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平均壽命再創新高 理財刻不容緩
根據內政部一月底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102年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達83.3歲,再創新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綜合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以及台灣主計處的統計,台灣女性退休後平均約長達24年的時間,名列統計市場中前五名。
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認為,社會除了重視婦女權益外,女性本身也應關心自身的財富規劃。特別是台灣女性的平均退休年數是全球主要市場中數一數二的長,理財規劃更是刻不容緩。
台灣女性退休偏早 退休後年數高於日本、南韓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近十年來台灣女性的平均壽命從80.3歲增加至83.3歲,年年創新高。相反的,台灣男性平均壽命過去十年來有增有減,最新數據雖同創新高,達76.7歲,但平均卻低於女性約7歲。
倘若比較全球其他市場,台灣女性退休年齡卻偏早。根據OECD公布的平均退休年齡數據,可發現各市場女性平均退休年齡大多在60至66歲之間,但台灣女性平均退休年齡卻為59.3歲,也早於台灣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的61.9歲。
如果平均壽命增加、而退休年齡卻偏早,這便意味著台灣女性的退休年數拉長。的確,台灣女性平均壽命約為83歲,此與統計市場的女性平均壽命相去不遠(平均為83.7歲),扣除退休年齡後,台灣女性有平均23.7年的時間為退休生活。相較其他,台灣女性名列第五,甚至高於同在亞洲的日本、南韓,也高於美國以及多數歐洲國家(見下表)。
理財刻不容緩 台灣女性偏保守
若以台灣女性偏長的退休年數來看,台灣女性應更積極作財富規劃,以應付當下以及之後超過20年的退休生活。但就目前的狀況分析,台灣女性還有努力的空間。
根據貝萊德去年第四季針對全球十二個市場、共17600位受訪者,進行全球投資人意向調查中顯示(註1),台灣女性將薪資所得的31.5%放在儲蓄,高於十二個調查市場中女性平均的15.7%。而如果檢視台灣女性的投資組合,有高達70%的女性表示目前持有現金,高於全球女性平均的56%。
若進一步分析退休規劃,貝萊德的調查顯示,台灣雖有66%的女性已為退休作準備,高於全球女性平均的52%,但有高達65%比例的女性表示會以現金及存款的利息收入作為退休金來源,此比例約為全球女性平均的兩倍(33%)。而且,相較於台灣女性,全球女性平均多以政府退休金/勞退基金(53%)以及特定退休/儲蓄帳戶(52%)(註2)為主要的退休金來源,顯得較為多元。
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認為,雖然觀察到,台灣女性積極儲蓄,但因為理財行為保守,收益來源可能侷限。特別是,有75%比例的台灣女性認為收益對她們來說很重要,這比例高於全球女性平均的50%。因此,多元化收益來源,可說是台灣女性理財規劃上的重要課題。
從收益商品著手 理想退休生活非夢事
有趣的是,就貝萊德的調查來看,對退休後的生活、台灣女性最偏愛的前三名活動分別是:定期旅行(67%)、培養新的興趣(59%)以及固定的運動(57%),相較於全球女性的前三名定期旅行(45%)、陪伴孫子孫女(36%)以及和朋友聚會(33%),台灣女性的退休目標儼然更多采多姿,但若想達到這些目標,得需要更多的準備才行。
就此狀況,貝萊德投信總經理馬瑜明建議,要達到理想的退休生活,其實並非難事,但重要的是,越早準備、越能減輕壓力。舉例來說,如果要有1000萬的退休準備金,約30年的時間準備,以年報酬率6%計算,每月僅需投資一萬元;但如果僅有10年的時間作準備,同樣設定年報酬率6%,每月卻需要存款至六萬元。
至於投資組合,馬瑜明則認為,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女性,不妨將股債兼具的環球資產配置型基金以及收益型商品當作核心配置。他解釋,面對變動環境,能靈活調整股債的資產配置型基金攻守兼備,是長線投資的好選擇。而能固定提供配息的收益型商品,不僅能滿足台灣女性對收益的偏好,還能幫助規劃生活資金所需,因此不管是目前或者是為退休作準備,都可從此商品著手。
(註1) 資料來源:貝萊德此調查進行時間為2013年8月24日至2013年9月27日,受訪對象為17,600位年齡層介於25至75歲的成年人。受訪樣本:英國2,000位,德國2,000位,義大利2,000位,法國1,000位,荷蘭1,000位,瑞士600位,比利時1,000位,美國4,000位,加拿大1,000位,香港1,000位,台灣1,000位,澳洲1,000位。
(註2) 指的是:RRSP(Registered Retirement Saving Plan 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IF(Registered Retirement Income Fund, 註冊退休入息基金)以及TFSA(免稅儲蓄帳戶)。
貝萊德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獨立經營管理。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5號28樓,電話:0223261600。本公司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各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境外基金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中。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投資人索取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查詢。(BLK2014-14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