稅(單筆超過2萬元,還會被扣健保補充保費)」、「再投入時的手續費」,以及「再投入的擇時風險(可能剛好在價格高檔)」三大缺點。如此一比較,讀者還會相信,「購買高股息ETF、固定領取配息再投入,其投資結果與買一般非訴求高股息ETF,是『一樣』的」嗎?
再例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7種「節稅方法」,民眾若照做,也的確是能節到一些稅。但是,每一項的「方法」,全都伴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例如投資過於集中(太陽能、KY類股)的風險、投資海外必有匯兌及挑選錯誤標的的風險、投資高槓桿操作期貨或選擇權的風險…等。
就算是「自提勞退」這一招,也不保證每一個人的節稅效果都一樣,且勞工還必須面臨「勞退基金操作績效極低」的風險…且當以上風險發生所產生的損失,高於民眾從中所獲得的「節稅金額」之際,民眾又該如何算這筆帳呢?
正因為如此,這也是為什麼筆者,會把這些「方法」稱為「鋸箭法」的原因。因為對於市場上大多數,提供這類「鋸箭法」投資理財建議的所謂「專家」來說,他們並不是從個人或家庭的角度,提供整體性的理財規劃建議,而只是單純看某一投資或理財行為,到底能提供當事人多大的「獲利」,卻沒有想到做了這項決定之後,整體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副作用」?
其二是「錯把投資當理財」,並且認定只要「投資有賺錢」,就代表理財成功,一輩子就可衣食無虞。但事實上,投資(決策)只是理財規劃當中的一個小小環節而已。正如同節稅,也是理財規劃當中,必須整體進行考量的變數之一。
如果以一支箭為例,完整的箭,就是理財規劃,而不論是投資、儲蓄、節稅、收支管理、保險(風險規避)…,甚至創業等,全都只是那一整支箭上的一小部分而已。
只不過,國人向來就只重視及關心「可以積極賺錢」的「投資」或「創業」,幾乎完全不重視那些,無法「積極生利」的項目。不論是民眾或提供建議的人(例如銀行理專),反正只要能告找到短期內,投報率最高的那檔金融商品就好,根本不管它能否對當事人的整體理財規劃,產生什麼正向的影響?
在這種「將投資當做理財來看」的思惟引導之下,一般大眾或是提供投資建議的人,多半不會從長遠及整體性的方式做決策,反倒是更助漲了「短進、短出」的投資行為。
舉例來說,錢一會兒瘋短天期年化報酬率(IRR)高於定存的儲蓄險,又忽而轉到配息率高於銀行定存的(外幣計價)高收債商品,再又全都擁入短天期美元定存或短期公債…以上這些投資,全都是短線操作,從來沒有所謂的「長期規劃」可言。
正因為如此,市場三不五時,便會出現一波「投資標的大搬風」。但萬變不離其宗:民眾轉換的唯一條件,就是「表訂預期投報率」最高,至於這個「預期投報率」是否保證拿得到、會不會有投資風險、中途需要用錢須解約,是否有額外成本、資金到期後的再投資風險…,都不在考慮之內。理由很簡單,民眾的心裡就只有「短線投資賺取高報酬」,並沒有短、中、長期的整體理財規劃大計。
然而,就如同「鋸箭法根本無法解決病人問題」一樣,假設一般大眾不能建立起正確的整體理財規劃概念,單純只把投資當理財來看,做任何決策時,也完全不考慮其可能的副作用,恐怕最終的結果,也很難讓人滿意。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