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吸金冠亞股 台印流入擴大
隨著烏克蘭風暴和美國升息預期效應逐漸淡化,上周亞股七大主要市場普遍吸金,僅日本持續呈現淨流出,就絕對金額來看,台灣股市流入10.58億美元,居亞股吸金之冠,且為連續第7周獲得資金青睞,印度股市流入10.27意美元,為淨流入第二高的股市,以全周角度觀之,台灣和印度資金流入幅度皆有擴大趨勢,在資金追捧下,今年以來流入金額同樣並列主要亞股前二強,堪稱今年來最吸睛兩大亞股。
在反映學運和服貿爭議利空後,上周台股逐步反彈向上,德盛科技大壩基金經理人陳威任指出,面臨三月底陸續公布的年報和季報,原本第一季挾題材和作夢行情漲勢凌厲的中小型股,面臨市場檢驗,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反觀一些大型權值股因獲利、發配股利皆穩定,儘管電子股五窮六絕的淡季逼近,反而因其價值型的特質受到投資人青睞。第二季投資台股仍是要回歸企業的基本面,預期盤面將居高整理和休息,投資策略上建議可納入一些有實質獲利、股利配發不錯的價值型公司。
陳威任表示美國已站在復甦道路上,量化寬鬆退場及升息都是預期之內。但中國3月民間製造業PMI初值意外降至48.1,低於彭博調查中值48.7及2月份終值48.5,創8個月新低,且為連續第3個月落在50以下,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可能影響51長假的消費力道,未來須持續觀察美國相關經濟數據,以及中國景氣復甦力道。
產業部分,陳威任指出目前仍傾向相對看好電子股,包括上游半導體、4G、雲端與LED、太陽能,特別是在趨勢上的產業如雲端資料中心、IPC、低價智能機、高階智能機的新改變,不過傳產也有些質優標的,如汽車與零組件、成衣、房屋等與歐美經濟復甦有關聯者,在步入電子股淡季,建議可擇優納入投資組合中。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新興市場股市已修正一段時間,部份新興市場在修正後已來到相對便宜的水位,目前新興市場股市中看好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尤其是東北亞的台灣、韓國等較直接受惠於歐美經濟復甦力道、且資金流入相對穩定的區域,但操作上建議仍要搭配總體基本面的角度來考量,比如就投資趨勢來看,其實二月以來成熟股市因復甦有望加上資金青睞,包括美國、歐洲及英國等皆有過一波反彈表現,不過相關市場去年也漲過一波,因此就投資組合的部分,除了新興市場出口導向國家與企業外,成熟股市可納入能創造更高資本利得的「成長」元素,比如具有革命性改變且擁有高度實質成長的趨勢產業像科技與綠能。如此採用動態組合在全球尋找各種成長機會,才能全面掌握新興市場「谷底彈升」以及成熟市場「向上成長」的投資契機,創造雙份收益來源,彈性面對市場變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