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定3大策略 投資不是賭運氣
訂定目標日期、目標報酬、承受風險
【聯合晚報╱記者李定強╱台北報導】
7月降息風又起,全球再度進入降息循環,顯示投資風險仍高,市場普遍預期全球低利率政策將持續至2014年,保守投資工具提供的報酬已無法滿足退休金需求。施羅德投信投資研究部副總張翠玲建議,低利時代下,累積退休金,要留意「策略(Strategy)」與「停利(Stop)」兩大原則,也就是訂定明確投資策略與適時停損停利,搭配時間複利效果,才能達成個人理財目標。
國內退休基金近來頻頻引起討論,例如規模僅0.5兆的勞保基金,卻隱藏6.3兆的債務,可能在20年內面臨破產危機;而軍公教退休基金2011年支出70.6億,退休人數成長率居然高達72%。另一方面,國內一年期定存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所得到的實質利率已跌破0%,2011、2012年6月的實質利率分別為-0.13%、-0.11%,保守的投資管道,已無法滿足累積退休金的需求。
揮別單純保守的投資管道,存退休金該如何選擇標的,選表現冠軍的標的,真的能讓投資組合立於不敗之地?張翠玲以拉丁美洲股市為例,2007年、2009年報酬居投資市場之冠,但2008年、2011年卻分別大跌50.71%、16.03%,幾乎把前年的獲利吐回去。她說,投資市場瞬息萬變,如果沒有鎖定明確的投資策略,投資只是一場一場的賭博。
所謂設定投資策略(Strategy),指的是了解個人理財目的與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策略,張翠玲舉例說明,已經設訂了退休日期的投資人,可以考慮採取目標日期的投資策略,在一定時間內,有效率地累積資產;在乎報酬率的投資人,可以選擇目標報酬投資策略,尋找設定有特定報酬率的投資產品,當然風險會隨目標報酬增加而提高;至於在乎風險勝過報酬的投資人,則可以考慮注重波動風險的投資策略,例如增加並選擇多元的投資標的,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在報酬與風險間取得平衡。
設定好投資策略之後,別忘了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目前坊間不少投資型保單加入固定提解機制,設定每年從投資帳戶提出一定比例,讓投資人有機會在市場行情佳的時候獲利了結,或是市場修正的時候,適時停損出場,不過當固定提解比例的金額超過投資帳戶的投資報酬率 ,帳戶的資產總值可能隨之減少。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