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族投資應該往哪走呢?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林韋伶╱台北報導】

50歲投資人 風險性資產→50% 債券投資→50%

勞保基金15年後恐破產,今年50歲的勞工首當其衝,在勞保基金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投資人除了寄望政府能找出解決之道外,當然也必須更積極為穩定的退休生活加以準備。針對屆齡退休的投資人,摩根證券總經理濮樂偉建議,理財的首選標的是收益型產品;而保德信投信投資長余睿明則表示,投資人隨著年紀增長,應減少投資風險性資產的比重。

濮樂偉指出,年紀愈大的投資人,越應該避免將資產全押在購買風險及波動較大的國內股票上,濮樂偉建議,即使是擁有高資產的投資人,也需要透過股債配置、分散布局,獲取穩健成長的報酬,因此收益型產品可說是屆齡退休者理財首選標的。

濮樂偉進一步分析,對保守、穩健、積極型的投資人來說,投資股票的比重應分別以五成、六成至七成為上限,至於債券基金,濮樂偉建議可適度布局提供4%以上到期收益率的信用型債券,像是投資級公司債、高收益債、新興債等。

余睿明也表示,退休金的理財規劃首重風險考量,應該以投資低風險的產品為主,且越是接近中年以後投資,大幅虧損後越無東山再起的空間,因此風險管控絕對是首要議題。

余睿明指出,年紀較高的投資人,應減少投資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區域股票型基金與產業型基金等,風險性資產的比重。以50歲的投資人為例,積極型投資人的風險性資產基金比例可掌握約在50﹪,另一半則投資於債券基金;而若是保守型投資人,風險性資產基金比例則應降到10﹪,債券型基金比例則拉高到90%。

就債券基金類型來看,余睿明看好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仍有表現空間,而高評等債券在市場波動期間,具有增加投資組合抗跌作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