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 從全球型入門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劉于甄整理】

莊懷德

文/莊懷德

對於沒有國際投資經驗的新手,我的建議是:第一要及和掌握消息。

第二,從區域型或全球型基金開始入手,再搭配一些企業債券。

這樣建議的理由是因為,基金一次是買一籃子股票,比較能分散風險,再者,基金揭露的資訊比較多,基金經理人的報告也非常詳盡,投資人很容易能掌握投報狀況。

當中要特別提醒的是:挑選市場,比挑哪一檔基金來的重要。

有些投資人遇到虧損就急著贖回,改承作績效第一名的基金,但不會有哪一檔基金一定都保持第一名,當中會和其他外在因素連動,績效只能當作一時的參考。

新手一開始容易因各式各樣的因素,遭受虧損,並因此產生不好的投資經驗。基金的方式比較容易入門,風險分散後,也不會因為特定單一事件,大幅度影響投資績效。

對於風險承受度比較低的投資人來說,股票盡量不要碰一些很題材性的標的, 比如說金磚、綠能、新能源,這類型的標的常因為資金或題材型的操作,股價起伏會很大。

內需成長市場 較穩健

相對的,要以穩健為目的來選擇股票的話,最好是依據哪些市場不需要仰賴外資,就可以靠自我成長的內需動力來滿足股票成長。放眼全世界,這樣的市場並不多,可以說只有美國和中國大陸,連歐洲都很難劃分進來。

投資這類型內需成長市場的股票,好處是相對穩健,適合長期投資,如果把握這個市場挑選的原則進去買股票,我相信任何虧損都算是暫時套牢。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投資貨幣能保值和分散風險。如果我們只握有單一貨幣,該貨幣的購買力容易起起伏伏。每個國家的貨幣和存款都有利差,透過持有強勢貨幣拿到多一點利差,用A貨幣填補B貨幣貶值的虧損,這是投資配置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貨幣投資 長短期並重

以我的投資組合來說,20%是貨幣投資,有些看短線,短到兩天就賣出的狀況,且我的外幣握有多種幣別,可以達到避險目的。

剩下部位是股票和債券,同樣不會放在單一幣別和市場,當中多以成熟市場標的為主。

(本文由滙豐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資深副總裁莊懷德口述)

莊懷德小檔案

現職滙豐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資深副總裁

投資經驗20年

投資心法多元配置分散風險,投資標的集中在成熟市場

投資工具股票、債券、貨幣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