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操盤手/劉宇衡 金字塔戰法致勝

聯合新聞網

【經濟日報╱記者 高佳菁】

台股今年來漲幅收斂至1.5%左右,但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異軍突起,今年來報酬率13.21%,遙遙領先大盤,高居同類型基金之冠,完全扭轉市場對於平衡型基金漲相牛步的刻板印象。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表示,他操盤致勝的二大法寶就是紮實研究、建構兼具成長與穩健的投資組合,期能替投資人資產創造最佳報酬。

劉宇衡說,作為一個基金經理人,首先要瞭解產品定位,因為公募、私募或是代操,各有其特定屬性及所追求的目標,目標一旦清楚後,才有利於定下執行策略。

以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為例,一般投資人對平衡基金的直覺是穩健、保守,但在台股噬血的投資環境中,這種報酬率平穩的平衡型基金容易被市場忽視,而身為公募基金經理人,要面對無情的相對排名考驗,又要追求績效的成長,亦即同時要達成基金波動穩健,但績效排名居前的雙目標。

劉宇衡比喻,他的操盤策略就像金字塔的積木,以穩健為基石,以成長向上突破,建構一個投資組合以達成穩健與成長兼具的目標,策略核心在於尋找具穩健經營面的公司,並伴隨成長的特性,這成長可能來自新產品、新市場、新經營團隊等不同的面向,要執行這個策略,就要依靠紮實的研究作法。

劉宇衡說,操盤僅是研究的延伸,研究才是績效的基石,這是他個人的堅持,他指示,他很少在上班時間打開精業系統,因為買賣股票的準則主要視基本面是否發生了變化,因此,他更喜歡一早就去拜訪公司,而不是陷於黑板的數字變化。

如同大部分基金經理人一樣,拜訪公司當然是基本的要求,平均1年200家以上的拜訪,是基本目標,但真正的收獲來自以下3樣作法:

1.拜訪前要切實準備。

2.拜訪中要能充分討論。

3.拜訪後要有系統的整理計算。

每1家上市櫃公司都是創業者的心血結晶,作為一位經理人,除追蹤短線營收變化,更應該思考核心競爭力為何?產業環境優劣為何?公司的市場地位?上下游的對應關係?

以上這些屬性如何與財務報表發生互動,如此才能在每次拜訪中有新的收獲、新的發想。

劉宇衡表示,風險是股票投資永遠的罩門,他謙虛地說,作為一個C咖基金經理人,研究資源差人一截,但勤能補拙,另一方面拓展研究視野以提高市場敏感度,奉行基本面為基準,絕不聽消息買賣股票,在以上的綜合努力下,才有至今穩定績效。

※延伸閱讀》

‧新!基金資料庫

‧自選基金設定

‧今年迄今國內基金排行

‧今年迄今境外基金排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