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知識酷╱買新興債 留意投資等級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過去投資人普遍認為新興市場債是屬於高波動、高風險的債券,其實自1993年起,新興市場債市雖然歷經大小不一的金融危機與利空,債信評等卻持續上調,從平均B-上調至目前BBB-水準,也就是來到投資級,在市場的定位已與過去不同。

不過市場上的新興債相關商品不少,包括主權債、投資級債、高收益債,對新興債有興趣的投資人,一看到這麼多債別,頭都發昏了。

群益投信債券部副總張俊逸指出,以市面上基金來看,境外基金的新興債,早期多以美元計價的主權債,之後也有公司發行當地貨幣主權債,或八成主權債、兩成本地債相互搭配的基金。

至於本土投信發行的新興債基金,早期主要以投資級債券為主,這幾年因高收益債盛行,也有不少公司發行新興市場的高收益債券,如亞洲高收益債基金。

張俊逸表示,近來因應法規的開放,更有混合型的新興債券基金,也就是基金組合可能包括六成的投資級債券、四成高收債的混合型基金,希望滿足債券投資人希望穩健保守,但又透過投資高收益債券,雖然承擔一點風險,但又可獲得較好報酬的需求,讓投資人針對自己對風險承擔的程度,選擇合適的產品。

摩根投信債券產品投資長劉玲君表示,新興債的信用利差已從20年前動輒800至1,000個基本點以上的水準,降至300到400個基本點的區間,顯示隨信評調升,新興市場債券價格不斷上揚,長期投資潛力佳。

劉玲君指出,投資人挑選新興債基金時,由於有投資級與非投資等級的差別,因此要留意基金的投資訴求與投資組合的不同。此外,若投資境外新興債基金則需留意匯率風險,以新興貨幣短期仍維持較高波動的情況下,建議短線以新興美元債為主。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