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部落格/投資耐力賽 為資產跑出價值
【聯合報╱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經理 羅尤美】
投資,就像長跑耐力賽,拚的是氣長,耐力比爆發力重要。
不要見到市場短期波動就恐慌退場,或者隨波逐浪追高拚場面,若一口氣投入資金卻不慎氣力散盡,就難以為下次加速作準備。除非是投資單一市場或單一產業風險偏高之標的,才要考慮認賠出場,只要規劃好的投資組合,將可循序漸進為資產寫下價值。
過去五年全球市場歷經高通膨、次貸危機、金融風暴、歐債陰霾等多空訊息考驗之下,全球股市漲跌互見,如MSCI世界指數跌幅達15.55%、美股道瓊指數小漲3.57%(Bloomberg,自2007/08/30至2012/08/30),債市表現卻相對抗跌甚至隨漲,如全球債券指數五年來漲幅逾45%、高收益公司債指數也高漲逾52%(Bloomberg,以上為花旗債券指數,自2007/08/30至2012/08/30),因債券比股票波動風險相對低,且具有利差收斂機會的投資特性,加上過去有不錯表現,深具防護力與長期投資價值。
日前美國聯準會宣示維持低利率,並延長至2014年或更久,近期也表態支持進一步政策振興措施,市場預期美國將制定長期計畫,以防經濟陷入衰退或債務惡化,在政策利多與低利環境下,更容易吸引資金對美國債券市場的熱愛。
以歷史借鏡,當年波蘭便是政策大興百業的典範。波蘭政府過去為整頓財政赤字,因應市場提出大規模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金融政策,長期推動下,波蘭成為高度經濟成長國家,甚至金融風暴期間,成為歐盟中唯一經濟未陷入衰退的國家,拉抬新興歐洲債券的崛起。
只要未來的國際政策仍往長期作多方向施力,美國債券市場依舊存在相當的投資機會;東歐債市一直以來是很大的市場,目前要觀察歐盟銀行監管機制是否能發揮作用,能有效控制歐債、避免擴大風險;新興亞債的債信與經濟疑慮相對低,是具備兼具成長與防禦的債券選項。
提到投資債券小撇步,很多人會希望得到高配息率,然而,高配息存在的迷思:配發出去的利息如果包含本金,將使基金淨值同步減損,進而影響資產總額,因此投資債券時不應只關心配息高低,更應留意包含配息金額、淨值漲跌在內的總報酬,累積到最後才會是真正落入投資人口袋的果實。
有些人會預設在幾年間得到一定的報酬率,然而急於收成,有時未能察覺眼前風險,或須承擔較高的發行人債信及波動風險,建議投資人培養心智耐力,主張穩定跟進、堅持到底的投資信念,放眼長期波動偏低的資產,並將想法轉換成「要投資多久」、「有多少資金投入」、「準備什麼組合」再規劃操作方法,讓投資的腳步跟著輕盈,才能利用時間推升債券資產的價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