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部落格/魔球投資戰術 小資也可逆轉勝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德盛安聯產品首席陳柏基】

德盛安聯產品首席 陳柏基

「魔球回來了!」上周美國大聯盟球迷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電影《魔球》(Moneyball)的神奇球隊-奧克蘭運動家,在無人看好下,從1:5落後4分後急起直追,逆轉得勝,以12:5重創對手,奪得睽違6年的美聯西區冠軍。

戲劇化的結果不但讓球迷們大呼過癮,美聯社更形容「這劇本跟魔球一樣精彩,甚至更棒」。

運動家隊是小資球隊,預算有限,請不起明星球員,但10年前卻能以超低薪資創下單季連勝20場,拿下3座分區冠軍,連續4年打進季後賽,打破美國100年聯盟紀錄。

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是魔球傳奇的推手,他除了積極培養新秀,還擅用數據分析尋找市場上價值被低估的球員,利用有限資源發揮最大力量。2003年美國財經作家路易斯 (Michael Lewis)為比恩出書《魔球》,探討他的經營哲學,去年更拍成電影,由布萊德彼特擔綱演出。

今年球季運動家再締造不可思議的魔球傳奇,依然是由比利比恩操刀,依然預算有限-團隊年薪在大聯盟倒數第二,卻能在例行賽最後一場擊敗強敵,拿到分區冠軍,晉級季後賽,創下大聯盟史上第一支在球季剩下不到10天、落後5場而逆轉封王的球隊。

穿著黃衫的運動家隊,靠著逆境突圍的「魔球戰術」,不只顛覆棒球界百年傳統,同樣也適用投資。拿棒球來比喻投資市場,在好球、壞球不斷的現在,想贏球,未必要花大錢,用對方法,小資源照樣可以突破市場重圍。

「常賺錢比賺大錢更重要」,這是投資大師彼得‧林區說的。但顯然比利比恩也有同樣想法,在球場上,魔球戰術不靠全壘打爭取得分,而是要把每位球員留在場上上壘。打擊,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行動,投資也是,不是為了賭一把,而是要創造經常賺錢的機會,所以我們提倡定期定額投資,但建議搭配「鎖利」機制,適時見好就收,這是為了爭取投資上壘率,即使市場波動,也有機會用很多個小報酬一點一滴累積財富。

此外,比恩挖來名校高材生,用統計學建立一套逆轉勝方程式。逆轉勝要怎麼計算?關鍵是平衡。比爾‧詹姆斯在1983年的《棒球文摘》裡指出,棒球有一種「競爭平衡的定律」,他的推論是,因為每種長處都彌補某一弱點,也會創造另一弱點,所以各種策略的平衡,永遠有利於落後的球隊逆轉勝。

資產配置就是談策略平衡,以追求更美好的投資結果。雖然向來鮮少有人建議定期定額要做資產配置,但我們統計發現,定期定額也該加入債券:回測過去五年,即使歷經金融風暴,如果定期定額時加入組合債,不但能提升投資組合報酬率,還能大幅降低波動度,就像比利比恩的作法,不單押某位明星球員,但要創造出夢幻團隊,定期定額也是,想致勝不能光靠一個球員,而是一整個球隊。

最後,選球需要智慧,選對好球也很重要。選出夢幻團隊後,球員揮棒前還要選對好球,判斷能否增加贏球機率,選出好球的關鍵在於選出具長期投資優勢的產業,像是農金或生技,選對球再揮棒,會讓逆轉勝更輕鬆。

運動家魔球再發威,靠的是提升上壘率、做好配置、選對好球這三點,投資人不妨拿來參考,想運用小資源打出一場好球,從棒球球場到投資市場,都是同樣的道理。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