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操盤手/張俊逸 善用投資組合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 群益投信/提供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動盪,上半年債市表現優於股市,聯準會宣布第3輪量化寬鬆政策(QE3)以來,股市明顯走揚,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靈活運用組合基金彈性調配策略,分散投資組合,持續創造良好績效。

根據統計,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不管是1個月、3個月、1 年的績效,排名都在同類型基金的前4分之1,表現相當穩健。

張俊逸指出,債券投資與股票投資不同,有時投資的股票賠個幾檔,但有一檔大賺,就能把賠的賺回來。

債券投資屬於穩健保守的投資,只要幾次的一點點小賠,就會侵蝕掉獲利,因此他最重要的投資守則,就是減少錯誤。

要減少錯誤,張俊逸首重先做足功課,主要端賴研究團隊的的努力與合作,另外是一旦發現市場的走勢或標的價格與原先判斷不同,在無法判斷是市場錯誤,或是自己真的誤判下,就會立刻進行處理,盡量降低錯誤的發生。

張俊逸在QE3前的操作策略,主要是以高收益債為主,今年以來因為金融市場波動,資金轉往債市,使得包括美國公債等債券價格持續攀高。不過近兩個月以來,因債市價格已經偏高,在漲多即有拉回風險的意識下,張俊逸也逐步調整配置。

張俊逸說,債市的多頭格局並未改變,但基於穩健的原則,必須考量漲多後拉回風險有多高。

另外在資金充沛的市場環境下,股市漲幅大多高於債市,在判斷股市偏多下,近來張俊逸也挑選持有可轉債、特別股等與股市連動較高投資標的比重的基金,納入組合基金配置。

展望後市,張俊逸分析,美國明年受到財政緊縮的影響,經濟成長恐呈現下滑走勢,其中出口與投資項目在結構性有利因素的帶動下,相對會有較佳的表現;至於歐元區,則是因為緊縮幅度相對縮小,明年景氣可望逐漸恢復成長。不過歐債危機尚未解決,隨時有重燃的可能,造成金融、信貸市場緊縮,因此仍要持續進行關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