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級、高收益債 連兩周同獲青睞

聯合新聞網

雖然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偏弱,不過聯準會(Fed)會議紀要顯示暫停縮減購債規模操作不太可能暫停,加上美債標售結果顯示需求低,美國公債殖利率一周微幅走升1.18點,來到2.73%。回顧債券市場表現,信用債券相對較公債優異,尤其在受惠於風險偏好度攀升,股市表現良好,帶動可轉換債持續領先。就資金流向來看,根據EPFR統計至上周資料顯示,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雙雙同步吸金,已經是連續第二周出現保守與風險性債券同步吸金現象。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從資金同時擁抱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現象來看,顯示雖然當前風險偏好度攀升,但投資人仍未掉以輕心,也會選擇優質債券作為避險之用,建議目前投資組合應該收益、成長並行,透過一定比例的固定收益部位穩住資產波動度,畢竟收益是確定的、而成長未必如此,固定收益部位建議搭配多元策略、廣納多元券種,先穩住收益,再爭取成長機會,在多空訊息紛擾的此時,隨著冒險與避險心態不斷轉換下,唯有兼顧收益、成長才是較佳的作法。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本基金有一定比例之投資包含高風險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全球景氣緩步成長、通膨温和,加上市場資金仍相對寬鬆,有利信用債券表現。隨著聯準會緩步縮減購債規模,預期QE退場的影響性將逐漸降低,債市表現回歸基本面,未來需留意市場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心理。

展望各債券種類後市,許家豪認為,投資級債券仍有其避險及資產配置需求存在,短期內中性看待利率風險,中長期則建依各區域貨幣政策狀態及利率風險做存續期間配置;高收益債部份,由於基本面無太大疑慮,綜觀全年,高收益債券仍是表現相對穩定的族群,在考量利差、信評與存續期間調整評價,歐洲高收益債評價最優,全球高收益債券表現將較為平穩。

新興市場債券部份,許家豪認為受到QE退場的影響性逐漸降低,未來表現將逐漸回歸基本面與評價面,區域表現將不一致,短期資金流向仍不穩定,但中長期可酌量緩步承接,此外,在景氣回溫前提下,可轉債應納入債券投資組合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