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商品 防禦優選

經濟日報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進入2023年上半年,機構法人普遍預期市場將持續高波動。投信法人認為,以生技醫療產業來看,相較於新藥等族群,醫療服務、大型製藥廠等獲利來源多元穩健、受景氣影響較小,可作為2023年上半年低波動、持盈保泰的防禦型投資優選。

回顧過往六次美國景氣衰退期間,醫療產業獲利都能持續繳出平均4%正成長,相較於資訊科技的負4%,或S&P指數的負19%,醫療產業相對展現出抵禦景氣逆風的能力。而統計2022年表現,至12月27日,MSCI醫療保健指數下跌7.5%,同期間MSCI世界指數下跌19.8%。

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建議投資人,2023年鎖定獲利能見度高、波動相對低的族群,並維持動態調整,將是趨吉避凶關鍵。一般認為醫療產業具有低波動特性,其實各次產業特性不同。

黃廷偉分析,生技類股產業購併題材及股利發放穩健特性,使得股價具吸引力,不過,在新藥研發階段需要投入大筆資金,臨床實驗結果若不如預期,市場可能出現失望性賣壓,中小型生技股營收獲利也較不穩定,增加股價波動度;相較之下,大型生技股比中小型公司更具抵禦高利率衝擊能力。

反觀大型製藥廠不論景氣好壞都能穩定發放股利,醫療服務業具營收獲利來源多元穩健特性,受景氣影響也較小,強健基本面可吸引資金青睞;另一方面,預計2023年的醫療保健產業仍會擴大資本支出,依舊維持高水位;加上產業購併加速,皆有利產業維持營運成長動能。

醫療設備股在疫情期間受到嚴重壓抑,隨著新冠疫情流感化、衝擊逐步鈍化,需求可望逐季成長,帶動相關企業營運動能回升。黃廷偉建議投資人,可開始關注醫療設備類股,預期隨著資金環境重回寬鬆,醫療設備類股2023年下半年可望有所表現,投資人可提前在2023年上半年股價修正時逢低分批布局。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全球老齡化不可逆,新藥、醫療照護等將是支撐次產業需求的關鍵因素。醫療保險、醫療器材和檢測等次產業類股,過去受總體經濟、颶風等雜音影響股價,目前領導廠商股價多在相對低點,若去年第4季財報獲利佳助攻,股價有機會回復基本面表現。

生技股 新藥 營收

推薦文章

留言