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QE3時代 買債別偏食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林韋伶/台北報導】

德盛安聯投信舉行「後QE3投資機會與展望」記者會,由德盛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與全球債券龍頭PIMCO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團隊總監騰立銘(Ramin Toloui)剖析債市展望。兩人都認為,在後QE3時代,債券投資仍為主流,但必須掌握「均衡」原則,預期在全球資產重配置的大移轉潮下,資金將往新興市場移動,但在各券種間保持彈性,將是未來的趨勢。

圖/聯合晚報提供

全球投資環境氣氛詭譎多變,就連過去兩次QE推出後,風險性資產走揚的慣例,都在QE3推行後被打破,各種債券市場在後QE3時代呈現明顯的輪動行情,因此德盛安聯投信建議,投資債市應保持彈性,而以組合債方式介入,正報酬機率更高。

許豑勻指出,就主要券種類別來看,組合債結合三大信用券種及公債,能同時享受信用券種攻擊力道強帶來的利益,也有公債可以做為下檔保護,如此一來,在各券種快速輪動的情況下,投資組合債不但能掌握多元券種行情,又能又能降低風險,可說是攻守兼備。

許豑勻分析,這次QE3釋放出流動性,不過並非帶來基本面的改善,且這次不像過去兩次量化寬鬆有期限,在無上限的救市方案下,投資人不易判斷轉折點。雖然近日西班牙與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降低到2011年的水準,迫切的危機似乎過去,不過市場擔憂仍在,包括西班牙何時提出求援,及美國大選後財政懸崖的演變,都是投資人不可忽略的觀察變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