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評析/傳產+電子 清明後雙元核心配置
美國民間經濟數據亮眼,帶動美股收長,激勵亞股早盤開紅,不過在創下8900點新高後,台股3日開盤下跌2.51點,隨後即跌破8900點,指數受多空拉鋸上下狹幅整理,八大類股漲跌互見,本周連假前最後一日台股未能挑戰9000點,單日下跌16.91點,跌幅0.19%,收在8888.54點,成交量為975.24億元。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本周台股表現不斷創高,主要是歐美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現景氣復甦轉強,且外資持續回流亞洲推升台股表現。
蕭惠中指出,歐洲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較2月上升1.2點至102.4,高於分析師預估的101.4,顯示消費者對歐元區經濟信心增加,美國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前月的53.2上升至53.7,儘管稍低於路透社調查預估的54,但卻是連續兩個月回升,顯示製造業景氣持續回溫。就資金面來看,受惠於熱錢重返亞洲,看好台股經濟和企業獲利能力,外資連續買超台股,在經濟面和資金面的推升下,台股本周表現亮眼。
不過清明節後恰巧碰上財報公布的密集期,蕭惠中表示在資金面與財報數據等變化下,台股漲多後不排除在第二季中旬可能壓回,不過考量基本面未變、成交量持續溫和放大,中長期來看台股盤勢仍是居高波動,因此可視為多頭時期的修正,逢回想承接建議可挑選第一季表現較落後、但基本面佳的傳產,另外可留意本益比相對低、預期今年受復甦帶動可能有一定成長的中、大型電子股。
美國財報周將開跑,蕭惠中表示由於去年第四季有聖誕節旺季遞延,加上受到嚴寒氣候影響,美國製造業和消費活動一度趨緩,預計氣候因素也會反映在第一季的財報數據上。不過觀察美國經濟成長已漸漸擺脫氣候因素,各項經濟數據表現正面,中長期來看,原本就有題材的行動通訊相關如半導體晶片、智慧型手機大廠,以及可受惠於歐美復甦力道的汽車零組件仍備受看好。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認為,第二季是台股機會與風險並陳的時刻,除了地緣政治風險外,更要觀察中國經濟放緩時間是否拉長、美國量化寬鬆減碼的節奏等,不過由於某些外部變數已經逐漸去化中,目前帶來意外大利空的風險偏低,若只是因為資金緊峭造成拉回,可視為多頭時期的修正,可以尋找基期相對較低的公司與題材利用震盪時機逢回布局。
鍾兆陽預期,第二季不像第一季電子股獨強,預期傳產與電子股都各自可找到表現機會,因此清明節後在投資上應傳產與電子並重,打造投資組合的「雙元核心」,股選上,電子股看好上游半導體、4G、雲端與LED、太陽能,特別是在趨勢上的產業,如雲端資料中心、IPC、低價智能機、高階智能機等,不過傳產也有質優標的可布局,如汽車與零組件、成衣、房屋等與歐美經濟復甦有關聯者,在步入電子股淡季,建議可擇優納入投資組合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