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錢人」迷思700》AI趨勢狂潮之下,能「動手」及「有創意」的人才不會失業

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前幾天,筆者看到一則有關美國高中生最佳職業的新聞。裡面提到即使美國科技業裁員潮一波接一波,但根據MLIV Pulse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仍認為科技業是高中生的最佳職業選項,因為隨著科技的進展,加上人工智能(AI)的出現,都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自從ChatGPT引爆熱潮之後,每天都有不少人談論與其相關的議題。話題除了它又能做出什麼「展現驚人智慧」,或是「製造出引發笑料」的新聞外,一般民眾最為關心的就是在於:ChatGPT(或是整個AI機器人產業)會不會導致自己未來失業?

聊天機器人ChatGPT成為全球瘋潮。路透

特別是筆者最近與朋友聚會中,話題多少都會提到:ChatGPT再這樣發展下去,以它能書(寫作)、能創作(作曲、攝影及繪畫)、能寫程式,甚至能夠進行醫療診斷及開藥,那未來不是所有工作,都會被它給取代?

儘管在《AI威脅(The AI Economy:Work, Wealth and Welfare in the Robot Age)》一書中,身為倫敦最知名的經濟學家,以精準的預測能力廣為各界稱道,同時有「智者」之名的作者Roger Bootle曾提及:機器人與AI革命將會提高我們的生產力,並且在整個過程中,還可能增加消費與休閒生活。只不過,沒人希望自己未來「沒工作可做」。所以,現階段民眾最關心的就是「哪些工作不會被AI機器人給取代」?

對此,雖然筆者並不是擁有能精準預知未來的算命先生(fortune teller),卻想在此試著把之前所看過的幾本,討論AI科技與就業書中的重點,與所有關心未來就業狀況的讀者一同分享及參考。

總的來說,AI機器人可能會取代現有工作,大概會有以下幾大方向及重點:

一、工作內容完全機械化、一再重複。例如Roger Bootle 就認為,未來經濟市場的輸家,恐怕將是那些原本從事「機械化工作」的人。或者是本身在與人合作方面,表現的就像機器人般「完全不知變通的人」。

他表示很多人有所誤解,其實最容易受到機器人與AI威脅的工作類型,並不是經常提到的「體力勞務」,反而是那些在基層崗位,機場櫃台的登機人員或是翻譯和口譯工作,都可能會面臨職場逃汰。

另外在高階管理崗位,目前基金管理的許多工作,也可以交由AI應運程式;至於房地產估價師,也同樣將面臨恐遭AI取代的風險;又或是日常的法律工作現在可以由AI來執行…

Roger Bootle表示,現階段許多遭受AI威脅的工作類型,多半都是「技術適中」的「非體力」工作活,這類工作通常擁有相當不錯的報酬。相較之下,未來對於「基本體力勞工」的需求可能維持良好。所以他認為,從事這類工作的人應該仍能獲得(適度的)較高待遇。特別是AI革命在某程度上,能夠改善這些工作者的地位。理由是:隨著收入與財務的增加,他們對於服務的需求也會跟著增加。

Roger Bootle以「家務工作」為例,仍有可能成為未來就業的主要來源。儘管目前許多人,已經僱用某些類型的家務人員,特別是清潔工和保母。但是,現今富裕的中產階級,最缺乏的是時間而非金錢,所以,他們可以輕易僱用至少一名家務幫傭以及添購幾台家事機器人。也許是不定期進駐在家中的兼職人員,來完成一連串的家事服務,包含採購、開車接送…等工作內容。

二、中階工作消失最多。《不工作的世界(A World Without Work)》一書的作者Daniel Susskind就表示,從1980年代開始,新科技似乎可以同時幫助低技能與高技能勞工,但弔詭的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中等技能勞工,卻絲毫沒有受益。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兩極化」或「空洞化」。

Daniel Susskind強調,許多經濟體(國家)在傳統上,曾經擁有數量龐大的中產階級。在過去,它們能為中產階級提供薪資優渥的工作,但這種情形卻漸漸消失。如今在許多國家,高薪的專業人士、管理階層佔總體就業市場的比例變高,同時,低薪的護理人員和清潔工、教師和健康醫療助理、保全和園丁、服務生和美髮師也增加,不過中等收入的秘書、行政人員、生產線員工與業務員卻減少了。

三、許多工作只是「部分內容被取代」,而不是全部。專門研究人工智慧與科技對社會、工作的影響的Daniel Susskind,曾在其所寫的《不工作的世界(A World Without Work)》書中堅定地預言:除了核武戰爭或大規模環境崩壞等毀滅性的災難降臨,「任務侵佔(機器接受原本由人類一手包辦的手做、認知與情感能力任務)」的現象似乎肯定會發生。

當然,Daniel Susskind也不忘補充,即使機器效能越來越大,但卻不代表世界各地接受它們的程度「會一樣高」。他所持的理由之一是「任務不同」。正由於「不同的經濟體是由差異極大的職業類型組成,而有些職業的任務比較難被機器取代」,因此,某些科技在一些地區(人均國內生產毛額比較低的窮國),往往會面臨比較高的「自動化風險(指經濟體中所有被自動化取代的機率超過70%的職業佔整體的比例)」。

Daniel Susskind引用2017年,管理諮詢商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研究的發現,實際上只有不到5%的職業,是可以被現有的科技完全自動化;另一方面,超過60%的職業是由許多任務組成,其中至少30%是可以自動化的。

換句話說,極少職業可以完全由機器接管,但是,多數職業至少有一定比例的環節,將可以交由機器代勞,理由就在於:大多數職業都不是由單一任務組成—例如:律師不僅要上法院出庭、外科醫師不僅得進開刀房動手術,新聞記者也不僅是撰寫有觀點的原創報導而已。

Daniel Susskind引述麥肯錫顧問公司報告中的解釋指出,任何一份工作中最不容易受自動化影響的,就是創造力和認知情緒。以美國經濟為例,其中只有4%的工作需要創造力,但需要「感知情緒」的工作則有29%。而他則是再加上第三項—運用常識的能力。

對此,「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的論點也與麥肯錫有些相似,因為,「大多數的工作很難實現自動化」,且需要創造力、複雜的推理能力、社交力,以及在非系統化工作環境中勞動的能力。

Daniel Susskind綜合上述觀點便指出,他預期在未來仍然有一些領域,並不會直接受到AI的影響,像是新聞、廣告、各式宣傳、藝術、音樂及設計,這些極具創意性的行業。

四、不同國家的工作取代不同。Daniel Susskind認為AI機器人不會全面取代所有工作的理由之二,便是「成本不同」。這是因為,企業在考慮使用機器,來讓某一項任務自動化是否更有效率時,真正重要的,並不只是機器的生產力是不是比人高,也要同時考慮它的成本是不是比人工昂貴?

Daniel Susskind表示,假設在某個特定的地區的勞力非常便宜,那麼即使機器的生產力很高,採用相對昂貴的機器似乎就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這種推理足以解釋:為何會有人會認為像清潔工、美髮師和桌邊服務生等低薪職業的自動化風險較低。其理由不只是他們的工作,多半被歸類為「非例行」任務,更因為這類工作的薪資往往較低,所以特地打造機器取代人力的誘因遠低於其他工作。

Roger Bootle引用專家的說法解釋:「購買一台工業機器人需要花費10萬美元以上,但後續在使用期限內,可能需要再花4倍的錢來編程、訓練和維護,在整個機器人『職涯』裡總共要花費50萬美元,甚至更多。使用機器人需要固定的投資,該項投資則取決於是否值得。常見的考量有:設備成本、維護費用、報酬率、財務成本和風險,也包含了老舊報廢的風險。最後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素:即使機器人在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技術發展仍持續進行中,隨著軟體和關鍵設計的改良,舊有的機器人將慢慢失去價值,甚至失去所有價值。只要機器人需要成本,那麼即使機器人在技術上具效能,人類仍舊有機會戰勝它。機器人成本越高人類就越有機會勝出。從技術上來說,當機器的成本越高,人類所賺的工資也就越高,但人工仍舊是相較低廉的選擇」。

Daniel Susskind認為,只有「例行任務(人類可以很容易說明某一項任務的操作原理,也就是在執行任務時,是依賴容易用語言表述的『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才能「自動化」,也就是被機器給取代。但是,如果是得憑藉像手感這種無法言傳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就不是「例行任務」,也就不容易被機器給取代。

所以結論是,個人認為未來AI不能取代人類的,恐怕還是在於「精巧手藝」及「必須現場實際操作或製造」這兩項。那麼,未來屬於「精巧手藝」或「必須現場實際操作或製造」的工作,會有哪些呢?筆者歸納整理出以下三大方向:

一、在人類身上施作的技術或勞力。根據Roger Bootle的說法,人類都擁有超越機器人與AI的絕對優勢,包含手部靈活度、情商、創造力、應變力,以及最重要的「人性」。而這些特質,將可確保在AI經濟時代,仍有大量人類可以做的工作。

個人認為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醫傷科的徒手治療、針灸及複健。另外,讀者能夠想像園丁及水電工,可以由機器人完全取代嗎?例如Roger Bootle就預言:在可預見的將來,許多技術成分較高的體力工作好像不太容易取代,如水電工、園丁、建築工和裝潢工…

例如最近有則新聞提到「由於22萬高職生的消失,未來民眾的家裡,很可能沒有水電工可以修理及裝冷氣。所以,就算AI機器人再會說、再能負重,遇到這等需要實際動手操作,綜合各種能力及技術於一身的工作,仍舊是「莫法度」。

在工作複雜度較低的產業類別中,Roger Bootle分別舉了一個一個工作機會少、工作性質會大幅改變,以及永遠無法被AI機器人取代的行業—零售業及餐廳服務生。

他認為未來新型態的零售工作,將會更著重於「人」的因素,需要更多的技能和知識(例如提供協助、指引和建議顧客買什麼商品?哪些商品可以互相搭配?以及各式商品的特點),而將枯燥繁複的工作,留給機器來做。

至於餐廳方面,Roger Bootle認為機器人可能永遠無法取代服務生的角色。雖然未來或許能夠協助洗碗的工作,但是與服務生互動是餐廳體驗的一部分,那與機器人互動是截然不同的事。

二、精密機械製造的研發。個人認為,未來具前景工作,除了靠腦(智)力,還得靠傳統技術的不斷精進!在這部分,筆者首先想舉的例子,就是圍繞在晶片製造方面的精密儀器研發工作。

例如《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的作者Chris Miller就寫道:「除非晶片能在蘇聯量產,否則竊取晶片設計對蘇聯來說沒有多大幫助。在冷戰初期,量產很難做到,到了1980年代,量產更是幾乎不可能。隨著矽谷把越來越多的電晶體塞入晶片,製造晶片變得越來越困難」。

Chris Miller在書中舉例指出,荷蘭的微影成像公司ASML已花了近20年的時間,試圖讓極紫外光(EUV)微影成像技術發揮作用。要做到這點,需要在世界各地尋找最先進的元件、最純的金屬、最強大的雷射、最精確的感測器(EUV微影成像設備在台灣俗稱「曝光機」)。ASML的EUV機台並不是真正的荷蘭產品,雖然它們主要是在荷蘭組裝。關鍵元件是來自加州的西盟(Cymer)與德國的蔡司和創浦(Trumpf)。即使是德國公司,也要依賴美國生產的關鍵設備。

《半導體地緣政治學》的作者太田泰彥曾經指出,台積電和格羅方德的差距,就在於台積電跨越7奈米製程這道屏障。要提高晶片密度,就必須縮小製程線寬,讓有限的面積容納更多電晶體。生產高難度的晶片,又能保有高初次產出良率(First Pass Yield:良品數除以實際生產數,計算整個製程第一次就通過所有測試的良品率)的代工廠,非台積電莫數。

為何良率高如此重要?因為晶片製程中的成本非常高,以ASML的EUV機台為例,其成本就超過1億美元。良率低不但導致成品的成本貴,沒有任何終端企業願意使用;而過少的生產量,也將不敷市場使用需求。所以筆者認為,以上這些圍繞著高科技所生的精密機械製造產業相關人才,不但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也同時能拉高自己的薪資。

三、人機協作(共同合作)。Roger Bootle從技術角度來看,最強的競爭對手是「人類與機器人」,或者「人類與AI」的組合。當然,「人機協作」有可能是高薪工作,也有可能是低薪的。某些高薪工作,就算是有可能被AI取代的工作,仍有機會得以翻轉。

例如律師也許可以透過AI,整理訴狀,但是,AI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是難以「上法庭辯論」,並且能「贏得訴訟」。由於在法庭內,影響攻防勝敗的變數太多,具有實際訴訟經驗及勝訴機會的律師,不但能保有工作(收入),更能受到想打官司者的追捧。

其次,醫師的所有診斷及用藥,也許可以透過AI機器人來進行。但是,撇開診斷及開藥日後出問題(醫療糾紛),到底該由誰來負責的問題不談,醫師的工作內容中,仍有一定的比例,不能由AI機器人取代。

例如在外科手術領域,儘管有越來越多機器人承擔起外科醫生的工作,例如達文西手臂(da Vinci Xi Robots),但是,根據Roger Bootle的說法,機器手臂雖然能妥善使用手術刀,但實際上是由坐在幾英尺外、透過3D螢幕觀看的外科醫師進行操控…從表面上看,效果十分顯著:侵入性降低、更準確、手術風險更低、併發症更少,以及術後恢復較為良好。

然而,Roger Bootle也不忘指出,達文西機械手臂並非絕對完美。首先是有關成本的考量。2013年,美國售出約1200台外科手術機器人,每台售價平均150萬美金,這對許多醫療院所來說,可不是筆小數目。

其次,則是手術紀錄存在著安全疑慮。根據《醫療品質期刊(Journal for Healthcare Quality)》的報導,目前已有174人受傷和71人死亡,與使用達文西外科手術系統有關。

且隨著醫學診斷的發展,可能會帶動更頻繁的身體檢查和早期的診斷。很快地,智慧型手機的附加裝置,將能提供即時的血糖、血壓、聲音及呼吸等檢測結果。並立即針對用戶的醫療情況進行初步評估。然而Roger Bootle確認為,這並不會減少社會對於醫療專業人員的需求,反而需要更多的醫療諮詢和更多的治療服務。

再者,護理師也許可以藉由AI機器人發藥、量血壓、體溫等工作內容,但事實上,除非是完全不能動的植物人,不然,在「人會隨時隨地活動」的前提下,要由AI機器人完全取代所有護理師的工作,恐怕也是有難度的。個人認為,AI機器人可以完原取代護理師「撰寫報告」的工作,讓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去做「實際照顧及關心病人」的工作。

雖然以上所舉例子,都是高薪工作無法被AI機器人取代的案例。但事實上,除了高薪工作外,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工作,是無法被AI機器人給取代的。像是Roger Bootle,就提出四個可能興盛的領域:醫療保健、休閒活動、個人發展和老人照護這些領域,可以體現出人機合作的工作加乘效果。

Roger Bootle就引述「世界經濟論壇」與「波士頓諮詢顧問公司」的研究預測指出,就業淨成長幅度最大的行業是存在已久的醫療保健。該領域會失去一萬份的工作崗位,然後另外創造出230萬份新的工作機會。

他認為個人照護(Personal Care),尤其是高齡人口的照護工作,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例如照護人員是由人類,也就是從經濟中,其他非照顧性工作所釋放出來的人力所照顧。在此同時,機器人與AI也可以有所貢獻。且其中的差異就在於:並不是取代人類照護員,而是輔助照護員完成任務。

舉例來說,照護員可以先設置一台機器進行清潔、另一台開始幫忙客戶洗頭,並同時與客戶談論本週和預計完成的其他事項。如此一來,使用機器人與AI設備,便可大幅提高照護服務員的工作效率。實際上在許多工作中,機器人是為了協助人類而生,並且提高了人類的工作品質。以上面所舉的老人照護工作為例,實際也是如此。

當然,也許未來還會出現某些工作,可能是由人來輔助AI的低薪工作!身為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及《開放民主(openDemocracy)》專欄作者、撰寫《為演算法服務的免洗人力:平台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與剝削(Work Without the Worker:Labour in the Age of Platform Capitalism)》一書的作者Phil Jones就曾提到:「特定科技要普及,是成本要比僱用人員更便宜」。

例如他在書中就曾舉例:紐約的一間中小企業可以某天聘用奈洛比的自由工作者來打逐字稿,隔天換成從新德里僱人;又例如目前「演算法要多次讀取音訊或是文字(有時候要數千遍),才能辨識出特定的言詞(Roger Bootle認為,AI極難處理在邏輯上模稜兩可,甚至完全錯誤的指示)。因此,有些聊天機器人網站,必須聘用人來訓練聊天機器人辨識特定單字和文法;再例如柏克來的校園中,送餐機器人有部分的功能,是交由身處哥倫比亞的人員遠端操控,這些人收取2美元時薪,並且在自動機器人出錯時,再加以控制和導正…

總的來說,不管未來AI機器人,是否能100%取代並「掌控」人類,但在這段演變過程中,恐怕還是有些工作類型或內容,仍能躲得過「被失業」的命運。筆者認為,民眾與其擔心「工作沒了頭路」、一窩蜂地跟著他人擠進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還不如認真思考並盤點自己的工作技能,或許才能讓自己的未來,立於不敗之地。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李雪雯 人工智慧 機器人 ChatGPT AI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