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 先看組合配置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針對朱岳中新書《為什麼別人選的基金總是賺?》,滙豐中華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蔡明潔就債券基金部分的看法認為,債券基金近兩年來,成為市場聚焦的投資標的,尤其在低利率環境下,標榜著高配息債券型基金更能打動投資人,不過,投資人在爭相購買之際,是否會去留意債券的投資分布?換的句話說,在享受高配息的同時,恐得攤開各基金投資組合看看配置。

蔡明潔表示,債券配息率與債券違約風險相關,風險愈高的公司發債籌資,就要付愈高的利息給投資人,配息高意味該債券違約風險相對高,投資人要承擔的風險也就愈大。

但有沒有那種高配息卻低風險的債券基金?蔡明潔認為,「魚與熊掌實難兩全」,在低利環境加上資金充沛,具備高債息、高信評,且有貨幣升值高潛力的基金商品,卻相對符合當前的市場局勢。

蔡明潔說,近兩年市場波動加劇,不論股市或債市投資難度皆大幅提升,尤其美債降評後,即便是風險屬性相對較穩的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一樣遭受波及,不過,就金融海嘯時期各等級債券違約率觀察,投資等級債違約風險其實相對低。

儘管投資等級債相對風險性債券的風險低,但不表示債息低;以巴西、南非、墨西哥、紐西蘭、澳洲及加拿大等6大投資等級國家的10年期公債平均債息來看,仍有6.33%,相較於同屬高信評投資等級的英、美國公債僅1%至2%的債息水準高出許多。

2012年全球經濟衰退、多國債信陷入降評危機的風險衝擊下,債券基金中持有標的債信品質,也是投資前要留意的,如果是願意承擔略高風險的投資人,可以考慮高品質的高息債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