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facebook/布萊恩‧柯林 外匯操盤起家
【經濟日報╱文/張瀞文】
亞洲高收益債券今年以來上漲近9%,在主要固定收益資產裡表現亮眼。值得注意的是,亞洲信用市場從2010年以來快速增長72%,成為快速崛起的新興資產。
看好亞債快速成長,加上近年來中國點心債火紅,掀起投信業者競相發行亞洲高收益債券,迄今不下十檔。至於在台核備的境外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富達亞洲高收益基金是第一檔,績效也很強。
富達亞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布萊恩‧柯林(Bryan Collins)在2006年加入富達,擔任固定收益部門交易員。在加入富達之前,他曾在瑞士信貸資產管理擔任固定收益顧問、分析師,及固定收益和外匯部門之交易員。
績效良好 三年報酬61%
柯林有豐富的固定收益與外匯交易投資經驗,深諳錯綜複雜的亞洲匯率走勢,也熟悉跨國利基企業,因此從2009年起正式操盤富達亞洲高收益基金,他的背景也有助於他的操盤績效。根據理柏(Lipper)統計,到今年3月底為止,換算成新台幣,富達亞洲高收益基金三年來的報酬率高達61%,遠高於同型基金第二名的36%漲幅。
顧名思義,富達亞洲高收益基金的高收益債券比重較高,其他亞債基金是以亞洲主權債和投資級公司債為主。富達亞洲高收益基金目前的規模近20億美元,在核備的境外亞洲債券基金中,僅次於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債券基金的43億多美元。
降低風險 投資分散布局
由於這已經是一檔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本質上風險就比較高一些,因此柯林在資產配置上採取高度分散策略,以求降低風險,目前持債總數為185,單一發行企業的持債比重不超過基金規模的4%,投資組合的平均信用評等為BB-,減少等級較低的C級債券,存續期間約3.1年,但仍能維持高達7.4%的平均票息。
儘管國際投資氣氛轉佳,經理人紛紛表態將適時逢低加碼亞洲高收益債,但柯林今年卻採取較審慎的態度,鑑於歐債危機尚未解除,市場短期仍有波動,投資人不宜過度樂觀。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經濟日報每周六隨報發行之《基金周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