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facebook/郭明玉股債雙修 通總經個經
【經濟日報╱文/簡威瑟】
聯邦双囍新興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郭明玉加入投信業以來,曾負責過台股研究、海外市場研究,後來再鑽研債券市場與總體經濟,亮麗的外表下,隱藏的可是一位股債雙修、總經個經都會通的絕頂高手。
布局高手 眼光精準
為什麼說她是絕頂高手呢?因為郭明玉上一檔操的聯邦優勢策略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去年績效在20餘檔同類型基金中,是3檔寫下正報酬的其中一檔,布局眼光之精準不言可喻。
從台股研究到深入債券,郭明玉不僅沒有適應問題,還有一套她闖蕩江湖的心得。
郭明玉說,之前在研究台股的公司時,多是採由下而上(Bottom up)方式,舉凡該公司的訂單能見度、產品規格、銷量、定價等細節,都要非常注意。但從事債券投資,首先要關心的就是全球經濟狀況,以及各式各樣的總體經濟數據。
郭明玉還說,投資債券與股票,還有一項根本性的差異:投資思維。
假設你挑選10檔股票,有2檔恰好是飆股,這2檔股票的績效可以彌補其他表現較差的個股,如此一來,這檔基金的操作績效可能就非常亮眼。但是債券基金不同,由於債券的商品特殊性,操盤人對於債券必須非常精挑細選,郭明玉表示,如果你在投資組合中挑了10支債券,可禁不起買到幾支倒債的公司,因為債券基金主要獲利靠的是票息收益,如果公司倒了,沒人支付利息,那基金績效一定會大大受累。
也因為郭明玉大學時期主修的是外文,後來才轉往商學院攻讀碩士,她認為,由於自己並非完全接受商學院訓練,投資時的想法也會有所差異,不會一味追求短期的報酬,反而崇尚穩健的投資風格,「畢竟路遙,才能知馬力。」
投資思維 遠離地雷
另一方面,身為一名基金操盤人,背負的壓力一定相當重。針對如何管理職場壓力,郭明玉倒是看得很開,她說,每個行業都有壓力,重要的是,由於身處瞬息萬變的金融業,心情一定要保持平穩,更要培養正向思考的價值觀。正因如此,郭明玉休假期間最喜歡閱讀與看電影,除了可讓自己平靜又放鬆外,有時還能夠從中獲取一些投資靈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六隨報發行之《基金周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