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操盤手/許家禎 靠多元債券降低風險
【經濟日報╱記者 簡威瑟】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達144.4億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該檔基金經理人許家禎表示,基金成立的時候是2008年,那時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多數公司債票息都很高、殖利率漂亮,當初建立的持債部位可說是「祖產」,進場的時間點,成為基金的優勢所在。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其實是台灣募集的第一檔新台幣計價高收益債券基金,成立時,遭遇到2008年的金融海嘯危機,2008年底規模下探4.6億元,一度逼近被清算的生死關頭;但隨2009年景氣反彈,多家投信紛紛投入高收益債券募集,最老牌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勢不可檔,規模一路攀升。
統計至2月底,該檔基金年化配息率約在6.58%至7.3%之間,表現相當平穩。本報特別專訪基金經理人許家禎,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這檔基金部位如此龐大,在調整與布局上是否有別於其他同類型基金?
答:本檔基金規模居同業之冠,要大幅調整持債部位確實不容易,但投資人買進公司債基金時,要先弄懂債券與股票的不同之處。股票可能會受到消息面、產業輪動、景氣循環等因素的影響;但投資債券的重點是票息,換言之,只要確定這家公司不會倒、能支付票息,就可能是持債的選項之一。
問:風險性債券歷經今年首季飆漲,怎麼看接下來的發展趨勢?
答:第一季各類風險性資產都拉出一段強勢的漲幅,但我們預料,市場今年的波動度並不會比去年小,因此,到年底之前,資本利得的空間將相對有限。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的應對方法是增加持債的支數,也就是以多元的券種來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度,截至3月底,持債總數已經達到275支。同時,各發行公司在債券到期前通常都會進行換券,且下次高收益債券大量到期時間是2014 年,投資人並不需要過度擔心違約率問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